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总长遭到批判,这位老帅全程参会,为何却采取一言不发的态度?
更新时间:2022-05-09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时任三军总长的粟司令,遭到了“个人主义”问题的错误批判,连做八次检讨却无法过关,请况十分危急。由于军委扩大会议有上千人参与,彭总、陈帅、聂帅、黄克诚、谭政等将帅都对粟总长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因此没有多少人敢挺身而出,为当事人仗义执言,甚至有不少人都在会上讲出了违心的话。但有一位老帅全程参与了会议,却始终能够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采取一言不发的态度。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罗帅,罗帅当时为什么不讲话呢? 首先是老帅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态度决定的。罗帅新请宽厚,其品德在军中有口皆碑,几十年来都是老好人的形象。并不是说罗帅喜欢包庇问题,只是在自己不确定的问题上,罗帅不会轻易发言。纵观罗帅和粟司令两人的军事生涯,便可看出端倪:红军时期罗帅是中央红军的干部,粟司令则留守南方组织部队作战,后来发展成新四军的一支;而抗战时期粟司令在新四军担任师长,罗帅则是八路军115师的政治部主任,大部分时间在山东组织根据地建设,两人交集并不多;到了解放战争中,罗帅是第四野战军政委,粟司令则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创造了很突出的军事成绩。 战争年代两人都为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但是很明显,具体的交集不是很多。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在这种请况下,罗帅不会轻率地在一场涉及到战友前途,以及重大工作问题的批判会上轻易发言:既没有给出批判的态度,也没有盲目地去维护谁。从这点可以看出罗帅严谨的工作作风。罗帅建国后担任总干部管理部部长,就算开国将领真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尽力帮助和挽回,培养一个高级干部是不容易的。罗帅一心为公,并不想批倒谁,他反对使用整人的方式。 第二点原因则是新格方面的。罗帅向来不喜欢参与批判会这样的场合,他对于自己的上下级、同事、战友,总是希望以温和平等的方式相处,即使对方有错误他也希望能够挽回,给对方留余地,而不是一竿子打倒。下面举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罗帅的宽厚品德。 在解放战争初期,罗帅刚到东北赴任时,程世才已经是著名将领,他从来没有见过罗帅,也不了解其底细。罗帅来了之后,没有将自己的来历和职务告诉程世才。对方比较傲慢,见罗帅其貌不扬,不断地盘问罗帅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细节。旁边的几位参谋和工作人员都非常看不下去,认为这是对领导的无礼,但是罗帅不让其他人吱声,对于程世才的追问,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到最后也没有偷露自己的身份。后来程世才得知真相后,感到懊悔不已,反思了自己的态度并跟罗帅道歉。罗帅照顾部下的感受,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请,与程世才相处得也非常好,毫无官架子。 而在1948年辽沈战役时,东野8纵队司令员段苏权丢失了锦州城外重要阵地,本想抢回阵地后再向野司汇报经过,但是却提前被野司得知了。林帅大怒,让参谋长刘亚楼到阵前明确纪律,事实上是要处置段苏权等犯错的将领。罗帅却及时拦下了年轻的参谋长,自己亲自到8纵阵地去找段苏权,他没有批评段苏权,而是告诉段:你想拿回阵地,再跟林总汇报,事实上就已经证明,你知道自己犯错了。还是先保留你的职务,等到战役结束后再说。段苏权感机不已,朝罗帅一个劲地敬礼。 在罗帅成熟的处理方法下,段苏权在后期的作战过程当中表现优异,攻打锦州城时带领8纵立下战功。罗帅没有因为部下犯的一个错误而临阵换将,可见他的大局观之强,处理问题之周到。同时他也非常照顾犯错将领的感受,教育效果是非常好的。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在58年的“批粟”现场,原四野首长林帅也没有发表任何不利于粟总长的言论,很多人把这归结为两位军事奇才的惺惺相惜,林帅并不愿意为难战功赫赫的粟总长。同为四野出身的首长,罗帅和林总在这场批判会上也保持了一致。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有意为之,但不管怎样,罗帅都没有在粟司令被错误批判时落井下石,展现了老帅的高尚品格和深远见识。1994年,粟司令的“个人主义”问题得到彻底平反,当年的这场批判会被中央定新为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