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民国真实的“黄包车夫”:如牲口一样跑到衰竭,几乎活不过40岁?

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看电影,描述民国时期的电影中通常都会出现一些这样的片段,有穿着旗袍,打扮靓丽的漂亮小姐姐,也有脖子里挂着一条MAO巾,带着一个满是布丁的帽子,满头大汉,拉着黄包车的小伙子。

这些车夫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他们一边吆喝客人,一边拿MAO巾擦着脸上的汗。也许,这就是对民国时期黄包车车夫最真实的描述了,他们就像牲口一样,为了生活,为了挣钱,拼命的工作,奋力的奔跑,直到自己衰竭,才肯罢休,据说,这些黄包车车夫一般都活不过40岁。

听到这些后,也许大家很想要知道为什么会有黄包车车夫这个职业,大家也许想不通为什么他们都在那么努力地生活,却始终都过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黄包车夫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二三十年代,正值民国时期,那时的北京,出现了很多黄包车,给很多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拉黄包车的人已经达到了北京人口的十分之一。

之所以会出现黄包车车夫这种职业,其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时代发展的影响。当时,很多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段,人民所呈现的就是欣欣向荣的局面。

反观中国,在民国时期我国内部的局势一片混乱,战争时常发生,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这样我国的工业发展受到了非常强大的阻碍,就这样黄包车出现了。

也正是黄包车的出现,很多身上没有一技之长,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选择成为了黄包车车夫。毕竟拉黄包车是一件体力活,除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外,有很多农民也加入其中,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补贴一些家用。

不得不说,拉黄包车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请,民国时期的黄包车车夫每天必须要拉够十五个小时,身体上的能量消耗非常的严重,过长时间的拉车,对黄包车车夫的身体形成了一种极大的伤害。

在消耗体力的同时,他们的营养也显得有一些跟不上节奏。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由于受到连年战争的影响,非常的贫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们更是不用说。

他们每天能吃的东西只有馒头,就连一碗面条都是奢望,而且馒头对他们而言都非常的珍贵,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顿。

因此,他们每天所付出的苦力和能量与他们的所摄入的食物明显失去了平衡。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身体的抵御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就会患上各式各样的疾病。

因此,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得不到营养补给的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恶新循环,最终,他们就会撑不下去,大部分人都会在40岁之前离开人世。

也许大家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明明黄包车车夫已经在那么努力地工作了,怎么会没有一份好的收入。然而事实就是即使黄包车的车夫非常努力地工作,他们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钱和东西。

很多著名作家笔下的黄包车车夫,他们的命运都十分悲惨,例如由鲁迅先生所写的《骆驼祥子》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代表。

书中的主人公,祥子就是一个平凡的农民,他曾为了给自己买一辆黄包车付出了所有的心血,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的一生,买车的这一过程更是一波三折,历尽艰险,但是他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民国时期的很多黄包车车夫都和祥子有着一样的经历,他们不仅仅要承受租金高,收入低,地位更低的压榨,而且他们的生活就如流水线的机器一样,每天都是重复无休止的工作,非常的乏味。

最重要的是,这么艰苦的工作,工资却少得可怜。有的人仗着自己的地位比黄包车车夫的地位高,就会选择在做完黄包车后,不付钱的行为,可是车夫们却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真是令人气愤,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无请。

虽然说很多拉车的人都是一些受尽社会压榨的可怜人,但是曾出现过这样一个人,他是大清王朝的贵族,却因为大清王朝灭亡,他沦落至此成为了一个只能靠拉黄包车度日的的苦力。

这个人就是晏森,他曾被人们称为车王,是很多黄包车车夫心中的榜样和偶像。晏森是一个新格开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一个人,因此,他在清王朝灭亡后,即使生活过得非常窘迫,但是他每天都会乐观面对。

一开始,晏森会选择去变卖一些珍贵的物件来度过生活,可是平日挥霍习惯的他,钱很快就被花完了,这时的他为了谋生计只好选择成为一名车夫。

之所以会成为车夫,而不去做其他工作,主要原因就是他自身除了新格比较好以及身材比较魁梧之外,没有一技之长,于是他只好选择拉黄包车。

自从晏森开始拉黄包车后,他表现得非常卖力,对车上的客人也十分的客气,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就这样晏森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同行们都被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所打动,于是特地送给一个称号,那就是车王。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些感慨,为生在那个黑暗时代的人们所感慨,也为黄包车夫的悲惨命运而伤心。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生活而努力着,奔跑着,在正值壮年之际,就因为拉车遗留下来的病痛,离开了人世。

现如今,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交通工具,这种落后的黄包车也被逐渐地替代,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上一篇:母亲的追悼会上,来了两位特殊的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