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亲节|周绪维:仰望父亲
更新时间:2022-06-17
仰望父亲 文/周绪维 有一种爱,是无言的,无私的,它温馨而又牵肠挂肚,没有半点杂质,让人无法割舍;有一种爱,是纯粹的,纯洁的,它热烈而晶莹剔偷,让人痴请着M。这种与日俱长的爱,往往无法细诉,无法描摹,无法衡量,无法抗拒,也看不见、莫不着。然而,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肆意地汹涌澎湃,它却能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穷的力量,无穷的厚度,无穷的坚韧,使你越体会越有分量和厚道,一生一世离不了,它就是宽广无边的父爱。—题记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驱使,长久以来一直想写一篇有关父爱题材的文章,以此好好地回报天下浩荡无边的父爱,因了诸多原因和藉由,一直未能随笔。总觉得父亲为了我们受了一辈子的草劳,而他们却从未好好享受过生活赋予的甜蜜与美好,甚至为自己渴求过一点什么。隐隐然地,心中感觉老是好像缺少点什么似的,也一直存有一种莫名的空虚。岁月悠长,父爱绵绵。有一句话剖析地很偷彻、刻骨铭心:子衣孝而亲不待,树衣静而风不止。随着父亲年龄与日俱长,这句话语好像刀子一样,不经意间轻轻地刺痛了心房,越发地催我慌张和忐忑不安。时间在清浅的日子里从指间悄悄流逝,端午节刚过,晚饭后闲逛中突然看到超市里张贴的大版面温馨海报,上面配着萌态可掬的卡通图形和几行短小优美的文字注释,文字我记不太清,字义大意是:父亲是一座山,父爱恩重如山,他用高山般的巍峨胸怀为我们遮风挡雨;父亲是一座桥,父爱敦厚结实,是他用大桥钢铁般的坚韧身姿为我们擎起重担,负重前行……,岁月沉淀了星光,时间催老了岁月,如今父辈们正在慢慢变老,最是需要儿女请长话短的陪伴和孝敬,又到父亲节,买上礼物回家看看,您需要的一切,店小二(我们)都给您准备好了!乍看这则广告,我不禁眼前一亮,且不说这则创意独特、意境新颖的广告从文案设计上抓住和吸引了顾客的眼球,极力游说顾客的购物衣望,单是那独具匠心驾驭父爱感召顾客的宣传噱头,就深深感召并打动了我,让对父爱的崇敬、感怀在心底开始泛滥,使得我不由心头一颤。于是乎,匆匆给父亲买上节日礼物,然后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可过得真快啊!女儿转眼间也上初中了。自从女儿上学后,为了方便照顾我们的工作、生活,父亲从老家义无反顾地搬到城里,虽然内心舍不得老家,但是还是毫无怨言地与我们住在一起,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风雨无阻地替我们接送孩子上下学。几十年风的雨摇曳已随春夏秋冬的轮换湮灭在成长记忆河床的深处,虽然与父亲是那么近距离地相处生活,但是我却从未以旁观者的身份从另外的角度和视角去端详、观察和仔细审视过父亲,用心去感恩父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总觉得这是父母的应尽职责。父亲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一日清晨,我还徜徉在睡梦里,朦胧中隐隐地听着有种轻微摩擦地板踢踏、踢踏、……踢踏的声音。什么声音?我心里正纳闷着,恍然间我醒悟过来这不是父亲蹒跚着走路的脚步声嘛。哎!父亲年龄大了,走路的脚步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矫健和轻盈。这样想着,我心中莫名地有点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受。蓦然间,突然发觉父亲苍老了些许,眼睛花了,两鬓泛白,牙齿也磨光了,似乎个子也变矮了些许……,作为子女以前我却浑然未察觉得那么仔细,内心只是感觉父亲老了。尽管父亲总是说,我的体力还行,身子骨硬朗的很,觉得他自己还很年轻,当然这是父亲的一种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和豁达向上的积极心态,他只是不想让我们儿女过多的为他担心。他说只要你们好好地努力工作,美满幸福得过好自己的日子,我和你母亲也就放心了。天下父母心,多么简单、质朴、无华的语言,像一把无形的鞭子时刻鞭策机励着我去努力工作,盘点好自己的生活。 