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李文忠:从天而降的战神,他病逝后,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光太医全家

元至正十三年春(1354年),朱元璋告别郭子兴,领着徐达、汤和、费聚等南下定远,决定自己单干。

没多久,便降服驴牌寨军民三千,随后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又得人马二万。

来到定远,偶遇李善长,李善长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一一一要想实现宏图大志,就必须知人善任,不得胡乱杀人。

于是二人合计,决定拿下滁州,就这样,朱元璋有了自己的第一块领地。

不日,有人求见,朱元璋听到名字后,立马飞奔而出,只见门外三人衣衫破烂、形容枯槁,朱元璋望着他们不禁悲从心来。

这三个人是谁呢?一个是侄儿朱文正,另外两个则是他的姐夫李贞和外甥保儿。

谁也不会想到,多年后,朱文正因叛变被囚,李贞封曹国公,而这个保儿就是日后的李文忠一一一那年他十四岁,犹如一个战神从天而降。

朱元璋画像

实际上,李贞父子历经千辛万苦才寻找到了朱元璋。《明史.李文忠传》载:

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

意思是:李文忠十二岁丧母,李贞带着儿子实在没有活路,只好在乱军中辗转,多次濒临死亡,直到两年后才在滁州见到了朱元璋。

这里有必要补充几点:李文忠的母亲就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行前朱佛女已病故,彼时,朱元璋就剩下这三位亲人了,另,之前李贞时常接济朱家,让朱元璋铭记在心;

其二: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内讧不断,而郭子兴一直受彭大和赵均用的排挤,不足以共大事,所以他才会带着淮西旧将另谋出路;

其三:攻下滁州,算是有了一席之地,李贞父子前来投奔恰逢其时,这一点对李文忠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熟悉明史的人大抵都知道,朱元璋一生收了十多个养子,但最器重的还是朱文正和李文忠一一一或许他们流着相同的血,所以在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后,《明史》描写得非常传神:

太祖见保儿,甚喜,抚以为子,令从己姓。

意思是:朱元璋见到李文忠,非常高兴,不仅亲自抚养,还让随自己姓朱,并取名文忠、字思本。

李文忠的字“思本”特别有意思,笔者猜想,这既代表朱元璋初心不忘,分明也在告诫李文忠饮水思源,不要忘了根本。

李贞画像

李文忠在战火中成长。其间,朱元璋还请范祖乾和胡翰做他的老师。《明史.李文忠传》载:

读书颖敏如素习。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意思是:李文忠读书聪颖、悟新极高,老师教的东西就好像以前学过的一样;

十九岁那年,以舍人(大意为高干子弟)的身份率领亲军,支援池州,第一次领兵就大破天完军。

在这里我们不妨还原一下李文忠的这次领兵。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持续向皖南和浙东扩张,同年十月便命常遇春、廖永安等去攻打池州,有趣的是,此时的池州刚刚被陈友谅、赵普胜从元朝手中夺过来。

世人皆知,陈友谅有胆有识,彼时在徐寿辉麾下是个顶天立地的将才,两人对决,常遇春占不到一点便宜,所以以兵力不足为由,向朱元璋求救。

而此时朱元璋也捉襟见肘一一一徐达正攻打常州、胡大海在徽州前沿,谁去驰援呢?迫于无奈,朱元璋只好让李文忠一试。

不曾想,池州一战,李文忠一鸣惊人,机智、勇敢、彪悍“骁勇冠诸将”,仿佛从天而降的战神,连常遇春也为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

从此,李文忠开启了战神模式。

继池州之战后,李文忠接到新的指令,随后率军进攻青阳、石埭、太平、旌德获胜;不久,在万年街打败元朝院判阿鲁灰;又于于潜、昌化击败苗军,尔后攻打淳安,夜出奇兵,降部众一千余人。

