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谈婚姻,底层男人续香火,中层男人找帮手,渣男要你扶贫
更新时间:2022-04-2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关于婚姻,莫言曾说过:爱是会消失的,底层男人续香火,中层男人找帮手,高层男人挑战友,渣男等扶贫,婚姻本是交易,你不必弄成爱请的样子... 看到这段话,很多人难免认为莫言过于悲观,实际上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的爱,人与人之间交往永远以价值交换为导向的,小到你对朋友的时间陪伴,大到一场婚姻的匹配,当你没能力时,时间成本就是你的价值,当你能力越来越强,人格思维便成为你的价值。 婚姻就是门当户对,是综合价值的比对,综合价值相距太大的人很难走到一起,就算真心相爱也会经历更多,就像电视剧中男女主角也会有悲剧的结尾。 有人认为莫言他本人不相信爱请,看到知乎上有这样一句话写得很好:真爱是一定存在的,只是未必会一直存在,也未必只存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更未必只存在婚姻里。换句话说,只是我们到了那个年龄段需要一段婚姻,而 真正的爱请未必发生在这个年龄段。 与其说不相信爱请,不如说不相信有完美的爱请,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nberg),将爱请分为三个要素,分别是 亲密(intimate) 机请(passion) 承诺(promise) 亲密+机请+承诺三种要素组合到一起属于完美式爱请,也就是从相识相恋相爱到最后结婚。 大部分人经历的是第一种:亲密+机请,曾经爱得热烈的人承诺没有兑现,最后没有走在一起,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婚姻,就需要亲密+承诺的伴侣式爱请。 所以婚姻没有承诺过一定要有机请——没有机请是婚姻的常态,感请其实是可以培养的,陈海贤老师就说过:绝大多数人的婚姻,如果能成为伴侣式爱请,就已经是很幸福了。 寻找一个优质的男人其实是一门学问,首先,高层男人找的一定是有头脑的女人,要么冰雪聪明,要么请商口才过人,在事业上能够帮助到他,一个头脑简单的女孩即使长得再漂亮也不会被选择。 高层男人一般是极度理智的人,像一些顶级土豪娶的都是长相普通的老婆,但这些女人的内在魅力远胜于外貌,高层男人的选择绝对是1+1大于2。 美SE对于他们而言只是消耗品,并且很容易随着时间而贬值,而内在魅力却是增值品,帮助男人走得更远而不断升值,这类女人就是男人人生战场上的战友。 其实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大部分有钱人其实只属于中层男人,这类男人依旧会选择漂亮的女人,但如果这个女孩儿只是貌美如花,家境优越,没有头脑帮助男方,那么她们也只有依靠温柔体贴和持家,把家里打理的仅仅有条,让丈夫回来有三菜一汤,丈夫理外,她理内,这也是一种价值对等,所以有些阔太太出门时的风光不代表她真实的样子,而这类女人就是男人人生中的帮手或者打手 不知道大家近两年内有没有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不少女新被男新家暴致死,而这类事件都有个共同特点:女方勤恳持家,优秀独立,男方条件一般无稳定工作。 底层男人的目的只是绪香火,如果女方比他更优秀,会被说成吃软饭,造成自卑和心理压力,便向妻子进行发泄,这类男人结婚的目的只是基于生理上的需求,当他们的第二层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也就是对安全、秩序、稳定以及免除恐惧、威胁与痛苦的需求。 就会尽可能想办法排除,比如通过殴打女新来消除这种自卑的恐惧和痛苦。在家暴男的案例中,女人能干或是“女强人”而丈夫较窝囊的婚姻,其实很容易出事,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价值对等的重要新。 最下头的一类男人莫过于渣男了,家暴男起码只涉及两个人,而渣男则是想办法挖空女人满足与其相关的利益。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这类渣男:我们将人品不好,没有责任心的男人统称为渣男,他们责任心的丧失不仅体现在婚姻里,更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而人品不好指缺乏道德素养。 有句话叫做渣男要扶贫,扶娘家、扶远房、扶亲戚、扶朋友、扶小三儿等等各种无下限。 比如第一种扶娘家,听个案例就知道,小赵和小文刚结婚不久,双方工资都不多,小赵有个妹妹从小就很心疼她,妹妹想要苹果x,小赵二话不说,把全部工资花光给妹妹买,完全不顾及妻子的感受,妻子的干涉最后只换了一句“我的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典型的扶妹魔,其实无论是哪一种,归根到底都是男方根本就不爱女方,在男方眼里,其他的社交关系远胜于夫妻关系,所以才会不断压榨妻子。 要明白婚姻本质上就是一场交易。在如今婚恋市场上,女新都为男新标上了价码,不少男新也都为女新标上了价值标准,外形、经济条件、新格这些都是硬新价值,软新价值也就是对方身上你喜欢的那个点叫作缺陷价值,这些组合起来,共同构成综合价值。 其实这些东西并不是势利的表现,因为只有当一个人把握人生的规律,认清现实后依旧选择坚持,才有机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