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英:生活的磨难终可酿成蜜汁
更新时间:2023-02-03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温馨甜蜜的一家人。 □王凤军肖丽游敏文/图 “这是我们大山里产出的核桃,皮薄肉厚,轻轻一夹就开口了。”在直播间里,贺英拿起一颗核桃,展示给屏幕前的观众。“大凉山产品品质真的不错。”“这核桃我买过,味道很好。”……买过货的顾客在直播间赞不绝口。 贺英,24岁,是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黄竹村二组的一个傈僳族姑娘,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本该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可是,粗糙的双手却见证了生活对贺英的磨难。 “每次提起孩子,心里就特别地痛,如果当时出生的时候及时带他去医院检查就好了,但就是不知道黄疸会那么严重,就把孩子烧成脑瘫了。”面对身患重疾的孩子,贺英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为了给孩子撑起生活的希望,她以深沉的母爱,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带着孩子在外四处求医。“回忆起那些日子,往往是上个月的康复费还没缴清,这个月的费用又来了,医生也知道我们经济条件不好,生活比较困难,允许我们赊欠医疗费,但孩子去外地求医时,因水土不服,几乎每个月都会生病,感冒住院花的钱都比做康复费用花得多,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带着孩子回来了。”每每回想起往事,贺英的眼里都饱含着泪水。 这一路风雪,只是为了换来孩子的健康。每当看见孩子的笑脸,贺英夫妇内心的苦闷和现实生活的压抑全部烟消云散,只剩下为人父母的慈爱和柔软温暖的内心。 “由于孩子生病,家里又有老人要照顾,也上不了班。无意间,我看到网上很多母亲跟我一样在家带孩子,用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并且靠自己的能力赚到一些生活费,我就也想记录一下自己的生活。刚开始录制视频发布时没人关注,但在慢慢地坚持下逐渐有了一些粉丝,在很多网友的建议下,我开始在网上售卖一些家乡的特产,现在不仅有了一些收入,生活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贺英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说。 母爱,支撑着她踩出一条踏实的路。此后,贺英的身旁除了丈夫和儿子,还多了一部手机、一个支架,每天用视频记录自己和儿子生活的同时,还传递出乐观、积极、向上的经神,这得到了网友的认可。 命运的天秤被贺英用自强和执着一点一点地扳了回来,她的直播间也逐渐被村民熟知,一到季节,村民就拿着核桃、石榴、桑椹、野生菌菇等各类农特产品找到贺英,而贺英也在直播间倾力销售,因为货品好,贺英的直播间有了更多人气,逐渐拥有了十几万粉丝,土特产也带着村民的希望畅销到全国各地。 兰银美和贺英既是邻居,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这一路走来,她看到了贺英的艰辛。“面对生活的不易,贺英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成功闯出了一条网上直播带货的致富之路,帮助了周边许多邻居销售土特产品,她这种经神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兰银美说。 张万友是金沙傈僳族乡黄竹村七组村民,平时靠着捡山货带到县城售卖来增加收入。可是往往因为到县城的路途太远,经常都是下午才能到达县里的集市,遇到下午赶集的人少,山货有时也卖不出去,最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通常已经天黑了,卖不掉的山货隔天品质也不佳,许多时候都白做工。如今,贺英夫妇在家里收山货,无论白天晚上都在收,这对张万友来说既省钱省时又省力,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除了直播带货,贺英还成立了一个扶贫工作室,一到出山货的季节,有十余人在工作室里工作。村民贺小秀的家在不远处,丈夫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务农,平时就在家里种点粮食,如今,她在贺英家里做选山货洗松露的工作,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来贴补家用,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她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会跟着贺英好好干,让日子越过越好。”贺英说,现在工作室规模还小,希望将来能扩大一些,能为村里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 面对如今的生活,贺英感慨万千,她认为,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要感谢党和政府对她的关心以及关爱。金沙傈僳乡乡长王波介绍道,党委政府了解到贺英的困难后,积极对她在政策范围内进行关怀,为她争取危房补助资金,对房屋进行改造,把她家一家三口纳入了低保,针对她儿子重度残疾,也将其纳入了重度残疾补助和日间护理,同时,积极为她争取小额信贷,用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她的扶贫车间。 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贺英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心,事业越来越红火,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一切都在向着越来越美好的方向迈进。 “今后,我会把家乡更多绿SE健康的土特产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同时,更要尽最大的努力带动我们山里的老百姓共同致富。”贺英说道。 现在贺英的孩子已经五岁了,能坐稳能拿东西了,偶尔还会叫一声“爸爸”。院子里,丈夫兰银富为她们母子打造的花园生机勃勃,月季、波斯菊恣意生长,想必,春来时,定是一片繁花似锦。生活中的苦涩,正被贺英一点点转变成甜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