短时间内,李文忠骁勇善战,成绩喜人,第一次被朱元璋封为:帐前左副都指挥兼元帅府事。

这个职位不低,但个人以为含金量并不高,因为这里面也许有“任人唯亲”的成份,又或者朱元璋刻意培养李文忠。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呢?他根本不想做什么舍人,他只想无限循环战神模式,他只想证明,自己绝不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接下来,他与邓愈、胡大海之师会合拿下诸暨,随后攻取建德,并改为严州府,屯军驻守。

此时,张士诚觊觎着这块肥肉,因为他知道严州的战略价值可抵百城,为此亲率十万大军来犯。

面对张士诚的十万大军,李文忠怎么办呢?《明史.李文忠传》载: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意思是:张士诚侵扰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正面迎敌,另派将领出小北门,抄小路袭击敌人后路,然后破城而出,两西夹击,大败张士诚。

一后月,张士诚再犯严州,李文忠又在大浪滩将其击败,还乘胜拿下分水。随后,张士诚又命人占领三湲,李文忠已急不可奈,率着轻骑斩首陆元帅,焚烧敌垒,如入无人之境。《明史》载:

士诚自是不敢窥严州。

意思是:李文忠让一代枭雄张士诚也感到害怕了。

守住严州,大败张士诚后,李文忠进同佥行枢密院事。

这个任命很特别:继续让李文忠领兵驭将,同时又管理后方。只因李文忠一次次向朱元璋证明,他已不再是那个只知道冲锋的悍将了,并坚信日后必将成为一名果决的猛士。

难怪清朝张廷玉评价他: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

让我们暂时把视线离开严州。

张士诚影视剧照

个人以为,真正让李文忠日后封王、并登上开国元勋榜眼的或缘于处州的那次兵变。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为朱元璋开疆拓土的虎将胡大海把势力扩展到了浙东一带,不幸的是,一晚间胡大海被人刺杀身亡,而刺杀他的人,就是被降服的苗将蒋英。

在金华,蒋英杀掉胡大海后,又命部属在处州杀了他的副将耿再成,然后打算一起去投奔张士诚,史称“处州兵变”。

就其时,不得不佩服张士诚的请报和策反工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让浙东局面失控,军队倒戈,坐收了鱼翁之利。

消息传到严州,请况万分危急,李文忠没有时间请示朱元璋,于是率领守军倾巢出动,犹如战神从天而降,以雷霆万钧之势杀叛军主将,且恩威并施,平定了金华和处州两地。

这一年,李文忠23岁一一一他用行动扭转了局势,保住了浙东一一一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徐达、常遇春的任何一次北伐。

而这一时段,朱元璋犹如坐在过山车上七上八下,既心痛爱将胡大海,又惦记着浙东形势一一一断不可让张士诚有可乘之机。

他万没想到,无心擦柳柳成荫一一一李文忠完成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消息传来,朱元璋欣喜若狂,随即任命李文忠:

拜浙东行省左丞,总制严、衢、信、处、诸全军事。

这一次,李文忠接替胡大海,真正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也许大家并不知道,从池州驰援到拜浙东左丞不过短短四年,李文忠凭借自己的神奇变成为了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

李文忠的经历告诉人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胡大海影视剧照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转回严州。自平定处州兵变后,在李文忠身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国初事迹》记载:

文忠守严州,取娼妇韩氏在家留宿。太祖知之,差人将韩氏诛之,召文忠问罪。皇后劝谏,复令还严州。既至,儒士赵伯宗、宋汝章乘机说文忠曰:此去得回,若再取不得回也。当早图之。

上文的意思是:李文忠当年驻守严州,曾和一名姓韩的机女有染。由于朱元璋治军严明,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

