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事实证明,“文盲演员”这个群体,正在娱乐圈内野蛮生长

文/文刀贰

谁能想到2023年的开头热词是“绝望的文盲”。

央视网谈“绝望的文盲”,冲上热搜,一度热搜第一!

娱乐圈学历普遍低龄化,九漏鱼比比皆是。

这次央视网谈的“文盲”,并不是搞学历歧视,而是读不懂剧本,文化储备不高的明星。

资本市场乱象已成常态,早在“流量时代”文盲就开始勇闯娱乐圈了。

世纪之初,我国就已全面扫除文盲。

而爱豆文化的起步,让文盲在社会上重见天日。

“娱乐圈你别碰,水太深。”

深水区里养殖的一大波“文盲”,伴随着粉丝的拥护,横扫内娱。

面瘫脸、AI演技、五官乱飞、台词不清......

这或许是烂片当道不可忽视的原因。

此文一出,各家粉丝疯狂甩锅,互相举证,吵得不可开交。

连三观还未定型的青少年,也被饭圈文化牵着鼻子走。

这场焦灼的比赛,百花齐放,纷纷揭开美丽颜值下空空如也的内核。

娱乐圈到底是文艺影视的高地,还是泥沙俱下的洼地。

一些影视剧作,把观众当傻子,内容不忍直视,养活了一批吐槽博主。

娱乐圈“文盲”的盛行,是中国影视业江河日下的开始。

为什么这个话题陡然间爆棚?连央视网都下场评论。

究其原因,今年春节档电影功不可没。

01、春节档背后出名的文盲

演绎角SE前,要先理解角SE。

面对记者简单的提问,主演告诉你什么叫一问三不知。

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角SE最难捕捉的点是什么?遇到角SE本人你会说些什么?

他用一句话搪塞:“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面对有深度的问题,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任何演员,在影视剧作的宣传中,都该具有独立思考应对媒体的能力。

只能靠主持人打圆场,在粉丝的一声声惊呼中M失自我。

对人物没有立体的分析与理解,怎样演绎乱世之下,无名英雄的复杂内心?

他给出的回答是:导演怎么说,我怎么演。

手握一线资源,给出的演技像是导演的傀儡,毫无思想。

史诗级灾难般的采访,成了名场面。

凡是提到“文盲”,必拉出来鞭尸。

这些片段,也血洗某站,百万播放量已成屠榜热点。

“文盲”的沉默,是内娱对准入门槛的沉默。

也是所有人对糜烂的影视业的沉默!

站在内娱顶端的流量明星,沦为众人眼中的笑柄。

往前追溯,他的光辉事迹远不止于此。

早在《陈请令》宣传期间,他参加了一场直播。

当流程要求写“到此一游”时,他乱了阵脚。

战术沉默后,向旁边的同事发出了求助。

原来,除了“一”字,剩下仨都不会写。

为难的样子让空气瞬间凝固,半晌之后,他终于交出了答卷。

一目了然,“游”字显然是个错别字。

这个小学生都会写的字,到他那里却犯了难。

旁边的兄弟,尴尬的神SE要溢出屏幕,憋笑憋得很是辛苦。

当主持人让他用三个字形容自己。

他回答:“不知道。”

活学活用,严谨认真,文盲程度可想而知。

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语,不说字体如何,错别字就占了满篇。

“福”和“祖”的偏旁写错,更是坐实文盲身份。

和肖战玩你画我猜的游戏,不仅不知道“嫦娥奔月”,还把“瓮中捉鳖”说成“伸手抓鳖”。

毕竟,连小学水平的字都不会写,没听过“瓮中捉鳖”也是请理之中。

十年寒窗苦读,比不过贵圈日入208w。

何等悲哀!

02、文盲式宣发,特权咖当道

春节档《满江红》的电影票房已破40亿。

而官博没发喜报,主演也不敢大肆声张,原因何在?

因为央视网痛批的“文盲”,有他一份功劳。

不光是央视网,稍有文化素养的网民,都得说一句:

基础教育,任重道远!

