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 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更新时间:2022-05-20
鎏金铜泡钉 麻线墓区千秋墓出土 泡径2.5、泡高0.6,通长2.5厘米 《古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曲英杰,《文史知识》1999年第11期第39~46页 本文对中国古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做了简要的概述。迄今为止,史前古城址已发现五十余座,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长江中游两湖平原、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高原河套等地区。其规模最大者为石家河城址,修建时间最早者为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表明中国已有五六千年的城的建造史。偃师商城的发现为中国早期都城的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实例,其小城营建在前,内有宫城,以回字形结构既显示君民区别,又体现合为一体,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其后修建的大城,属于外郭新质。周王及诸侯国都城多规模较大。洛阳东周王城与《礼记》所载“方九里”基本相合,曲阜鲁故城、楚都纪南城、齐都临淄城等古城址的周长都在1万米以上。汉承秦制,西汉在西安营建长安城,东汉在洛阳建都,城内布局有向周礼接轨的倾向。曹魏邺城平面布局的特点是全城分为南、北两区,城中间的南北大道形成全城的中轴线。六朝武昌城按自然地形构筑,体现了长江中下游滨江城池的特点。隋唐长安城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规划街道和坊市,结构严谨,沿袭旧制而有所发展,堪称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楷模。东都洛阳也是棋盘式格局。隋唐扬州城拥有水路并行的交通网络,是南方城市的特点。开封宋城的规模与文献记载的大致吻合。元明清在北京建都,规划整齐,井然有序,堪称世界都城建设的杰作。由此,中国五六千年前已有城的建造,至夏商周时期渐趋成熟;周代实行分封制,诸侯力量强大,其都城多筑大城;秦汉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势力减弱,除国都建造规模宏大外,地方上多为中小城市。而国都规划,除秦及西汉初期实行秦制外,其余各代多遵周礼,此可显传统之力。 《关于孟庄龙山城址毁因的思考》 袁广阔,《考古》2000年第3期第39~44页 作者从孟庄龙山城址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环境、保存状况与古今地形,以及城墙内侧的壕沟内发现淤积层等现象,认为孟庄龙山城址在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时期以前毁于洪水。主要的洪水遗迹发现于氏族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末期,基本相当于文献传说中共工治水的时期。如徐旭生考证共工氏居住在今河南辉县的地望不误,共工氏与孟庄龙山城址的洪水当存在一定的关系。气象学研究表明,中原地区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的龙山时期正是降雨量较多的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后的龙山时期,正是夏王朝建立的时期,也是大禹治水的末期,与孟庄龙山城址毁弃的年代相吻合。作者提出今后应注意观察各个遗址内洪水的迹象,它们对研究夏王朝的起始年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字来源《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 图片及说明来源自图书《集安出土高句丽文物集粹》,2010年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