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人民日报推荐:影响孩子未来的9个家庭教育观,值得所有家长收藏

作者:风吹梧桐(爸妈经读作者)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父母是因,孩子是果,种什么因,便得什么果。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民日报》推荐的9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助你成为优秀的父母,培养一个自信、出SE的孩子。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心理专家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诚然,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能从父母的言行与教育方式中找到答案。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偷被抓判了死刑,他要求见母亲最后一面。

母子俩见面后,只见小偷把脸靠向母亲,狠狠地咬住她的耳朵。

他愤怒地说:“这是对你的惩罚,如果第一次偷东西回家的时候,你能狠狠打我一顿,而不是说“别让人看到”,今天我也不会沦落到如此下场。”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在孩子犯错时,不及时教育引导,而是一味地包庇、宠溺、放任不管。

总有一天,你在教育上偷过的懒,都会变成孩子成长的隐患,带来无法挽回的代价。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些在家庭暴力下长大的孩子,有可能一生都无法摆TUO暴力带来的音影。

在《原生家庭》中,作者苏珊·福沃德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27岁的乔,小时候经常受到父亲无缘无故地毒打。

有一次,他在房间学习,父亲突然闯进来朝他破口大骂,没等乔回过神来,父亲的拳头就重重地砸到他的身上,一直打到他失去意识。

之后,乔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他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又会勃然大怒开始打人。

童年的经历使得乔一直都活在强烈的恐惧之中,他无法信任别人,害怕被伤害,也害怕遭到背叛,他的两次婚姻都以离异告终。

小时候被虐待的孩子在长大后,身体所受的虐待结束了,可请感上的虐待仍会在继续。

无论是棍棒的行为暴力,还是忽视、辱骂的经神暴力,对孩子的身心伤害都是巨大的。

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有句话说:“没有尊重,一切的教育都等于零。”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始。

作家三MAO曾讲过自己小时候偷钱的经历。

因为想买糖果,她偷拿了母亲5块钱,事后又怕被发现,一整天魂不守舍。

直到晚上,实在受不住内心煎熬,三MAO悄悄地把钱放了回去。

其实,这一切早已被父亲看在眼里,但他没有当面揭穿三MAO,而是在洞察女儿的心思后,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小小衣望,主动给三MAO一些零花钱,还给她买了一盒糖果。

三MAO羞愧之余,对父亲更多的是感机,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偷过钱。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的过程。

面对孩子犯错,父母不要急着打骂孩子,要教会孩子认识错误,学会承担责任。

用宽容和理解,让孩子在错误中自省,给予孩子自己改正的机会。

“爱”与“罚”都要恪守“尊重”的度,孩子才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父母:

一边怕孩子没有主见,一边又要为孩子做主;

一边责备孩子这么大了还让人草心,一边又要替孩子事无巨细地安排生活。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就有一个这样的妈妈。

妈妈一直“一厢请愿”地安排她的一切,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上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都要按照妈妈的规划去做。

齐明月想当一名记者,但妈妈的意愿是让她考上政法大学,将来做一名律师。

一向循规蹈矩的齐明月,选择用高考少填一张答题卡,来对抗妈妈的专制。

最后,原本可以考得更好成绩的齐明月,只上了本地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做了没有编制的记者。

教育专家尹建莉说:“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

父母不要借着“为你好”的名义,来支配孩子的人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未来的路怎么走,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拥有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拥有丰盈独立的人生。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最近,一位爸爸放弃高薪工作,去幼儿园上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这位爸爸曾是大酒店的厨师长,平时他和妻子忙于工作,总是委托邻居帮忙接女儿。

有一天他回家晚了,从邻居家接回沉睡的女儿时,内心无比愧疚。

他意识到,不缺席孩子的成长,远比赚多一点钱重要得多。

于是,他辞去酒店的工作,去幼儿园应聘厨师,不但每天能接送孩子上学,还有周末和寒暑假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有人说:“没有非挣不可的票子,只有眨眼长大的孩子。”

我们曾以为,努力打拼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然而,事业上再大的成功,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陪伴时间。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趁孩子还未长大,好好花点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富养。

新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教育学家蔡元培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关注的是孩子能否成才,而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学会做人”开始的。

《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自己的孩子,一直遵循“以人格教育为主”的理念。

他认为只要孩子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学问欠缺一些也没有关系。

傅雷在书信中告诫儿子傅聪:

到别人家中,要TUO下围巾,以示礼貌;

见到师长或老年人,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以表敬重;

与人相处态度要诚恳、谦卑、恭敬,不要让别人难堪……

在傅雷严格教育下的傅聪,为人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在艺术上也成就斐然。

有句话说:“你给孩子播种什么新格,孩子就会收获什么命运。

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

拥有健全的人格,比考一个好成绩,获得更多知识技能更为重要。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常常给孩子泼冷水,就是怕孩子骄傲自满,对孩子进行贬低式教育。

即使孩子很努力地做一件事请,父母仍然说“你太差了”。

曾在综艺节目上看过一个令人心疼的片段。

有个小男孩,每次参加比赛都是第一名,可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爸爸妈妈的表扬。

甚至妈妈还常常说他“比别人还差得远”。

当有人问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夸奖,你觉得委屈吗?”

小男孩忍不住掩面哭了出来。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新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

父母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终其一生都与自卑如影随形。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一定会朝着你期许的方向,去成长得更好。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教育孩 ,其实就是 场 我修 ,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看过这样一个典故:

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

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

妻子怏怏不乐,对宰相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你也该好好地管教一下儿子啊!”

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一个不学习,不自省的父母,很难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

唯有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有人说:“最有意义的教育,就是在足够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成伦之美,如果他是鸟,就让他高飞,如果他是鱼,就让他下水。”

然而,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只希望孩子活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无声告白》中,乖巧的女孩莉迪亚,从小就是替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母亲无法实现当一名医生的梦想,便给莉迪亚买来一堆医学书籍,希望女儿能成为医生。

华人父亲不能融入白人世界,便强迫莉迪亚参加舞会,希望女儿拥有朋友并赢得白人的尊重。

他们对莉迪亚倾注了全部心血,却从没关注过她的梦想是什么。

最终,莉迪亚不堪重负,选择了跳河自杀。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有句话说:“真正高层次的教育,是让孩子做自己,成为自由的人,做一个他自己原本期待和喜欢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让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托举。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也不能重播。

有些陪伴,一旦缺失,想弥补,再没有机会。

有些教育,一旦错过,再后悔,也无法重来。

趁孩子还小,我们未老,在孩子有限的成长内,用爱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风吹梧桐,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 上一篇:女婴出生无肛门,2次手术惊险救回“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