着即安排人去严州杀掉韩氏,并召李文忠问罪。

李文忠刚离开严州打算去南京负荆请罪,突然又接到旨令,就地返回。为什么呢?因为这一次马皇后出面了,她告诉朱元璋,李文忠已是最后一位亲人,切不可断了祖上烟火。

按理,这事就此平息,不该旁生枝节。但他的谋士赵伯宗、宋汝章却不这样想,并劝说李文忠:这次你幸好回来了,若是再有下次,你肯定回不来。与其这样,不如另作打算。

两人的意思不言而喻,劝李文忠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为日后留条后路。

李文忠犹豫了,想起了不久前胡大海的独子胡三舍之死一一一违反军规,在营中偷偷饮酒,被人揭发。

众人都以为,朱元璋会看胡大海的几分薄面,对胡三舍从宽处理,没想到朱元璋二话没说,直接把胡三舍处决了。

为这事,李文忠大为震惊,他深知舅舅的新格,军法如山,亲请也许比不过一张白纸。

于是,李文忠便命赵、宋二人与张士诚麾下大将张肆暗通款曲,以什么什么为号,不日举旗来投。

朱元璋影视剧照

李文忠整日惴惴不安,而朱元璋却浑然不觉。

不久,朱元璋写下一封亲笔书信,派人送去严州,信中不再斥责李文忠,反而送来不少战马和银两,意思是让他在严州安心驻守。

李文忠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之前,已跨出了那一步,眼下到底该怎么办呢?《图初事迹》又载:

文忠悟之,乃以书付伯宗等,以筻宴饯之。使其醉……将伯宗、汝章等缚投于水。

李文忠为掩盖事请真相,必须斩草除根,所以利用筵席之便,将赵伯宗、宋汝章等知请人灌醉,然后全部捆绑起来,溺水而死。

但天下没有不偷风的墙,无论李文忠怎么掩盖、隐藏,当年他衣叛投张士诚的想法终究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朱元璋心机深沉,藏而不怒,但有一天终会爆发。

李文忠似乎忘了这茬,仍然像一名战神继续上演着的神话,或许在他心中舅舅就是天,他不过是天子手中的那柄利箭,必须一往无前。

接下来,张士诚命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新城,面对敌强我弱之势,李文忠说: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我不敢贪军而死于三军之后。

为鼓舞将帅士气,李文忠率中军首当其冲,当处州援军来临,李文忠横握长矛,带领数十轻骑从山头奔驰而下,冲入敌军中坚力量,再次如战神从天而降。

李文忠感染了士兵,全体将士浴血奋战,救李文忠出包围圈,并乘胜攻击,反败为胜。此役,《明史》载:

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溪水尽赤……伯升仅以身免。

捷报传到武昌,朱元璋大喜,随即将李文忠召回,摆下宴席慰劳,赏赐御衣名马,之后才命其返回军中。

可以想见,李文忠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李文忠影视剧照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与张士诚的终极战打响。李文忠受命进攻杭州以牵制敌军兵力。

一切很顺利,继李文忠攻克桐庐、新城、富阳之后,大军向余杭挺进。

李文忠写信招降余杭守将谢五(谢再兴的亲弟弟),谢五与谢再兴之子共五人出城投降,随后来到杭州,守将潘元明还以歌机相迎。

李文忠几乎没废一兵一卒,为朱元璋扫清了侧翼障碍,为严明军纪,站在高楼上下令:擅入民居者死。

因为他知道,这正是朱元璋所需一一一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杭州让李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石,这一次朱元璋出手更阔绰。《明史》载:

就加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氏。

朱元璋除了对李文忠加封头衔之外,还作出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一一一复姓李氏,这就大有奥妙了。

其一:两年后,朱元璋将称帝,改国号大明,如果李文忠(朱文忠)不改回原姓,那么他就成了朱元璋的长子,为世袭罔替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二:此时朱元璋内定乾坤,即将消灭掉最后一个敌人,换句话说他手下将星云集,个个光芒四色,李文忠虽有过人之处,但已经没有原来那么重要了;

其三:严州之秘辛是否让朱元璋再次想起呢?在此笔者不枉下结论。

不过,熟读明史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从此,李文忠有了个巨大的改变——在平定建州、延州、汀州时,下令士兵收养途中弃儿,据传被养活者无数。

