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下)-130-(崇宁藏)-崇宁藏-福州,东禅等觉院
更新时间:2022-05-03
【感谢】 大藏经 课程是根据 闲者知无涯老师 在“吴语东流”个人号上的音频课程整理而成,文字底稿由群主【安端】提供。 文字校对由群主【安端】组织群友——恒审、蓝园、贤墨、王泽峰、张晃晃、纬、朱珠、不著、海阔天空、双林居士、云水遥、方荟蕾、梁梁、芦苇、EDWARD倾请参与。 前面的课,我们把第一代四个版的官版《大藏经》讲完了——《开宝藏》、《契丹藏》、《赵城金藏》和《高丽藏》。雕造《大藏经》,或者修复《大藏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大部分请况下都属于政府行为。 北宋晚期,在中国福州地区,却在同一个时代里,连续刊刻了两部《大藏经》——《崇宁藏》和《毗卢藏》。这两部《大藏经》统称为《福州藏》,学界又称为《闽本大藏经》……福建的简称不是“闽”嘛,这两部都在福建,所以叫——闽本大藏。 它们都是由一个寺庙为主,通过民间募资完成的,首开中国民间修《大藏经》的先河。这种《大藏经》,它区别于“皇修大藏”,又被称为“寺修大藏”。所以,印经用的雕版,一个被称为“敕修版”,一个被称为“私修版”。 作为一个官方行为,它转向民间,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北宋末到南宋,政府的控制力度在减弱。政府的控制力度如果不减弱的话,民间是不可能私修大藏的——因为这件事,自唐以来,就只能是官方干,民间干是违法的。 第二个原因,是民间的经济实力在增强。因为,修一部《大藏经》……雕造一部《大藏经》,那是要花钱的!而且,花的不是一点儿、两点儿的钱。 第三个原因,是印刷中心的出现。福州,是唐朝雕版印刷术以及宋朝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中国兴起的第一个印刷中心。雕版印刷在唐朝就有了;泥活字印刷在宋有了。但是,在宋朝时期,主流印刷还是雕版印刷,很少有活字……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出现印刷中心是要有先决条件的,就是——要有木头。福建多山,木头这个事儿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中国兴起的第一个印刷中心在福州。 福州的两部《大藏经》,前藏叫《崇宁藏》,后藏叫《毗卢藏》,它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政府的管控力度减弱、民间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印刷中心的出现……欸,“福州藏”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了。 在《大藏经》的史上呢,一共有七部寺修《大藏经》。按时间顺序排,是——《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和《嘉兴藏》。其中,五部是宋朝刻的——《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一部是元——《普宁藏》在元;一部在明——《嘉兴藏》在明。这七部《大藏经》,它们刊刻的位置——福州、江苏、浙江……恰好是中国古代印刷中心的变迁轨迹。 第一部寺修的《大藏经》,正式名称叫作《崇宁万寿大藏》,它是北宋修的。北宋《崇宁万寿大藏》,简称《崇宁藏》。因为这部《大藏经》,它刻版刻在福州的东禅等觉院……这是个庙名儿啊,东禅等觉院……所以,这个版本又叫——东禅等觉院本大藏经【《宋福州东禅等觉院大藏经》】。 东禅等觉院,后来升格为东禅寺【始建于南梁大同五(539)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赐号“东禅等觉院”,崇宁二(1103)年《崇宁万寿大藏》雕造完成后又赐“崇宁万寿寺”。明成化三年(1467)重建并改名东禅宝峰禅寺,嘉靖年间被废,后又重建。解放后被借作军火库,于1952年因弹要爆炸被毁,原址建起福州锅炉厂】,它在历史上是有很多名字的——清·同治十年,福建的“通志·寺观”里头记载:福州的东禅等觉院,始建于南北朝南梁大同五年……就是公元539年。那么,这个东禅等觉院起源的时间就非常地早了!它是由当地的一位居士,捐宅为之的,最早是一个净土寺庙,叫“净土寺”。 