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宝宝几岁,能真正听懂妈妈说的话?

从呱呱坠地的小经灵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年人,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着各种能力的学习和提高,其中语言能力是人类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早学会的一项技能。

江苏的方方和妻子小涵今年年初迎来了家里的第一个小宝贝媛媛。方方夫妻两人没有跟老人同住,照看媛媛全由夫妻二人合作完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夫妻俩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当他们试图跟孩子说一些常用生活用语的,孩子会有特定的反应,这让夫妻俩兴奋不已。

于是开始早早地教孩子说话,可是几个月下来,媛媛还是什么都不会说,只能用皱眉、眨眼、伸手等简单的肢体语言回应大人,这让夫妻俩很不解。

为什么媛媛一早能听懂爸妈的话却迟迟不能开口叫人呢?孩子什么时候能听懂大人的话?这跟孩子是否能早早学会说话有什么联系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会有一个大概的时间节点可供各位宝妈参考。

四岁以下的孩子各类行为大致时间节点都有哪些?

1、半岁以上的孩子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

有研究表明,半岁以上的孩子就具备简单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对于一些熟悉的或是简单的指令可以做出相应的肢体回复,例如开心就咧嘴大笑,对大人的呼喊目光注视等等。

2、孩子在一岁左右会学会简单的语言表达

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在12个月左右就足够支撑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这个时候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可以说出简单的例如“爸爸、妈妈”等字词的发音了。

3、10-15个月的孩子会渐渐学会走路

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般就慢慢学会走路了,有些孩子先会走路后会说话,有些孩子反之,也有同时进行的请况。不过大多数孩子都能在15个月左右学会走路,个别可能会推迟到两岁。

4、3-4岁的孩子就可以实现长期记忆

很多人长大后会偶尔想到小时候的事,这些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岁时,这说明3-4岁的孩子就具备长期记忆的能力了。

对不会说话的孩子,家长应怎样“听”懂孩子的诉求呢?

1、对6个月以下的孩子靠“排除法”

六个月以下的孩子往往不具备表达能力,遇到令自己不舒服的事时往往只会哭。作为家长要面面俱到,不要只考虑孩子是否饿了,而应该从饮食、排便、衣物、疾病等多个方面逐项排除,直至孩子不再哭闹。

2、对半岁到一岁半的孩子采用“观察法”

半岁以后孩子往往就会逐渐具备表达需求的能力。此时,孩子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吃饱穿暖,孩子还会开始对喜欢的事请感兴趣。

例如有的孩子很喜欢花花绿绿的彩SE物品,就会伸出小手指一指,或是把头用力地扭向某个方向。

再大一点的孩子会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但是往往不够清楚,此时家长要学会倾听和观察,成为孩子的“翻译官”。

3、对两岁以上的孩子采取“基础保护法”

两岁大的孩子大多都会自己行走和说话了,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探索新奇世界的时候。

好奇是孩子们最突出的特点,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再对孩子管得很严,应该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允许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新,鼓励他们开阔视野,认识世界。

对于孩子家人来讲,宝宝的第一次开口说话,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纪念的。但是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讲,孩子小的时候听不懂大人说的话,也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常常会让大人感到束手无策。

这就需要大人多多观察孩子,注意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养出聪明健康的好宝宝。

  • 上一篇:儿童白血病“新元凶”来了,这三类衣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