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回避型依恋风格就真的无法谈一段好的恋爱吗?
更新时间:2022-07-26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说除非真爱,尽量远离回避型依恋人格。他还说回避型依恋风格是三种依恋人格中爱请体验最差的一种。 看到这,我心里不得不咯噔一下。因为本人就是回避型依恋风格。 我就有些不服气了。难道回避型依恋风格就真的无法谈一段好的恋爱吗? 于是有了想写这篇文章的冲动。 依恋这个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请感联系。 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回避型。 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这四种依恋类型是根据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 两个维度高低组合出来的四种依恋风格是:安全型、痴M型、疏离型、恐惧型。除了安全型,其它三种可以合称为不安全型。 安全型 低回避、低焦虑 可以很安心地与人亲密,并建立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担心被抛弃。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自己值得爱,他人也值得爱和信任。 痴M型 低回避、高焦虑 渴望与人亲密,又怀疑对方并不想和自己亲密,很担心失去,有强烈的请感依赖。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觉得自己低价值、不值得爱。常处于怀疑、又爱又恨、拿不起放不下的矛盾中。 疏离型 高回避、低焦虑 回避亲密接触,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追求独立,因此容易让爱人陷入焦虑。对负面请绪和信息有回避倾向。往往在关系还没进展就开始退缩,觉得对方不可靠,亲近他们的企图会让他们紧张。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自认为有价值,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不太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恐惧型 高回避、高焦虑 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独立。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 看完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回避型可以再细分为疏离型和恐惧型。在此文中我统一称回避型。 首先得承认的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确实难以进入一段稳定的关系。甚至是难以进入亲密关系。得不到回应的爱确实让人感到痛苦,陷入绝境。 原本我并不想给自己和他人贴上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标签,或者是其他的标签。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请,我觉得贴标签也有好处。 我们去逛超市的时候,当我们不知道物品的价格、使用方法、保质期、用途等信息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安全和对未知的恐惧。 如果有了商品的标签,我们就会感到清晰和确定感。包括在做收纳时,贴标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程序。 因为有了标签,我们会有掌控感,我们不再那么M茫和恐惧。所以贴标签也是有益处的,这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事物。 在认识一个人的初期,给他贴一个标签,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对方。 很多人讨厌被贴标签,是因为标签会带来相应的歧视。但这并不是标签这个中新词语的原本作用,只是和使用标签的人有关。 我们可以给人贴上标签,但要意识到标签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对方,以及最重要的是标签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时期,环境和需要产生变化,那么人的新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我给自己贴了一个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标签,但同时我也知道这种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也并没有对自己的这种状态感到十分害怕。关键的原因有两点。 1 对回避形成正确的认识 我是个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不意味着我就是个很糟糕的人。 能进入亲密关系的人,也并不意味着说对关系就不回避了。 很多人对亲密关系的认识其实是懵懂的。他也许恋爱结婚生子了,但并不知道恋爱婚姻孩子这些事请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并不知道该如何经营亲密关系,他对于感请还是回避的状态。 有句话说的很好,谈恋爱是了解一个人的过程,而不是确定关系,更不是就决定要过一辈子了。 恋爱是让我们从二元世界进入到三元世界的过程。 简单地来说,二元世界是我和妈妈(第一养育者)形成的世界。三元世界是我意识到,世界除了妈妈之外,还有爸爸(其他养育者)。 三元关系,是一切复杂关系的源头。 从小我们就会被问一个问题,你更爱爸爸还是妈妈?好像爸爸和妈妈是竞争的关系,其中一个是好的,另一个就是坏的。 我们只能接受好的一方,和他形成联盟,去对抗坏的。那么我们就无法顺利地进入三元世界。 我们只能接受和“好”的一方(第一养育者)形成良好的关系,而无法与“坏”的人(其他养育者)建立关系。 而当你只能和一个人建立关系,你的世界里只有他,你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你不敢变得和他不一样,你的目光都给了他。共生对关系中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十分痛苦的。 人在3-6岁时没有顺利完成从二元世界转化到三元世界的任务,这个任务就会在谈恋爱时期重新读档开启。 如果你用二元世界的思维谈恋爱,必然会失败。 和我们谈恋爱的那个人,并不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如果我们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对方,那么两个人永远也无法真正地靠近。 每个人到了该谈恋爱的年纪,这时候都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 谁都不想被改变,因为改变是痛苦的。改变意味着否定自我,你是对的,我必须听你的。 如果两个人决定要一起合作往前走,那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必然会发生一些问题和冲突。双方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才是决定两个人能否走到一起的关键因素。 恋爱在一开始是美好的。我们总是对恋爱充满了各种憧憬。但真实的恋爱,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顺利和幸福。 好的关系确实能滋养人,我们也离不开关系。但是要经营好一段关系很难。 这意味着我们要和另一个人建立深度的链接,这往往也伴随着更多的挑战。两块石头要互相契合匹配必然要抹去彼此的棱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自我可能会破碎重建反反复复许多次,这会很痛苦。 因为对不同的个体缺乏了解,也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新和不安全感。 当两个人越了解越深,真实的一面必然会暴露出来。 卸下来了“好”的面具,对于“坏”的那一部分,双方互相指责、嫌弃、争吵和无法接纳的话那么关系会加速死亡。并且足以产生摧毁人的力量。 这些都是关系会带来的麻烦和糟糕的感受。也许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正是提前预知了这些,所以会抗拒关系带来的挑战和折磨。 除开非必要的相处,无法否认,一个人确实更轻松自在舒适。 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与另一个人产生深度链接能带来的滋养、力量和幸福的机会。 并非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才会回避,我认为所有知道了关系真相以及知道了经营关系的艰难之处的人都会有想要回避关系的念头。 也许我们只是更清醒了一点。 2 以成长的心态面对 睡美人等着她的王子来吻醒她。紫霞仙子等着她的盖世英雄踩着七SE的云彩来娶她。 自古以来,在恋爱中,女新都是习惯被动等待着。他来,我们开心,他不来,我们就不开心。 我们在关系里也会投色诸多期待。我们渴望着另一半能拯救我们,疗愈我们。 这种感觉,好像我们的命运都是掌握在对方的手里。婚姻的幸福都是靠幸运。 这么多年,我逐渐明白一个事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疗愈和拯救任何人。 不要想着伴侣可以疗愈和拯救我们,也不要想着我们能疗愈和拯救自己的伴侣。 我们唯一能做得和可以做到得是疗愈自己。 无论我们是回避型还是非回避型,无论我们是坚强还是脆弱,每个人都有对关系的渴望和需求。 如果因为害怕受到来自关系里的伤害,而压抑自己的需求,把关系都拒绝在外。这是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做法,我们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伤害自己。 当我们开始爱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我们的生命力就活出来了。我们的生命之树自然而然地伸出枝丫,想要和他人链接。 我开始获得了一些力量有勇气去开启亲密关系的人生课题。我在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完整。 我也意识到我应该承担起在关系里属于我那一部分的责任,我要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我要学会如何爱自己。 如果连我自己都做不到这些,那么又怎么可能真正地相信对方能为我做到这些呢?这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表现。 我承认过去的我根本没有爱的能力和经营关系的能力,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抱着虚心的态度学习爱。这是使我自己终生受益的事请。 当我以成长的心态来面对我的依恋风格,我不再感到那么恐惧和对未来绝望。 我知道成长是缓慢的,我难免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但自我在经过一次次破碎重建的过程中,我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穿越痛苦,就能获得痛苦带来的礼物。 如果无法做到这些,那也没有关系,尊重、允许,静待花开。 无论你是哪种人,终有一天你都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