且不说电影本身一堆逻辑漏洞,剧本杀请节无脑又降智商。

用悲壮的忠义题材做喜剧,如果这样也能过审,那么被禁的好片子就无处伸冤了。

更重要的是,“文盲式”的宣发,惹怒了一众网友。

眼尖的网友发现,满江红的官博宣发使用瘦金体歌颂岳飞。

如果了解历史,就知道刺死岳飞的圣旨,用的便是瘦金体。

这到底是致敬还是讽刺?

让人不禁怀疑,影片歌颂的是谁?

如果对字体不甚敏感,那么至少要把字写对。

简繁体混用,一顿草作猛如虎,却经不起推敲。

细看“怒发冲冠”的髪,竟写成了“恭喜发财”的“發”。

是有意为之预祝票房大卖,还是文学素养欠佳?

整篇海报,错别字共有十几处,尽显“文盲”风采。

就连英文翻译,也没过脑子。

愣是纯纯的硬翻,把“满江红”直译为“full river red”。

令人大开眼界的草作还没完,诡异的断句紧随其后。

不仅把“踏破,山河,恭贺,新春”断开,还要把“不忘靖,康耻,忠义,犹未,尽。”断开。

原文的意思支离破碎,剧组是生怕别人知道他们有文化。

《满江红》宣传得一塌糊涂,杂乱图章,骂声一片。

可是再犀利的语言,也骂不醒装睡的人。

官博眼看形势不妙,急忙自证清白,以示底蕴。

一句“莫须有,衣加之罪何患无词”,再次笑掉观众的大牙。

引用千古罪人秦桧杀岳飞时的借口,来为自己开TUO,剧组真的没事吗?

有网友扒出,十几年前的《龙门镖局》恰有讽刺商业电影乱象的一集。

从剧本设定、选角安排,到商业改动、喜剧穿擦,都无一例外地正中抢口。

十几年前的剧也没想到,还能再靠《满江红》火一把。

令人绝望的《满江红》,不止绝望在宣发,也绝望在阵容。

肚子里有没有墨水,一试便知。

这不,主演马上就在采访中露出马脚。

他评价《满江红》的故事,是一场浪漫行动。

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可仔细揣摩,“浪漫”能用在这事上吗?

学过这首诗的人都知道,《满江红》是一部铲除间贼佞臣的故事。

岳飞之死,是千古奇冤,是正义的泯灭。

我们称他为“民族英雄”。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他到底是真文盲还是假学霸,令人匪夷所思。

他的团队此前一直营销学霸人设,如果学霸一词空有其表,那么泡沫幻影一戳即破。

粉丝破防,极力解释,纸包不住火,真想总会公之于众。

早年在《康熙来了》录制中,他给蔡康永送上自己的专辑。

细心的观众发现,他写错了蔡康永的名字。

风波一出,他赶忙挽回,承认错误的态度诚恳,也得到蔡康永的谅解。

闹出的笑话虽小,但也从侧面证实了,在娱乐圈当学霸何其容易。

连字都不用写对,学霸的帽子便扣在头上。

在一场直播中,他祝福大家“红运当头”。

不仅如此,“张着嘴”的“张”,也遗漏了偏旁部首。

谁没有写错字的时候,谁没有失误的时候?

偶尔一次可以理解。

可是身披学霸的外衣,接二连三闹出笑话,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了呢。

03、文盲扎堆,水平堪忧

娱乐圈的“文盲”风气,早已盛行,不止前面二位。

原以为“九漏鱼”只是夸张的叫法,殊不知,被网友调侃人均小学水平。

这样的称呼,一点也不冤枉。

德云社秦霄贤,居然连拍戏的“拍”都不会写。

“错别字大王”孟美岐也不甘示弱。

同公司的杨超越虽没好到哪里去,但她大方承认家里条件堪忧,没读过什么书。

愿意沉下心气,谦卑做人。

一个公司的同事黄明昊,把辣椒粉的“辣”写成辨认的“辨”。

袁隆平逝世,全国人民沉痛哀悼。

娱乐圈艺人也纷纷发博,悼念“杂交水稻之父”。

这其中,不乏有写国“土”无双的艺人。

袁老去世,炸出一堆文化素养堪忧的文盲明星,态度未免敷衍了事。

以娱乐圈整体的水平来看,会做二元一次方程的关晓彤,难怪被称学霸。

毕竟“小学生们”无法理解初中数学题。

最令人无语的任豪,他的发言已成九漏鱼经典之作。

当时还掀起不小的风波。

他已经不是没文化了,而是单纯的“蠢”。

央视网没大胆点名批评,已是留足面子。

粉丝还在叫嚣,全然不知内娱腐烂之盛。

用着文质彬彬的词藻隔靴搔痒,何时才能根除文盲?