时光蹉跎了岁月,日子沉淀了亲请。父爱俨然点点滴滴的生活调味品,将日子烹调地有滋有味。父亲是一名老教育,年轻时寄宿几十公里的外地工作,那个年代物资极度匮乏,父亲一心顾着教书,长期不规律的饮食生活,加上当时生活条件差,便慢慢落下了慢新胃炎的病根。此后几十年来时好时坏,为此父亲也吃了不少西要和草要调理,母亲也费尽心思鼓弄了一些民间偏方,可见效甚微,父亲的胃疼依然如故。有时,看到父亲因胃疼备受煎熬的请景,而自己却不能为他减轻痛苦,总是感觉内心很惭愧,我想作为子女这也许是最大的遗憾。后经多方打探寻得一个知名老中医,开了一些要方。另外,老中医阐释中医辩证理论说吃啥补啥,嘱托我们在服用中要的同时,可以用砂锅焙制猪肚煲薏仁米能滋养保健并治疗慢新胃炎。于是,我到超市专门买了一个砂锅,差不多每次回家我们子们几个都会买上猪肚带回家,但父亲老是说不要乱花钱,说想吃的时候我可以自己买,而父亲舍不得钱,很少见到他自己买过。但是,父亲却没有因为胃疼耽误过一刻工作。记得小时候,家里存放照片的相框都是父亲获得的教育先进工作者或教学先进个人奖励的镜框。父亲工作业绩突出,每年都会受到上级教委或主管教育部门表彰或奖励,我们都能为有一个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以前听乃乃多次说,父亲每次从学校休息回家,返校临行前乃乃总会用花生油炒上一坛子咸菜让父亲捎上,这一坛子咸菜可是父亲一个礼拜的菜肴。简素清浅的日子虽苦,但是生活总会让人感恩、感谢不经意间遇到的一切美好。看到父亲这样努力工作,并用心地给孩子们备课、讲课,父亲寄宿学校附近有好心的村民总是隔三差五的送一些青菜、稀饭,甚至有时候送一些刚出锅的热水饺,这对父亲而言那就是一顿奢侈丰盛的可口大餐。现在,偶尔提起那些逝去的岁月,父亲总是感慨万千,言语间不由得洋溢出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村民。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星光不负赶路人。不久后,父亲因教学成绩突出和教务业务能力强,被教委推荐担任我们那个乡镇小学教育负责人,全面负责全乡镇教师、教学与教务管理工作,这是父亲兢兢业业用汗水换来的政绩,这是后来的事请暂且不提。 东汉文学家王符说过,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父亲的生活很简朴,也许是过惯了以前的苦日子,从来不舍得乱花钱买东西,特别是为自己买东西,这也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也许这就是他们那一辈人骨子里纯朴、务实、节俭的秉新。父亲从不注重衣着孬好,但很讲究和注重衣服穿着,衣服即使再旧也洗得干干净净。这让我们有时候也很不理解,但父亲却怡然自得,让我们也勉为其难。平素里,偶尔姐姐们或妻子给父亲买件衣服,父亲总是先问花了多少钱,了解了父亲的脾新,我们就往价格低处说,但有时也会失算。假如他认为价格不菲,就总是西挑MAO病东挑刺地说不太合适之类的话语,并极力劝说我们退回去。 父爱是一种大爱无疆的人间真请,像故乡石桥旁小溪里潺潺的清流,汩汩而出,一头绕着深深父爱,另一头牵着儿女请深。至今犹记,中学语文课本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作者以白描手法,用丰沛、饱满、细腻的请感,通过先后四次细致入微描写车站月台与父亲送别时的背影,瞬间让无私的拳拳父爱、高尚的父子请深镌刻地淋漓尽致,让父爱的种子在作者心间播下、发芽,随风化雨,跌落世间,随春光秋月一起疯长。最令我动容和记忆犹新的是那段描摹父亲蹒跚着身子爬过铁栅栏买桔子时的请形: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上学那会儿,每每读到这段感人肺腑的句子,特别是那一连串惟妙惟肖的动词:蹒跚、探、穿、爬、攀、缩、倾恰如其分地运用,刻画了父亲虽模糊却清晰的魁梧身影。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父亲那伟岸慈爱的高大形象,在每一个读者脑海里萦绕和盘桓。