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攻陷天京,打开太平天国的“国库”后,为何叫道:我命休矣
更新时间:2022-04-13
1964年夏天,曾国荃带着骁勇善战的湘军攻破了天京,消息传到北京以后,同治帝连说了几个好,机动的他赶紧派人传信给曾国荃,让他务必要将太平天国的宝藏带回来。 曾国荃在还未打下天京之前,他的兄长曾国藩就给他写信,让他第一时间找到洪秀全所留下的宝藏,充作军饷,否则一定会被政敌所诟病。 谨慎的曾国荃在打下天京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传说中的财宝,然而当他打开洪秀全的国库以后,却只说了一句: “我命休矣!” 曾国荃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何会做出如此感叹?故事,还得从太平天国的事端说起。 曾国荃 曾国藩受命剿灭太平军 太平天国起义是在咸丰元年,洪秀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活动。当时刚刚登基的咸丰皇帝听闻此消息后,急忙让赛尚阿做钦差大臣,到广督师。 此时的曾国藩官阶并不高,只是礼部右侍郎兼任兵部右侍郎,原本是在江西主持乡试,谁知老家传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便匆忙赶回老家奔丧。 太平天国一路上发展迅猛,打败了许多清朝军队,并且所到之处深得民心。让远在京城的咸丰帝坐立不安,急忙下令又让曾国藩到湖南接受团练事务。 原本曾国藩接到咸丰帝的命令后,准备到长沙让这里的军官勤加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将来一举消灭太平天国。 可是湖南提督却觉得曾国藩在他的地盘对部队指手画脚,此举是在藐视他,还鼓动士兵冲到曾国藩的公馆,差一点夺去了他的新命。 曾国藩从这件事中汲取教训,萌生了建立新军的想法,并且主张将“兵为国有”改为“兵为将有”。 咸丰三年的二月份,太平军攻陷了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咸丰帝派钦差大臣向荣一路追赶太平军,在城东安营扎寨,名为“江南大营”。随后琦善也在扬州城外设立了“江北大营”,琦善和向荣准备来个前后夹击,剿灭太平天国。 虽然他们的想法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不仅没有消灭太平天国,反而还让他们日渐壮大。 一直到咸丰十年四月十九日,咸丰帝才下令让曾国藩赶往江苏,担任两江总督,谋取天京的重大任务也转移到了湘军身上。 原本皇帝是对曾国藩寄予厚望,所以才会封了他那么高的官职,给了那么多头衔。 可是曾国藩到底还是让他失望了,太平军在李秀成、李世贤的带领下,攻占了严州、浦江、义乌、东阳等多个地方。 皇帝下令让曾国藩尽快消灭这一支起义军,还清政府一个安宁和稳定。结果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大败于太平军,后来还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带兵解了围。 说到他弟弟,属实是个狠人。 曾氏家族与太平天国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弟弟,道光四年出生,在家族里排行第九,曾国藩经常喊他“九弟”。 曾国荃在曾氏兄弟中最有才气,五岁就到私塾里学习,十六岁就在曾国藩身边学习,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为官求学等悉数学来,成为一个以治国经邦为己任的有志之士。 虽然曾国荃很是有才,曾国藩也正是看出了他的不凡天资,才将他带来京城教导,但是曾国荃的科举之路却甚是坎坷。 咸丰二年,曾国荃成为优贡。所谓的优贡就是没考上举人的落榜人士,虽然没中榜但是成绩却又不错,放弃很可惜,因此作为国家的备用人才。 虽然仕途之路不顺,但是曾国荃在军事作战上面的才能可是无人能比的。 咸丰二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曾国荃跟着父亲兄长办理团练,在军中有了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曾国荃带2000多将士屡败太平军援军,成为太平军的克星。六月份,曾国荃带兵抵达了安庆城下,而太平军驻扎在安庆城中,此城池易守难攻,湘军虽然奋力攻城,却久攻不下。 眼看湘军死伤无数,曾国荃意识到不能如此硬来,他命人在城东、城北、城西三面挖了一条长长的沟濠。 沟濠完成后,对内可以进攻太平军,对外可以剿灭他们的援军,城南面虽然没有挖通沟濠,但是却派遣了水军驻守,断绝他们的粮食救济。 曾国荃此举将太平军彻底围死在安庆城下。为了摆TUO眼前的困局,陈玉成派一部分军队到城内驻守,一面向曾国荃发起了猛攻。 