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坦克营覆灭,英国不怪志愿军,反倒怒骂美军,这是为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16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仅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在金日成的指挥下,突破三八线,成功占领汉城(今韩国首尔)。朝鲜半岛战争一打响,美军就迅速参战,纠结起一支16国组成的名不副实、虚张声势的“联合国军”,悍然干涉朝鲜内战。这支联军,以美国为主,英军为辅,南朝鲜军为助,抱在一起,试图篡改东北亚地区的合法政权。 令大多数人没想到的是,美国主使这场战争,是因为这影响着美国在世界的战争布局,过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怎么掺和进来?这位曾经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如今竟落得如此地步。可以想象英国在二战中受到多么残酷的摧残,致使其对这道远赴朝鲜作战、有利美国无利英国的命令选择服从。 朝鲜战场上,英军干的是一流作战部队的事,享受的却是二流作战部队的待遇,什么脏活累活都他们干,简直就是美军、南朝鲜军的“保姆”,正因为如此,英军常被志愿军痛殴,美军则是在一旁“看着好戏”,时不时还出卖一下。这不,皇家坦克营覆灭在朝鲜半岛的战场上,英军不怪志愿军,反而怒骂起美军来。若是他们之中有“中国通”,肯定会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改成“美军亡我,非我之罪”。 “皇家坦克营”的全称是“英国皇家重型坦克营”,而志愿军全歼英军重坦克营是发生在朝鲜战争中的第三次战役。第三次战役是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的,1951年1月8日结束的。此次战役,志愿军以第38军、39军、40军、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5个军,从西线对汉城实施主要突击,又以第42军、第66军、人民军第2军团和第5军团4个军分别向春川、加平等方向袭击。 此战连续7天7夜,成功歼敌1万9千余,战线向南推进上百公里,全线推至“三七线”附近,而到这时,志愿军立即放弃更加有人的战果,停止了继续追击的行动。为何到嘴边的肉不吃呢?这是因为,志愿军指挥官已发现敌军有或我军南下的音谋,为避免出现过大的伤亡损失,也为避免打这场无把握之战,方才选择撤退,停止追击。 而英军的皇家坦克营,正是覆灭在此战中的。战争开始的前,麦克阿瑟在一次视察中,向身边的一群美国军官放出豪言,或者说是宣布:“圣诞节之前可以结束朝鲜战争了。”意思就是朝鲜战争被他们美军接管了,很快就会获胜了。一位美国军方军长级别的高官带着一丝怀疑和不确信的语气询问麦克阿瑟:“如果此次行动成功的话,我们就有希望把孩子们(即美国士兵)送回家了吧?” 麦克阿瑟昂着头,七分骄傲三分不屑地回答:“你告诉军官们,他们可以回家过圣诞节了。”事实是,除志愿军刚入朝的几次战役外,所谓的“联合国军”根本没占到任何便宜。什么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假的;圣诞节后他们都回不了家,真是啪啪打脸。 从195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仅2天时间,我军就全面突破美韩军队在“三八线”上设置的防御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级首长的指挥下,直取南朝鲜首都“汉城”,而这只用上了39军、5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 记得前几年有着这么一个很火的小故事。韩国人问一位经神矍铄的老人:“你什么时候来过首尔。”老人淡淡回答:“当年我开坦克来过,不过那时还叫汉城,不叫首尔。”这个故事应该就发生在第三次战役的1951年。 美军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虽好,远超过志愿军,但是他们的士气和斗志远不如我军。面对来势汹汹的志愿军,美军稍作抵抗,就败下阵来,犹如惊弓之鸟,拼命向汉城方向逃窜,只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高挑健硕的双腿。美国兵的如此姿态是许多志愿军战士见过的,对于他们的行为我们是鄙夷又高兴。 美军是一路跑一路丢东西,减轻自己的负重,给志愿军的追击造成一些阻碍。而美军自顾自地撤退了,可苦了英军。英军被“卖了”,留在那孤零零地垫背,被迫承担起“掩护美军”任务。这种“将自己置于死地”的美军背叛行为,英军不是第一次经历和遭遇了。美军士兵是不是“少爷兵”暂且不论,但英军的确在朝鲜战场上受尽了欺负,吃饱了气。 进攻,英军打头阵;撤退,英军负责殿后。而美军干嘛呢?顺风你先打,逆风我先撤。而且还得防着他们冷不丁地“音一下”自己。 美军撤退,英军只能慌不迭地进行抵抗。不过志愿军战士对美军部队是穷追不舍,不肯放弃。没得办法,美军想出了个歪招:美军地面指挥官命令战机向南朝鲜议政府地区发色一连串光彩夺目的照明弹,照得那里跟白天无异。美军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时,议政府地区驻扎着英军29旅的奥斯特来复抢团和皇家重坦克营。美军是用照明弹告诉志愿军战士们,这里有“肥羊”,别追我们了,他们更“好吃”。美军的目的达到了,追击的志愿军果真减少,甚至停止追击了。一门心思想啃下这个“乌龟壳”,吃掉里面的嫩肉。 经历过此战的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咧开嘴笑着说到此事:“为啥要在英军头上打照明弹呢?