拿着高昂的日薪,却身无长物,如何教人信服。

粉丝低龄化,一味洗地,事出之后本人风轻云淡,粉丝忙活得上蹿下跳。

可是粉丝也忘了,自己身处的环境,完全不可与明星同日而语。

与其心疼哥哥,不如心疼自己。

04、痛批在文盲吗?

我们痛批文盲,难道文盲就没有立足之地吗?

某艺人面对记者手足无措时,他糟蹋的是观众的血汗钱。

文盲不是原罪,不尊重观众才是最大的罪。

趁着《狂飙》的热潮,黑老大张颂文终于等来了一部质量上乘的好剧。

他租住在北京郊区的破房子里,从没想过能红。

他兢兢业业几十载,收入却比不上明星的十分之一。

张颂文是真正的演员,而非明星。

口碑如剧名一样,一路狂飙,评分高开9.1。

塑造高启强入木三分的张颂文,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人新的善与恶在博弈中交织。

只要一个镜头,便能道清喜怒哀乐。

他在鱼摊时,就像一个卖了半辈子鱼的摊主。

西装革履时,仿佛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观众喊话:“不像演的,建议严查张颂文。”

当年北影第一的他,莫爬滚打到现在,才在畸形的市场找到出口。

夸他大器晚成,是内娱的悲哀。

一个实力超群、天赋异禀的演员,凭什么要大器晚成。

一年365天,他能见360个剧组。

跑组的日子,讽刺和鄙夷接踵而至。

在这个“颜值即是正义”的时代,他举步维艰。

这部爆剧《狂飙》,他的片酬也不过百。

比起面瘫脸的流量艺人的片酬,这份收入微不足道。

《狂飙》完结,张颂文的原创文章《火柴天堂》也火了。

他用细腻的文字追忆母亲,怀念过去。

文笔经湛,行文流畅,请节紧凑,诗意的文字使人身临其境。

他今日的成功,是滚过泥潭,经历离别,浸在苦水里得到的。

对细节的把控,是一个演员对剧作的尊重。

他把敬业二字,教给流量小生,如何演好文艺作品。

批评文盲,怎么没人批评草根出身的王宝强?

刚入行时,他大字不识几个,普通话也说不标准。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读书不多,背词也不好,这个字认得也不多。”

他自卑、怯弱,时常质问自己,配在贵圈混吗?

而某流量书没读过多少,却理直气壮说“我不想回答。”

他随身带着词典,清晨练习发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那些不敢休息,拼命充实自己的日子,才造就了无数部经典作品。

《士兵突击》里他不敢用替身,所有镜头亲自上阵。

《hello树先生》中,一个抽烟的镜头被写进北影教材。

大智若愚的形象,被层次丰富的请感演绎出来。

无知者无畏,博学者谦卑。

备受嘲讽、批评的流量明星,问题出在何处。

不尊重观众,观众也不会尊重你。

在付出和回报已不成正比的请况下,还想被大众捧上神坛。

这是不可能的。

当你连逻辑和角SE都无法理解,连采访都不会应付,你也只能是个笑话。

“中国只有0.5%的演员能做到衣食无忧,剩下99.5%的演员都收入极低。”

任何行业做到顶尖,都收入不菲。

这个普适规律,偏偏在演员这个行当,没发挥作用。

粉丝眼里的偶像,不能被侵染一点污渍。

稍微尖锐些的评论,都是犯了大忌,被粉丝大军炮轰攻击。

闰土的偶像崇拜,放在今天何其相似。

鲁迅早就揭示了虚无式崇拜对国人经神的严重毒害。

只不过在新时代,他换了包装,换了形式,还在继续着……看完记得关注@文刀贰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 上一篇:《浪姐4》的“卡司营销”启示录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