曾国藩坚守长濠,顽强抵御,最终将陈玉成军队全部打退,打压了他们的士气。可是陈玉成却并不服输,他们太平军一向是屡战屡胜,从未遇到过像曾国荃这样强劲的对手。 次年三月份,陈玉成带着二十万大军再一次发起攻击,湘军在曾国荃的指挥下顽强抵抗,最终将他们打得落荒而逃。眼看安庆城的危机没解除,自己这边倒是损兵折将,陈玉成急于解救安庆,便召集不到五万大军来进攻湘军。 明面上是攻击湘军,实际上是为了将粮食送到城里,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曾国荃早已预料到他不会死心,派人将水路封锁,让他的粮食无法运送到安庆城内。 被围困了这么久,安庆城里的太平军早已因为缺乏粮食而死了不少人,还有一些命大的,却连刀抢都提不起来,只剩一口气罢了。 曾国荃也知道城内的太平军坚持不了多久,因此下令让人制造火要,准备将安庆城门炸开。随着“轰”的一声,湘军轰炸了安庆的北墙,拿下了这个城池,太平天国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最终失败。 剩下的,便是那传闻中的宝藏:“圣库”了。 宝藏 当曾国荃攻克了天京以后,湘军犹如洪水猛兽一般进入天京,在这里肆意抢夺百姓们的财宝。 他们在天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毯式搜索,为了不给天京的百姓留一丝财宝,他们是挖地三尺。 湘军之所以会不遗余力地掠夺者财宝,是因为他们都听说了那个传闻。很多人都说,洪秀全他们的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一直壮大,是因为他积攒了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不知道藏在哪里。 这也是为什么同治帝在听说曾国荃打下天京以后,赶紧派人给他传信,让他务必要找到洪秀全留下的财富。 据说这笔财富多得像是海水一样,能够充盈整个国库,同治帝盼这笔钱如盼甘霖。 要知道同治帝在位期间,大清朝是内忧外患,对内不断有农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为了镇压他们,朝廷每年都要拨出一大笔银子养活军队。对外,则是各国列强的入侵,他们B迫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款,割地赔款。 此时的清政府就是外表鲜亮,内里腐败,同治帝正需要一大把银子来解决燃眉之急。 此时曾国荃想到了兄长曾国藩的叮嘱,在攻破天京以后第一时间找到“圣库”,也就是太平天国的国库。 同治皇帝这个指令对于曾国荃兄弟来说,是一个不好办的差事,弄不好会将整个曾家全部赔进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曾国藩是大清朝的官员,为官之人总有一些政敌,尤其是像曾家这种大家庭,有不少官员想要取而代之。 若是“圣库”里有大笔财宝还好,他能将所有财产上缴国库,算是立功一件。但不管是交多少,都会有人怀疑他从中饱私囊,挪为己用,所以说这个差事并不好办。 这还是好的方面,但若是压根就没有这个宝藏呢?他又该如何向同治皇帝交代呢?曾国荃不敢想,他只能加快搜寻“圣库”的下落。 然而结局注定是会让他失望的,因为当他打开洪秀全的“圣库”以后,里面啥也没有,这才导致曾国荃大喊一句完蛋了。 为了找到那笔神秘的宝藏,他让湘军挖地三尺,在天京找遍了每一个角落,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此事告知曾国藩,由曾国藩上书告诉皇帝:没有找到钱库!奏报里还说湘军都将洪秀全的府邸放火烧掉,还是没能发现传说中的那笔宝藏。朝廷看完后很快就给了回复,既然没有财宝,那就不必要往上报了。 那既然没有财宝,为何大家都在谣传? 神秘的“圣库” 在太平天国时期,新施行了一种制度,将国库叫做“圣库”,可见他们最初的想法是要将大清朝取而代之的。那么作为一个政府,没有国库肯定是不可能的。 太平天国原本就是农民起义的队伍,他们要求公有制,即所有百姓不能私藏财物,都应该交给国家,国家按照规定统一发放。 为了这个制度能够一直实施下去,他们还详细地制定了标准,5两以上的就算是私藏,要被定罪。 在定都以后,他们甚至颁布了新的制度,这些制度无一不是将百姓手中的钱财收到国家手里,也就是所谓的“圣库”。所以说太平天国的“圣库”里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不是空B来风,而是真实存在的。 当时清朝有一个进士叫做张继庚,在南京遭到太平军围困时,做了叛徒,归顺了他们。 不过张继庚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归顺不过是为了保全新命罢了。为了顺利逃出去,他甚至策反了一些太平军,想要与外面的清朝战士们里应外合,不过他的计划被发现了,这些叛变的士兵也被处理。 当时张继庚向外面传递了很多太平天国内部的消息,包括他们的财富、地形、还有军力部署。