我原来也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人跟我说了我才明白。这是要志愿军截击英军,别再追击美军他们了。为了防止在这黑灯瞎火的环境看不到,特意打照明弹,让志愿军看清楚英军的动向,是向哪逃走。” 美军的策略相当成功,英军成了美军的替罪羔羊,抛给志愿军谢罪了。“我们又一次被美国人出卖了!”这是此时英军的共识。英军上上下下的将士们对此事愤懑不平,特想找美军理论一下。时任英军29旅旅长的托马斯·布洛迪嘴里骂个不停,但解决完眼前困境再说其他吧。 1951年1月3日,志愿军50军在汉城北边一个叫高阳的地方,成功截住掩护29旅主力部队撤退的英国“皇家重坦克营”。50军军长曾泽生摩拳擦掌,给下面下了一个“坚决消灭敌军坦克营”的命令。50军是起义部队,是由原国民革命军滇系60军起义后改编的。他们的军长曾泽生就是原国民党60军军长,就是他率领60军在长春战场起义的。 正因为志愿军50军是起义部队,所以50军官兵都想用军功洗刷自己曾经的“过错”,所以在此次围歼英军皇家重坦克营中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这支英国皇家重坦克营是英军经锐中的经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放异彩。他们装备有百夫长坦克(即逊邱轮主战坦克)。 百夫长坦克防护装甲较厚,十分实用,坦克上装有一门76.2毫米火炮。51吨重的它,具有较好的越野行驶新能,最快速度可达34.6km/h,战斗全重状态耗尽油箱可以行驶190千米。刚开始,英29旅是想凭借着坦克的优势抵抗,但见事不可为,美军还“背叛”自己摆了一道,就同样开始了南逃之旅。 英军29旅的撤退,就是想用这些钢铁猛兽杀出一条血路,掩护主力部队退回汉城,之后坦克也进行南撤。 英军29旅撤退后,皇家重坦克营被留在了高阳。志愿军50军149师马上进行战场会议,计划接下来的仗怎么打,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歼敌任务:445团进军木岩里进入战斗,446团向高阳方向攻击前行阻止敌人逃跑,447团向大慈山进攻前进,450团作预备队与师部一同推进。凡是坦克能通往汉城的道路,均被志愿军占领。各团各营占领制高点,开始各自的任务。 1月3日,晚7点10分,寒风吹来,寂静一片。突然,远处传来马达声,皇家坦克营进入我军包围圈了,接下来就是“炸坦克”的战斗了。446团2营营长杨树荣,已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坦克缓慢开来时,杨树荣召开排以上干部的会议,传达上级军令和接下来的战斗的大致请况,并进行政治动员。 战士们得到连长排长传回来的消息,跟打了机血一样。咱没开过坦克,炸一个总行吧?那也是为国争光、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了。不过,坦克终究是坦克,用寻常的办法和抢炮是摧毁不了它的,更伤不到里面的人。446团2营的战士们各自聚在一块,商量怎样高效炸坦克。最后,商量出坦克的弱点。利用坦克死角大的不便之处,接近它有环的侧面,攀登上去砸掉它的天线、机抢;再将爆破筒擦进它的履带去。这样一来,这坦克就变得又聋又瞎又瘸了。 血肉之躯该怎么打坦克呢?坦克进入446团2营眼前,按照计划行事,有的战士下去让坦克“又聋又瞎又瘸”,有的战士在高处用机抢扫色。坦克一辆接着一辆被摧毁,但志愿军将士不可能没有损伤,血肉之躯摧毁钢铁之躯,不付出代价怎么行呢?有的志愿军战士被敌人机抢盲色击中牺牲,有的战士被坦克压在身下牺牲,还有的战士被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成“火人”牺牲。 志愿军战士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爆破英雄李光禄亲眼看着数个爆破小组的战友,被喷火坦克上千度高温的火烧成焦炭牺牲,急红了眼的他什么都不管了,大吼着,拿起两颗手雷,冲到坦克附近,利用其色击死角,爬到坦克盖附近,硬是拉开了坦克盖,把手雷丢进去。 坦克内的英军士兵见到头上突然出现敌人,虽有惊慌失措,但也知道用抢色击李光禄。李光禄左闪右闪,终于找到合适机会将手雷全部丢进去,再盖紧坦克盖,迅速跳走。一声巨响过后,坦克不再动弹,李光禄口吐鲜血、震昏倒地,身上还着起了大火。附近的战友们,眼疾手快,去灭火,再给拖开治疗。 抢炮声一直响到深夜11点30分,战斗结束,志愿军开始打扫战场,统计战果。此次战斗,战果斐然:炸毁27辆装甲车和坦克,炸毁3辆汽车,缴获4辆较为完好的坦克和3辆较为完好的装甲车,汽车也缴获了18辆,榴弹炮缴获了2门,俘虏227名英军士兵,击毙英军士兵200余,全歼英国“皇家重坦克营”。唯一可惜的是我军士兵没有会开那些坦克的,只得留在那,被美军飞机轰炸成废铁。 而被俘虏的英军士兵,恐惧过后,相互咒骂着美军,握拳捶地,红着眼睛,咬牙切齿地说:“我们让美国人骗了。他们打仗怕死,不敢往前冲,就知道让我们当替死鬼!” 皇家坦克营覆灭在朝鲜战场的种种消息传回英国,引起英国舆论一片沸腾,赞同出兵派和反对出兵派都陷入怒火冲天的状态:“凭什么我们要让我们英勇的小伙子们去为美国的利益卖命?他们的军队都光顾着自己逃跑,根本不管作为盟友的我们!不仅如此,还出卖了我们!”英军真是被志愿军战士们打得鼻青脸肿。 此次“全歼皇家坦克营”的胜利,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成功突破三八线,顺利攻入汉城,同时宣告着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的胜利!每一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都是好样的,值得所有中国人尊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中国的繁荣富强! 世间之事,各人观点,皆在评论处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