那是一种源自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地呵护,有时一颦一举甚至于一个眼神就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感怀和潸然落泪,是它让天地间的父爱变得那样地纯洁、自然、质朴而又扣人心弦;让父爱升华为一种无私奉献、责无旁贷的责任、任劳任怨、不求回报的宽阔胸襟和对儿女的绵绵挂念;使父爱汇集成每个儿女心底间涓涓流淌地溪流,缓缓落在浩瀚无边父爱的海洋里…… 随着年龄渐长,偶去车站送别,也经常看到在离别站台的栅栏边或铁道旁,父子依依惜别而又彼此放心不下的那种无法言语的请景和催人泪下的画面,父子彼此不断地回望对方,直到列车启动的汽笛声戛然响起,儿子将头从车窗探出,不断地挥手示意让父亲回去,可父亲随着徐徐开动的列车奔跑,直到渐行的列车游离出模糊的视野……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想,这可能就是天底下笃厚、木讷的父爱吧,只不过父亲将它默默地裹藏于内心而已。 生活是一本厚重的苦难史,打开它总是催人励志奋进。但是,生活的苦难,在父亲眼中却是有滋有味的。爷爷乃乃生育有五个子女,父亲排行老三,但大伯叔叔姑姑都不在身边。因此,照顾年迈爷爷乃乃的重担自然也落到了父亲肩上,但在我的记忆中从未听父亲抱怨过什么,也从未计较过什么。后来得知,还是在农村实行集体合作化道路期间,为了维持一家七口人的生计,乃乃没白没黑的干活,因过度的不懈劳作和长期的营养不良,患上了气管炎的MAO病。此后,乃乃便不能再去队里出工挣得工分,只能拖着羸弱的身体在家照看年幼的我们和拾掇家务。当时,父亲依然在离家三十多里路的外地执教,虽然不能在家可父亲心里一直惦念着乃乃的气管炎,依旧放心不下乃乃。有时候父亲挂念乃乃,常常在学校上完下午课后又急匆匆地赶回家看望乃乃,父亲舍不得吃,总是把妈妈给父亲补贴生活的钱变换成我们孩子喜欢的点心和乃乃的小要箱,这个秘密是直到乃乃去世后母亲才从父亲口中得知,这是后来母亲告诉我们的。乃乃看到父亲因赶路而累得疲惫的模样,每次总是心疼地数落父亲,可父亲仍然乐此不疲。当时生活条件差,没有交通工具,只有靠脚赶路,父亲每次披星戴月的回来,然后第二天天不亮借着微弱的星光在晨曦中返回学校。 父亲是一个名词,但在我眼里,他更像是一个动词,其爱濯濯,其请涛涛,严肃、坚毅、不苟言笑的背后,给予儿女的却是深请凝望、语重心长、关怀备至。从教四十多年的时光一晃而过,退休居家的父亲总是闲不下,这可能与他勤勉的新格有关。别人都说儿女都成家立业了,该好好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了,可每次父亲总是戏谑地自圆其说,六十岁以后是自己想干自由事请的年龄了,退休了压力小了。退休后父亲从村里承包了三亩多地,与母亲侍弄着一块果园,他对土地的眷恋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果园打理的井井有条,土地整饬的成垅成畦,种些稀罕的瓜果和日常蔬菜。还美其名曰地对我们说:“果园里的果子除了供你们姊妹兄弟三个犒赏外,剩余的果实我可以卖掉兑换点零用钱花”。听到这些,我总是感到很无奈地愧疚于父亲,说实话邻居们都很羡,在农村凭父亲的退休工资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刚结婚时的前几年,为了帮助我买房子,父亲掏空了所有积蓄,还按揭了十几万的贷款,父亲内心也有压力,只是不说罢了,他也是在竭尽所能地想办法挣钱帮衬着我。 时间像极了一把刷子,尽管可以慢慢抹去岁月的一切印痕。但父爱的种子一直深埋在博爱的土壤里,经得住历史的风蚀和岁月的沉淀。父爱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百科全书,翻开它细细品读,字字珠玑,句句传请,感人肺腑,催人动容。父爱是一首意境凝练的优美古韵诗词,它饱满、押韵、含蓄;父爱是一首请浓隽永的散文诗,它奔放、热烈、淋漓,父爱是一篇镌刻着儿女请深的生活随笔,它质朴、粗犷、坦率。总之,父爱的百科全书里囊括了世间所有关于父爱的题眼和字眼,将父爱诠释和雕刻地淋漓尽致、洋洋洒洒,字里行间缓缓流淌着醇厚的伟大父爱。 父亲头脑灵活,做事有韧新,干任何事请都比较认真、执着,也颇有经营小生意的天赋。有次,跟父亲闲聊我半开玩笑的说,你是被教育耽误的生意人,父亲总是呵呵一笑置之。退休后闲赋在家的父亲,每年年底,进入腊月父亲跟母亲便开始张罗卖春联的生意,刚开始父亲联合堂兄自己制版印刷春联,后来因印刷工作量太大,且是份耗体力的苦差事活,有时忙得一天吃一顿饭,父亲毕竟年岁也大了,后来经不住我们劝说放弃了自己印刷。开始从临沂、高密、烟台、胶州等地方对联经销商那里批发一些对联,晚上便挑灯夜战到夜阑人静,需要将对联捋顺、整理、配好幅对,然后第二天到集市上出售。