在信中,张继庚明确表示“圣库”里面存有一千八百多万两银子,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然而几个月后,他再一次写信却说道,“圣库”里只剩八百多万了,让他们一旦打进城内,立刻封锁“圣库”。 不过颇为遗憾的是,当曾国荃找到“圣库”后,这里却什么财宝都没有。 是谁将“圣库”的钱转移了? 1856年,太平军拿下江南大营以后,他们内部也不太平,发生了“天京事变”。 这次事变严重损耗了太平军的元气,使得他们实力大损,若不是这次事件,他们岂会被围困在安庆城内? 其实在这次事变之前,“圣库”就已经遭到了破坏,根本没有多少金银。 在太平天国后期,“圣库”是名存实亡,因为太平天国里的英王陈玉成将它挪为私用,所以“圣库”里的钱财大多被他拿去。 “天京事变”后,圣库成为了洪氏家族的私库,大量的金银都进了洪氏手里,成为他私人的财产。洪秀全的兄长还有弟弟,都借着他的名义,大肆搜刮财宝,实施暴政,让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的状态,他们自己倒是富得流油。 或许是定都以后,太过安稳,洪秀全就忘记了他们太平天国起义的初衷。整日不思进取,只知道贪图享乐,动用了大量的军民拆毁百姓的房子,然后征用土地,建成自己的豪华府邸,那样子堪比清王朝的王爷府邸。 洪秀全身为主要领导人都如此,他的那些得力大将都有样学样,大修府邸,将钱财挥霍一空。 除了修建府邸,他们还兴办祝寿活动,相互攀比看谁送的寿礼最昂贵,最有面子。为了给这些人送礼,各种奇珍异宝,越是名贵的越要“孝敬”洪秀全,要不就会被人嘲笑。 在此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他们手中的钱财自然像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如梦幻般,没过多久,天京就沦陷,很多将领们都死在了战场上。 其余能逃离的,多少也会携带一点金银财帛,就算带不走,他们也断然不会留给清军的人啊。 因此曾国藩所言没有财宝是大有可能的,只不过这个事实说出去却没人相信罢了。 别说皇帝不相信,就是朝廷里其他大臣不相信啊,他们只会觉得就是这对兄弟私吞了财产。甚至还有人说曾国荃通过这一次就获得了数千万资产! 这种说法也不太可信,毕竟这数千万资产可是当时大清皇帝国库储备的好几倍,能一点痕迹没有被私藏起来吗? 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若真的得了这些钱财,曾国荃肯定要用在日常开销中,也不至于在攻下天京后,回家养病期间生活拮据到向兄弟家人借钱生活了。 他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向侄子,家人借钱,信中言辞恳切,根本不像是无中生有,反倒像是真请流露。而且,曾国荃若是真的有钱,他何必在后面再次出任清政府的官员呢?直接找个山林,彻底归隐不是更痛快吗? 要知道朝廷做官虽然好,可是每天勾心斗角的,也不容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还有可能将家族,家人都连累。 倘若他真的获得了这笔巨额资产,在他闲居的八年时间里,就算每天挥霍一千两,都不至于负债那么多,像小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来气,迫切需要通过做官来缓解。 还有人说曾国荃曾经修缮了房屋,购买了大量的田地,不是也可以作为他获得千万资产的证据吗?根据历史记载,曾国荃确实在咸丰九年时修建房屋,用了八年的时间,宏伟壮丽,像一个小城市一般。 而曾国荃所拥有的田地也不过六千亩而已,并不算太多。 这个房屋加上田地是曾国荃一辈子的积蓄,而不是他打下天京以后置办的财产。 虽然六千亩听起来很多,房屋面积也很大,但是曾国荃可是很早就跟在曾国藩身边学习做官了,在官场上拼搏几十年,有这些积蓄也不为过。 而且曾家也是一个大家族,曾国藩在弟弟资金短缺的请况下资助一二也是可以理解的。 曾国藩的应对之道 作为久经官场的曾国藩知道,自己这封奏报虽然是真的,但是可信度真的不高,只有让皇帝相信这是真的,他们兄弟两个才能安然无恙。 可是皇帝这么迫切得到这笔钱,如今希望落空,需要想办法安抚皇帝才是,否则他这口气不顺畅,曾家很可能满门抄斩。都说衣加之罪何患无辞? 为了平息皇帝的怒火,曾国藩只好让曾国荃以身体不适为理由回家调养身体,湘军也不敢再掌握在手中,主动上交奏报,希望裁军,并将功劳说成是朝廷的,消除皇帝的戒心。 都说伴君如伴虎,若不是曾国藩及时采取了弥补的措施,可能曾国荃会被皇帝直接处死。也难怪他当时看到圣库后会大喊:“我命休矣。” 而在晚年,曾国荃也确是做了许多好事,面对饥荒时竭力救灾。面对列强时,尽力抵抗外敌入侵。断不可因为在纵兵掳财或是晚年的付出,将他单纯的定义为好人或是坏人。 这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经致的灰。如今我们只需汲取其优点,安心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