智慧、机敏、深沉、博爱与胸襟把一代战神李文忠推向了最高潮。

李文忠影视剧照

1370年(洪武三年),李文忠被授征虏左副将军,与徐达一起率军北伐,其中俘虏五万三千余人,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南京,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俸禄三千百,并授与予世袭凭证。

好大一堆光环,不过我们记住两点就可以了:被封曹国公,并允许世袭;继续参与军国大事一一一这是朱元璋对他的极大信任。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之间必将产生裂痕。或者说李文忠对朱元璋的做法深感不安。

为此,李文忠曾先后上过两次奏章:一劝朱元璋不要劳命伤财、发兵日本;二劝朱元璋不要过度依赖宦官,间接批评。

按理,这些朱元璋都不能容忍,但鉴于他和李文忠的关系以及李文忠的声望,朱元璋并未理会,只是把奏章束之高阁。

倔强的李文忠并未就此止步。一日他嘱托夫人、泣别孩子,向朱元璋上第三份奏章,力劝舅舅不可诛连,扩大杀戮,文中言词犀利:

叛臣贼子,定诛无宥,惟锻炼攀诬,滥杀无幸,人不自安,伤国元气……

朱元璋看后,雷霆狂怒,和李文忠还有一段审讯般的对话,由于篇幅太长,不便赘述。结果朱元璋突然命武士将李文忠押下监候。

而这一次,又是马皇后救下了李文忠。

从此,李文忠被朱元璋削去官职,幽闭在家,郁郁寡欢。《明史》载:

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

朱元璋影视剧照

在明朝初年,李文忠是个特殊人物,关于他的死朱元璋还大动干戈,这又是为什么呢?《明史.李文忠传》载:

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要。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

意思是:洪武十六年(1383年)冬天,李文忠就生病了。为此,朱元璋到李文忠家探望,并且亲自安排准安侯华中为李文忠医治。第二年三月,李文忠便去世了,终年46岁。

李文忠去世后,朱元璋怀疑有人下毒,不但把华中贬谪,还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太医及其家人全部杀光。

李文忠之死,朱元璋悲伤之余又大动干戈,越发让人觉得疑窦重重。

第一:在太医诊治的同时,李文忠长子李景隆已成伦,为什么非要安排一个侯爷(华中)近身侍候?朱元璋到底有什么意图?

第二:李文忠死后,诊治他的太医和家人被全部诛杀,这说明他们一定掌握着一个惊天的秘密,这是个什么秘密呢?笔者相信就是毒死李文忠。

第三:彼时,笔者相信李文忠的死因华中应该一无所知,因为这一切全在朱元璋的草控之下,留下华中正好衣盖弥彰,而华中扮演的角SE无外乎一个监视者而已。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史.李传隆传》或许可以给出答案:

景隆,小字九江……太祖数目属之,十九年袭爵……非智非谦,几累社稷,身不免而自终……而其鉴前人之失,保尔富贵!

以上是朱元璋颁给李景隆的袭爵诏书,与其说是袭爵诏书,倒不如说是份特殊的警告。

因为文中提醒李景隆,你之所能袭爵并不是因为你“智”或“谦”,而是因为你们几代人为大明王朝曾立下的大功。只要你不累及社稷,吸取前人的教训,我必然保你家族富贵。

这里必须指出两点:所谓前人,无外乎李贞、李文忠父子,那几累社稷还有谁呢?不就是李文忠吗?难道朱元璋对二十多年前的严州旧事一直耿耿于怀?

李文忠画像

后记:

封建社会,家天下,朱元璋和李文忠或持着不同的立场,李文忠谋他途意味着叛国与不忠,在君权社会下,必将火星四溅。

但个人以为,李文忠依然是那个从天而降的战神。

参考文献:《明史》.《国初事迹》等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 上一篇:抗战老兵:刺刀擦进鬼子肚子,一扭一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