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心裁发髻萦绕一缕香(3)
更新时间:2023-02-13
在生活设计中更新香文化 现代的青年人开始热衷香文化,但又对传统的香文化有一些不适应,那就应该设计出满足他们需求的香具。 为此,吴兆丰几年前远赴日本学习“生活设计”。在他看来,香饰就是一种“生活设计”,他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华传统香饰进行一些变革。 对于传统香文化而言,一个“焚”字素来是点睛之笔。无论是坚硬的沉香,还是细柔的线香,都要置于炉上点燃焚烧,围绕着这一点,生发出了五花八门的香具。可是以吴兆丰现代的眼光去看,“焚香”可能已未必适应当代生活。 “据我的考证,明代士大夫和文人居所都很大,不仅大而且高,这样,即便焚香产生了烟,也很快会在房中消散,只闻其香而不见其烟。”吴兆丰说,“现代人住的地方却小多了,有时烟一大,时常会呛着,这就失了很多雅兴。另外,现在的人们都很讲究私密新,在办公室焚香,你觉得好闻,不代表同事就喜欢。这都是当代用香需要解决的问题。” 之前上海工艺美术比赛中,吴兆丰的一个“电子香炉”获得大奖。电子香炉,与传统的宣德炉那样的铜炉迥然不同,散发着现代的极简之风。在吴兆丰看来,所谓“生活设计”最核心的一条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从人的需求出发。现代的青年人开始热衷香文化,但又对传统的香文化有一些不适应,那就应该设计出满足他们需求的香具,这也是香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吴兆丰说,现在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被唤醒了,重点就是看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会拿出什么样的新作品,让人看到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过时。这是每一个传承者的使命。 ■对话 复兴香文化要满足当代请境 青年报:为什么从人工智能回归到香饰设计? 吴兆丰:我父亲吴清是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关门弟子、中华传统香学研究专家。作为“香二代”,我虽然也想过从事香文化之外的事业,但自小耳濡目染父辈们研究香,香文化早已进入了自己的血液,所以最终又回到香文化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