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东西没付钱,宝爸带娃上门归还道歉:认小错防大错
更新时间:2022-05-07
“偷”是贬义词、是负面标签、是不好的行为、更是一种犯罪,尤其是为人父母的家长,对这个字特别敏感,生怕自己孩子染上这样的恶习。 孩子没付钱拿走超市零食,爸爸带娃上门道歉 湖南张家界的一位普通父亲,在逛完超市回家时,发现女儿身上不知什么一份零食,不管孩子的初衷是什么,但在爸爸眼里,这种行为就是“偷”。 爸爸赶紧告诉女儿,没付钱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并鼓励孩子说出超市的位置,最后引导孩子把未付钱的商品还回去。 或许是爸爸的态度太严厉,女孩走进超市就立刻把商品还了回去,还一边抹着眼泪说“再也不拿东西了”。 在视频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认为爸爸太过严厉,那么小的孩子或许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偷,直接给孩子下定义并不是件好事。 网友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小恶不及时纠正,发展成大恶可能就来不及了。但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的行为下定义,甚至伤害孩子自尊也不是好办法。 外国一个4岁小男孩,在超市里没付钱就拿走了巧克力,当爸爸询问孩子付没付款时,孩子不以为然地说“没有付款”并表示这只是个玩笑。 爸爸一脸正经的认为这个玩笑不好玩,同时要求孩子把巧克力送回去。 小男孩很听话转身就把巧克力放回货架,可爸爸似乎并不打算“放过”儿子,要求孩子承认自己刚才的行为就是“偷”,并且跟超市道歉。 当孩子面对一双双眼睛和监控时,他羞愧地低下头。或许爸爸认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但却忽略了教育中“用力过猛”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变得自卑、敏感。 这也在提醒父母,有“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意识是好的,但不能单纯凭主观意识评判孩子的行为。 父母要避免错误教育对孩子的伤害 “偷”不是小事,别说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冤枉一个成年人也会心里崩溃的,因此这个字真的不能随便说出口,更不能随便安在孩子的身上。 只要在“怀疑”的状态下,父母就别给孩子定义,更不要气急用侮辱新的话批评孩子。先弄清楚,是不是行为“偷”。 因为很多孩子不明白“偷”的含义,以为像自己家里一样,想吃什么就可以直接拿,父母教育得不及时,孩子难免有误会。 即便犯了错,真的有了偷东西的行为,也应把重点放在改正错误上,而不是以成年人的身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和羞辱孩子。 更不要企图通过让孩子写保证书、录道歉视频来警醒孩子,这些“记录”只会让孩子更羞愧,感到丢脸、丝毫不会把重点放在改错上。 如果发现孩子“偷拿”东西,怎么处理更妥当? 给各位家长分享下我是处理孩子偷拿东西这件事的。 老二在小超市里拿了两个棒棒糖,老板娘看见了但因为关系好并没有说什么,回到家我才发现,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给他看了一个小偷偷东西没付钱被警察带走的视频片段。 结果孩子转身就跟我说,他也要被警察带走了,因为他拿了超市的棒棒糖。 我知道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害怕了,于是赶紧安慰孩子告诉他不会被警察抓走,然后让他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原来孩子根本就不明白偷东西是什么意思,他以为自己是可以拿的,到这时就是家长的责任了,正好趁着那次机会给宝宝强化了物权意识、交易等各种知识。从那以后宝宝再也没有“偷东西”。 如果孩子年龄稍大,确实存在偷东西的行为,父母也不要急着批评孩子,先要清楚偷东西的原因,不要急着惩罚孩子,找到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解决。 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父母可以选择适当的惩罚,不过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