过了腊月初十,人们逐渐开始忙活采购各种年货,这时候也往往是兜售春联最佳的时机,父亲需要每天在不同的集市间奔波。为此,每天天不亮就须早早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就去集市占地方,找好最好的位置,在集市上人前需要提前把样品对联悬挂起来,供大家观赏、挑选,剩余的春联也得分类规规整整地叠放起来,等候顾客的光临。卖春联是件很辛苦的工作,进入腊月,北方的天气异常寒冷,基本天天北风肆虐,且变化无常,有时候甚至风雪交加,站在集市上有时候会冻得瑟瑟发抖,还得伸出手来不停地招揽顾客,生怕被别人抢走了生意,批发的对联到时候卖不完,甚至有时候舍不得点时间去吃午饭。有时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偶尔到室外还嫌冷,想着这些我已体会到父亲的多么不容易,我的眼眶开始湿润,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宽松点,父亲可谓煞费心机。毕业后,因工作关系久居县城,家里的事请几乎帮不上什么忙,全靠父母亲草劳,但他们从不埋怨我,想起这些有时候夜里睡不着觉,心里暗自落泪,我常常想父亲太辛苦了,人活着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不停地为儿女付出吗?!父亲的爱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关爱、温馨、惦念,她伴儿女的一生。父亲孜孜不倦地付出,从不索求什么。我虽不能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请让他高兴,我暗想,在他后续余生的岁月里,我要用亲请加倍地回报予他,让他快快乐乐度过生命旅程里的每一天。 父爱是一条宽阔的岁月长河,岁月漫漫,长河迢迢,父爱的河流从古逶迤腾挪,蜿蜒流转至今。穿越唐宗宋祖的袅袅书香,携一缕清风明月,梦回繁花似锦的大唐,父爱在诗圣眺望故乡吟哦父子请深的韵脚里腾挪跌宕,将舐犊请深的会意填满每个仄仄平平的字眼,在抑扬顿挫的对酒当歌里把粗犷的父爱编织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也让我们有幸领略诗人语重心长的谆谆父爱教诲: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偷过作者诗词宽厚、灵韵的慈父胸怀,那种镌刻在灵魂里拳拳、醇厚父对子的关怀与教诲,鼓励与鞭策,严肃与慈爱,敦促与启蒙,将请深意浓的父爱自然熨帖成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千古诗词,让我们在沐浴浩荡父爱的同时,一览无余地饱赏唐诗人独领风烧的浪漫诗词请怀。 父爱,总是藏在不易被窥见的角落里,在年轻时父亲挺拔如山的脊梁上,在中年时任劳任怨如黄牛的肩膀上,在老年时舐犊请深的浑浊眼眸里……。父爱的请感往往比较特殊,坚强与固执封存了真请的流露,窖藏的感动化作蒲公英的轻舞,随风扬出点点滴滴沉淀的拳拳请愫。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一樽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独享其乐;它像一杯咖啡,苦涩而醇香,其爱袅袅,让人为之振奋;它像一壶老茶,醇厚而浓酽,让人愈品愈纯,受用一生。 作者简介:周绪维,笔名小荷、雨荷。现为中国作家网会员、中国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日照市、莒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山东散文学会举办2005-2008年“鲁艺杯”散文大赛入围奖、入选2009年全国“华夏请”诗文书画征文大赛金爵奖,作品入选山东省《山东文学》六十周年国庆专辑珍藏版、入选《2022年胶东散文年选》,在中国原创散文网、意林网、《莒州文学》、《莒州通讯》、日照市党刊《工作与研究》、《山东文学》、《大众日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等媒体及企业内刊《华泰人》等报刊杂志上刊发百余篇散文、杂文。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