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听育儿:《三个少年》面对长辈们说的“我都是为了你好”说不┃徐小鱼

作者┃徐小鱼 朗读┃紫苏

指导┃郭新爱 编辑┃丄学号

在综艺节目《三个少年》中,面对“长辈们说这都是为了你好的话要不要听”话题的讨论,三个少年不约而同选择了不听。

唐九洲说,我们这个年纪做出的很多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反思,才会成长。

宋亚轩说听到这句话感觉像根刺,让人很窒息,过重的爱,反而是一种负担。

席瑞建议父母们千万别对子女说这句话,否则不仅不能收获理解,反而一定会收获反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人都没办法做到“我是为你好”。

所谓的为你好,不过是以自我为坐标,以爱之名,行控制对方之实。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们总喜欢以“我是为你好”来压制孩子。

“我是你妈,我会害你吗”、“上那么多辅导班是为你好”、“选择这个专业是为了你好”,殊不知,父母的这些为你好,变成了变相的绑架式控制。

王尔德曾说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的,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在父母控制衣下长大的孩子,内心都在反抗和服从的冲突中煎熬着。

父母对孩子的“为你好”式的付出,换不来孩子的认同。

父母自以为是的爱,以爱为名的控制,对孩子反而是枷锁。

高控制型父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电视剧《女心理师》中,患暴食症女孩蒋静的妈妈身上有很多“控制型”父母的影子。

妈妈对蒋静的穿衣打扮、饮食起居、出门行踪都要自己把控。

蒋静从小到大没有一天是自由的。

小时候,妈妈强压着蒋静弹琴训练,一遍遍地高声喊着“重来!重来!重来!”,丝毫不在意瑟瑟发抖的蒋静的感受。

最终蒋静怒砸钢琴:“你别说了,你就不是合格的妈妈”!

母女争吵后,妈妈替蒋静扎头发,句句说的都是“妈妈希望你好”,“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只想让你有出息,长大有一个更好的前途”。

“都是为你好”这句话一直在压迫着蒋静,懂事的蒋静理解母亲独自抚养自己的不易,她只能一次次地妥协,通过暴食来发泄着自己的请绪,无声地表达着对母亲的不满。

胡适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在家庭关系中,一定有界限感。如果一方想要过度控制另一方的行为,那么则是无界限感。

中国式父母以爱之名的“控制衣”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孩子自卑、胆小、叛逆,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绝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他有自己需要经历和探索的人生,作为父母要懂得适当的退出,给予孩子空间和自由。

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成为孩子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伦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给予孩子自由,让孩子成为孩子,才是真正的静待花开。

今年3月,浙江一男生被9所世界名校全奖直博的消息霸占热搜。

这名男生叫朱科航,本科就读中科大,毕业时,收到哈佛、斯坦福、耶鲁、加州理工等9所世界名校全奖直博offer。

为什么这孩子会这么优秀?

朱启航父亲说,作为父母,他们从不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到高中毕业都没上过任何辅导班。小时候他是孩子王,特爱玩,除了玩就是看书。

朱启航妈妈说,只要有时间,就会陪他到处走走,这些年,几乎跑遍半个中国。

在朱启航父母的育儿经里,从不控制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自由和空间,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生活中观察、学习、领悟。

吴伯凡在《新东方论坛》中说,父母应该只管为孩子提供能够让他健康成长的环境,而不要过多地去把孩子“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在基本物质所需以外,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控制,而是把自由还给孩子,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不做控制型父母,需要这样做

没有哪个父母不是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但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美好的结果。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不是父母理想的附庸品,更不能被所谓的“我是为你好”这种条条框框所束缚和控制,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使命。

不做控制型父母,需要怎样做呢?

01

闭上嘴巴,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人用2年学会说话,却用一辈子学会闭嘴。为人父母,更要学会适时闭上嘴巴。

男孩和同学出去玩一天。

智慧的父母,协助孩子准备好基础的物质准备,就让孩子开心出门了。

而高控制型父母,一天可能会打无数个电话问,“你到哪里了,吃饭了吗,不要吃生冷不卫生的东西啊”“和谁在一起玩呢”“千万不要和谁一起玩,他就是个混混”“六点必须到家”……

本来好好的游玩心请被父母破坏,这些所谓的关心控制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亲子关系更受影响。

给予孩子信任,给予孩子自由,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意味着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拥有了选择权和控制权。

02

学会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和探索

父母总喜欢替孩子做本该他们自己做的事,对孩子过度保护,包揽孩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发号施令,替孩子解决问题,剥夺了孩子经历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父母用过度控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是父母始终在为孩子负责,而孩子始终未承担其独立的责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人父母,不能为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因此,打开双手吧,让孩子去经历和探索,父母只需要做好引导,确保不受伤害、不犯原则新问题。

父母陪伴孩子形成内在的好新格、好习惯,好请绪,这份爱,才是孩子抵御人生风雨的最大底气。

03

引导孩子做选择

而不要为孩子做选择

便利店门口,看着有人的宣传广告,5岁的儿子说要买绿SE的冰机凌,而我知道他的喜好,绿SE抹茶这种肯定不喜欢吃,就提醒他这些图案分别代表味道,建议可以选巧克力味的。

但他仍然坚持选择了抹茶的冰机凌,结果是只吃了几口就不吃了,但这是他独立完成的选择,通过这件事他也知道了不能光看好看的外表进行选择,也可以听取下父母的建议。

心理学上有一种选择障碍,产生原因是在幼年时期父母总是帮助其做选择,长大后自己缺少了选择的能力。

因此,作为父母不要以个人意见来干涉孩子的选择,可以适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最终决定权话语权还是属于孩子。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

智慧父母的最终目标,不是要成为孩子生活的中心,而是要从孩子生命的重心中逐渐抽离出来,让孩子独立走自己的路。

对孩子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为你好”。

作者:徐小鱼,怀抱俩娃的双鱼座妈妈,用心写着温暖的文字,专注育儿。

朗读者┃紫苏

紫苏,辽宁本溪人,现居日本,硕士学历,永远保持好奇心,努力做个斜杠青年,热爱生活,热爱朗读,渴望用声音传递温暖和力量。

山伯教育指导┃郭新爱

郭新爱,深圳市某小学校长,一级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宝安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曾担任德育处主任,从事教育34年,热爱书法和文学创作,作品屡获各级各类书法文学比赛大奖,关注青少年成长、心理教育和亲子养育综合素质教育。

  • 上一篇:魏连云‖我的妈妈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