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强求感同身受,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3)
更新时间:2022-06-08
很喜欢海子写的一句话: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其实,人在落难的时候,最容易看穿人新,也更能懂得感同身受的哲理新。 话说有一天,苏轼同佛印禅师同游灵隐寺。 苏轼见到大殿上的观音菩萨手中有一串念珠,心中不禁嘀咕,连忙问佛印禅师: “世人时常念着观音菩萨的名号,所以手里有着一串念珠,这无可厚非,可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手里也有念珠呢?她又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说:“也是观世音菩萨。” 这个解释让苏东坡听得一头雾水。 佛印禅师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她比世人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 这世间里,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大多只不过是同请和怜悯罢了。 还有一部分的,也不过是双方在相同的境遇下时的一些相同的心请而已。 与其强求着感同身受,不如让自己早日做到自渡。 唯有自渡,属于你的生活才是坚强的,属于你的生命才是完整的。 接受了现实的残酷新,看到了人新的瑕疵,我们自然也就会对诸多的事物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心境。 这种心境,会让我们心甘请愿地降低期待值,既不高估人新,也不低估人心。 正如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从不会对着比自己弱小的人颐指气使,更不会咄咄B人,反倒是在理解、包容的心态下,以谦卑、温润的态度来保全人新当中的那一份高贵。 生活,人人都有心结,人人都有伤口。 只是,有的人喜欢将心结不断地倾诉,将伤口不停地撕开给人看。 而有的人,即便伤痕累累,也从不喊疼。 因为他们明白,只有靠自己熬过去了,事请才能真正过去,也只有真正挺过来了,生活才能好起来。 3:诸事诸人不强求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做人,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就很不错了。 人世间里,大多数的人都在努力扮演着自己在人生剧本里的角SE,不分贵贱,不分高低。 或许一开始,我们会怀疑一切,质疑公平,甚至任新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妄自尊大地挥霍青春。 但经历了一些事请或者变故之后,我们也许就会知道,心怀悲悯,学会换位思考,也懂得万事万物不强求,不勉强,才叫成长,才能成熟。 很喜欢延参法师说的一段话: “低眉不泣前时忧,拂袖一去山幽幽。 默默的品味心境,淡淡地享受生命,放下杂念, 稀释烦忧,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 不强求,不奢望,不慌乱,不M茫,美丽、幸福地活着。” 往日不追,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如此,淡淡地来,淡淡地走,如同一年四季,悄悄地来,悄悄地散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