这个寺呢,盖在白马山上,在武宗废佛之后,那这个寺就毁了,后来重建为白马寺(庙)【同治年间重修的《福建通志·寺观》中有一段记载:“东禅院在易俗里,梁大同五年(539)郡人郑昭勇捐宅为之,在白马山上,旧名净土。唐武宗废为白马庙。咸通间(860-873)僧惠筏居之,(僖宗赐号辨才大师)。及夜禅定,有戎服若拜而辞者,是夕或见乘白马去。观察使李景温因复为寺号东禅净土。钱氏号东禅应圣。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赐号东禅寺。崇宁二年进藏经,加号崇宁万岁,(有徽宗赐僧达杲御书及大藏经板)。绍兴十年改报恩广孝,十七年改广为光,(米芾书额)。明成化间改宝峰,今为东禅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赐号为:东禅寺。 《大藏经札记二则》 李际宁 同治年间,东禅寺还在,但是现在没有了。原因呢?是建国以后,无意中被炸掉了。这个寺,因为盖得很早,在福建的“寺观”史上比较有名。它多次被重建,多次被战乱毁掉,多次又重建……元末被毁过,就重建了。 建国以后呢,它还在,但是因为福建是对台作战的前线,东禅寺,它就被借用为武器弹要库——存武器使……存弹要使。1952年夏天,意外爆炸,那是不是敌人搞破坏?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是,寺庙就彻底夷为平地了……这附近都夷为平地了。几年之后,就在这个炸完了的原址上,新建起来了福州锅炉厂。现在福州锅炉厂的位置,就是当年《崇宁藏》刊刻地——东禅寺。 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东禅寺向皇帝进献《大藏经》以贺寿……祝贺宋徽宗的生日。宋徽宗亲笔一书——“崇宁万寿”四个字,因此,这部《大藏经》正式的官方定名叫《崇宁万寿大藏》。 东禅寺的寺修《大藏经》,相对于我们前面讲的这四部“藏”——皇家敕修《大藏经》……对于它们来说,就属于“私修版大藏”,对吧!第一代——四“大藏”,有皇修藏,有官修藏,但是统一来说,都是“官版大藏”。但是,东禅寺的寺修大藏就属于“私刻大藏”。 “私刻大藏”呢,在理论上它是违法的……“刻藏”这件事请啊,只能皇帝干!哎,你可以刻几本儿佛经,但你不能刻全藏……就是,带着帙号地刻——你不能刻! 但是《崇宁藏》就刻了!因为《崇宁藏》的历史地位比较特殊。《崇宁藏》在大藏经学上呢,具有某种过渡新意义……用现在的话说——这部《大藏经》,在政策上撕开了只能由皇家修《大藏经》的口子!就是——以前,你只能皇家修……我修违法,对吧!自从它以后,它就具有过渡新标志……它撕开了一个口子。 它用的方法是什么?这个方法现在我们也常用,叫作:先成既定事实,再求追认——我先把这事儿干了,我再让你追认。 东禅院的大藏,从皇帝赐名为“崇宁万寿”开始,它的身份,就由“私修版大藏经”转变成了“准官版大藏经”的新质,对吧……前四藏都是官版,但是它呢?是私版!但是皇帝一赐名,欸!它就进入一个过渡状态——在“私版”与“官版”之间,成为一个“准官版”。这就为寺修《大藏经》打开了一条政策上的通路,对吧——红帽子!这种“半私半官”的特殊新质。 这种特殊新质,自《崇宁藏》以后,在历代《大藏经》中经常出现。我们说——有好几个版本的寺修大藏……前面,我们讲过金朝的《赵城金藏》;后面,我们会讲元朝的《普宁藏》,这两部《大藏经》跟《崇宁藏》一样,也是这个新质!就是——我先修好了,再求你追认。 《崇宁藏》呢,它是继北宋的《开宝藏》、辽朝的《契丹藏》以后,我们中国大藏经史上第三套刻本儿大藏经。我们前面不是讲嘛——中国刻本儿大藏经的前三藏是:《开宝藏》、《契丹藏》、《赵城金藏》。怎么《崇宁藏》一下又变成了第三部呢?对!在时间上,它就是第三部刻本儿大藏经。 我们在大藏经学上经常讲“前三藏”,是按照北宋时期国家版图分的,对吧……宋、辽、金嘛,一家一个,所以是“前三藏”。其实“金藏”,在时间上它开刻得很晚。前三藏的时间顺序是这样的啊,就是……宋、辽、金这三藏: 《开宝藏》,完成于宋太宗开宝四年,就是公元971年。 《契丹藏》,完成于辽圣宗统和年,公元983年。 《赵城金藏》,完成于金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 这是前三藏的时间点。 我们看一下时间距离啊——《契丹藏》跟《开宝藏》差得不远,就差十几年……不到二十年;而《开宝藏》和《赵城金藏》……和“金藏”之间的时间空档,那可就大了!小二百年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