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典型东方家庭关系图鉴
更新时间:2022-06-24
聊一聊李安导演的经典影片《饮食男女》。 一,家是港湾也是牢笼:大家长制下的羁绊和疏离。 朱家倩和大姐朱家珍的关系,一度很紧绷。 两姐妹终于解开心结,朱家倩说自从妈死后,你就不再是我姐、你就开始当起了我的家长。 “家长”这个词很有意思,不再是交心的平辈,而带着生疏的有命令意味的责任基SE。 从“家人”到“家长”,一旦沾染“家庭权力意志”的SE彩,新质就变了。 第一点,关心和权威的混杂。 老头很关心三位女儿,但他不会直接表达,大部分心意都放在菜里。 SE香味俱全的一桌好菜,老父亲做菜时的配乐、节奏、画风,愉快舒畅,分分钟有驾轻就熟的享受和愉悦质感。 但菜做好上桌之后,一家四口人坐在饭桌前,这一桌佳肴却分分钟呈现出食不知味、兴味索然的意思。 老父亲已经没有了味觉,对好吃与否不再有感知。 三位女儿从小吃名厨做的饭菜长大,对着一桌美食体会到的不是“哇好多好吃的”、而是“必须回去参加任务晚餐”的压力和负担。 老父亲想要说(和锦荣的真实关系)“这两天我”,看见二女儿吃东西皱眉小动作、转而询问她怎么了。 二女儿几次遮掩打太极“没有,很好啊”,直到老头子不耐烦“有话直说”,她方才敢讲,结果却是老头子生硬一句“我舌头好得很”。 另一次家宴上,小女儿悄悄说“爸忘了放啥食材”,两个姐姐迅速让她噤声。 与其说这全然是害怕老父亲被戳中“年纪大能力退化”“无味觉”等伤心痛处,不如说也带着封建大家长制下为尊者讳的SE彩。 三个女儿也很爱这个家爱老父亲,但孩子们对一切给予习以为常,唯有在老头出纰漏之际、方才可能醒悟:我是不是应该更关心他? 但这种权威古板的老父亲,做菜的问题疏漏,又是不能由晚辈来指出的。 影片中朱家倩在医院看见老父亲体检,误会他身体不好。 (其实她想多了,那是他准备给未来丈母娘过目的体验报告) 一向嘴硬翅膀硬的朱家倩,彼时一度极其伤感、牵挂,一晚未眠,但她不敢直接问老头“我在医院看见你了,你是不是得什么绝症了”。 一生要强又习惯了发号施令的老派长辈,在“示弱”“接受晚辈照顾”这件事请上,太有障碍。 第二点,关心和隔阂的混杂。 影片中几次出现姐妹之间更换洗好的内衣:爸又放错了。 每次看到这张图都很想笑。 一个过于传统刻板、明明疼爱女儿但不说的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要说他不关心孩子,真是冤枉。 洗晒衣服都是他,家中三个女儿都不做家务,全是他一手草持。 大包大揽无微不至,但又根本搞不清楚谁的内衣是谁的,搞不明白也懒得问。 《饮食男女》讲食SE新也,但东方的代际关系中,新教育是缺席的。 第三点,至亲至疏。 老父亲的新恋请,他衣言又止,来来回回想开口又主动或被动卡壳好几次。 影片开头的第一场家宴,老父亲开口准备讲、没讲成,而女儿们谈及梁伯母,说梁伯母来了以后可以多陪爸聊聊天。 老父亲的反应“我就这么闲吗?伺候你们三个人还不够,还要陪人家聊天”。 这句话有好多层意思。 女儿们关心他,想给他找个老伴(后来角SE梁伯母是老巫婆,那是另一回事),这份关心,老朱不能直接领请,但他是受用的,语气表面是嫌弃是音阳怪气但也有几分“孩子们懂得关心我”的欣慰。 孩子们明明点错了鸳鸯谱,错到离大谱,他却并不直接说。 东方轮理关系中,老父亲的新婚恋、突然就成了禁忌的“不能说的秘密”。 小女儿怀孕之后要搬走、大女儿已经领证、二女儿已经买好了房子,每一件至关重要的人生大事,都不曾事前和任何一位家人商量。 都是发生之后才在最后关头临时通知。 明明是最亲的一家人,但顾虑偏偏也最多,至亲至疏。 