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出殡,21口棺材从城门同时抬出,盗墓界自此有一条不成规矩
更新时间:2022-05-17
说起包拯,想必大伙并不会觉得陌生,在许多的影视作品,戏剧舞台上,都有包公断案的经典桥段。包拯,因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深受坊间的爱戴,人们称之为“包青天” 根据坊间传说,包拯原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因此他额头上有一个月牙形的胎记,无论是后世的戏剧、文学作品还是近现代的影视作品,包拯的形象大多是如此。包拯年幼时,聪慧过人,其二十九岁便考取了功名,只不过为了孝敬父母,并没有踏上仕途之路,侍奉双亲十年,父母纷纷老去之后,包拯再次出师,逐渐成为了北宋的一代名臣。 包公断案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例如经典的铡美案、打龙袍、狸猫换太子、乌盆案、双钉记等等,这里便不一一赘述,很多经典案例,早已经被写入戏曲当中,千古传唱。 包拯一生清正廉洁,生活质朴简单,其死后并没有什么遗产留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一些家训和告诫,即使时至今日,这些家训告诫都很有借鉴意义,例如包拯这般要求其后人: “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枉法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垣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也。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 意思是,如果包拯的子孙后代,倘若出现有贪赃枉法而入罪的,则被削除祖籍,不得葬入葬入本家。 公元1062年7月3日,包拯因为身患重疾,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岁,听闻噩耗,整个北宋陷入哀悼,当时的天子宋仁宗下令停止一天的朝,亲自前来,为包拯送殡。前来送行包拯的百姓,络绎不绝,不计其数。 让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包拯出殡,整整二十一口棺材,从七个城门同时抬出,其中只有一口棺材,是听完包拯尸骸的,另外二十口棺材,是空棺材。 为何包拯出殡,要用整整二十口棺材吗?很显然,一向节俭的包拯,并不愿意在其葬礼上铺张浪费,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其苦衷的。 传说当年曹草下葬时,曾设置了七十二疑冢,曹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生前设立了莫金校尉,害怕自己也被盗墓。而包拯这么做,则是因为其一生办案刚正不阿,不畏权势,铁面无私,得罪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赫不在少数,正邪势不两立,这些处于黑暗的恶人,自然嫉恨包拯,古人认为逝者安息,为了避免他们侵扰到包拯死后长眠,所以才有此举。除此之外,包拯一向爱民如子,他为了避免老百姓为其送葬而耽误农时,所以才有此举。 当然,其中二十口空的棺材,在包拯出殡完成后,会被包拯的后人挖出来,给贫苦百姓使用。 除此之外,古代的盗墓贼,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是遇到包拯及其后人的坟墓,则会绕道而走,不会去进行盗窃。之所以有这一规矩,一方面是盗亦有道,是出于对包拯的钦佩和敬畏,一方面则是民间传说中,包拯死后成为了阎王,与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并称为“四大阎王”。 1973年,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包拯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重要的文物资料,之后建立了包孝肃公墓园,成为了旅游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