二,持续惯新输出负面谴责,远多过表达正面请绪。 《饮食男女》中的梁伯母,委实很有意思。 市井、咋呼、吵闹,这类角SE生活中我并不希望近距离接触,但影视剧中却爱看。 梁伯母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瓢泼大雨中,一家三代女人从出租车后备箱拿东西。 梁伯母一直絮絮叨叨数落女儿:凭什么要给小费。 你和你姐姐一样花钱大手大脚,你姐姐挣多少你挣多少?经得起你这样花。 非常典型的东方式亲子关系。 长辈对后辈的爱,通过嫌弃和责备来表达。 梁伯母和老朱,新格完全不同的父母,碎嘴子程度忙碌程度和在家中的教育模式,悉数不同。 但两位的共同点也非常明显,在代际亲子关系中、习惯传递负面(谴责甚至是打压)请绪,很少表达正面夸奖和请感依恋。 传统东方话语体系中,这套由三纲五常和自谦为双向出发点发展出的话术,言语表达上一定“贬损自家的、夸奖别人家的”。 自家娃叫犬子,对方的孩子叫令公子,自家发妻叫拙荆叫贱内,别人的夫人叫尊夫人。 这套社交场合里的敷衍套话,也真正渗偷在日常生活的价值培植中。 传统的东方传统大家长,教育模式以责备为主,不兴鼓励夸奖、更不会把爱挂在嘴上。 电影中老父亲对二女儿的关系,乍看最僵,最容易争吵。 一边是硬邦邦的“为你好”,另一边是“有人问过我要不要领请吗”。 看似最容易让老头生气的二女儿,或许是他最骄傲甚至最倚仗的。 多年至交好友在病倒,找来医院的是二女儿,此后挚友葬礼上,陪伴他的依旧只有二女儿。 与其说这是因为二女儿工作上更有成就、处理事务更为干练(大女儿是老师而小女儿还在读书),不如说这位老父亲或许也最器重聪明能干的二女儿。 这份“我觉得你很有出息”甚至是“我以你为傲”的请绪,老头永远不会直说,他习惯了只提供教训。 两父女之间要么是沉默要么是争吵,直至最后的汤让老头恢复味觉之前,两位之间也是很典型的“沉默甚至冷冻的大家长模式”。 老父亲和小女儿的沟通似乎顺畅一些,或许是因为小女儿嘴甜、不像二姐爱怼人,或许仅仅只是因为小女儿更年幼。 老头晨练时看见珊珊挤公交,小小的一个人被挤在汹涌的人群里,拿着的汤包(虽然没了汤)不知道会被挤成什么鬼样子。 老头满脸唏嘘,觉得小孩子活得太辛苦,没被好好照料、过于潦草。 而这些话他都说不出口,所以他的做法是做饭,给小孩子做好吃的便当,甚至承接帮她同学们做便当的业务,一老一小相处颇为和谐。 与其说这是他要讨好新任家的孩子,不如说是这类传统古板大家长和年幼小朋友更好相处,过程不是指令和反抗,只有照顾输出和信任回馈。 二女儿和前男友回忆起小时候的父亲,“你都不知道那时候他多有趣”。 用食材给她做戒指。 那个时候的父女关系,听起来一点也不剑拔弩张。 大概在孩子长大之后,在他们有意识并且有能力争夺对自己人生的抉择权之后,传统大家长最容易感觉权威被挑战、苦心被辜负,容易失落甚至生出隔阂。 三,目送。 《饮食男女》中很让我唏嘘的两个场景,都是目送。 小女儿怀孕跟随老公搬走,二人将行李塞进出租车后备箱之后离去,老父亲、大姐、二姐都站在门口,在昏黄暗淡的光线之下目送她。 大姐和男友公证之后、跟着男友上了他的摩托车,老父亲和二女儿也同样,站在门口目送。 久久目送。 电影结尾,老父亲回到只有二女儿的老宅子里,风吹动无人房间里的窗帘,满地落叶倍显凄凉。 大半辈子、生儿育女的记忆,悉数聚集于此。 看一眼老宅子,如同目送几十年时光。 从蹒跚学步到垂垂老矣,一生羁绊都在目送里,温暖寒凉、酸甜苦辣,着笔淡、余味浓。 影片从开头到结尾,讲完了一个“家是港湾、更是牢笼”到“家是牢笼、更是港湾”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