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宋子文指出贪腐问题后,蒋介石怒扇他耳光,辞职后自己却揽财无数

1933年10月25日,蒋介石的办公室里不断传出机烈的争吵声。

从门口经过的官员不敢有半点停留,听着熟悉的声音和里面隐约传出来有关“钱”的字眼,他们就知道,里面和蒋介石争论的,只能是财政部部长宋子文。

自宋子文在国民政府担任财政部部长以来,这已经是他和蒋介石第无数次为钱争吵。这次,蒋介石又把他“剿共行动”的失败归结于宋子文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资金。他说如果有足够的钱,这次行动就可以完美结束。

宋子文针锋相对道:“你为什么不能让手下那批军官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开支?”

蒋介石闻言,气急败坏地扇了宋子文一记耳光。

宋子文捂着脸走出办公室,音沉着脸道:“当财务部部长跟做蒋介石的一条狗没什么区别。”

其实,他们不满对方已经很久了,海归的高学历人才宋子文看不上莽夫蒋介石,蒋介石也对宋子文装腔作势的派头很不爽。

图 | 宋子文与妹夫蒋介石

1925年,孙中山去世,蒋介石在国民政府的地位开始直线上升。

为了巩固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蒋介石找到了宋子文的大姐宋霭龄。

宋霭龄看中了蒋介石以后的升迁之路,蒋介石则看中了宋家强大的背景和财富。他们一拍即合,宋霭龄说服宋美龄嫁给蒋介石,蒋介石则担负说服宋子文的重任。

对这个未来的大舅子,蒋介石直接抛出国民政府财务部部长的职位,宋子文却没有立刻接受。

因为那个时候的他还记挂着二姐宋庆龄,孙中山去世之后,宋庆龄的境况骤转直下。

对宋子文来说,宋庆龄既是他的亲姐姐,也是他刚回国尚未站住脚时拉他一把的人。他在犹豫,是接受宋庆龄的拉拢,还是蒋介石提供的财政部部长。

当时的宋庆龄站在了大姐宋霭龄的对立面,她公开宣布自己会誓死坚持孙中山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时对宋霭龄的做法表以否定。

宋庆龄公然反对蒋介石的宣言一发出,已经站到了蒋介石阵营里的宋霭龄气急败坏。如今孙中山已经去世,在没有其他顾忌下,她有了暗暗除掉这个亲妹妹的想法。

宋子文被大姐这个想法吓坏了,在发现宋霭龄真的开始着手暗杀事宜之后,他急匆匆写下一封信秘密寄给宋庆龄,信中提醒她要加倍小心。

与此同时,他发现自己也被监视了。

图 | 年青的宋子文

蒋介石想要宋家成为自己的后盾,仅仅宋霭龄和孔祥熙的支持是不够的,在宋美龄接受他之后,他迫切希望宋子文也能站到他那一边。

谁知道好话说尽了也一直没结果,蒋介石只能采取强硬手段,派了密探整日监视宋子文的住宅,这让他都不敢走出法租界,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蒋介石以随便杜撰的理由抓进大牢。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宋子文对代替宋庆龄来上海接他的记者希恩说:“我不喜欢革命,也不相信革命。”

宋子文表面归顺了蒋介石,心底却没有真正把他当做自己人。从那时开始,他就不在乎什么革命了,只在乎银行里的钞票。

他拒绝还想苦口婆心劝说的希恩,说:“你看他们对我银行里发行的钞票做了些什么,我那漂亮的钞票啊!”

这时的宋子文,满心满眼都只有钱,打算不再理会宋庆龄发来的任何消息。

图 | 宋子文和顾维钧

在宋子文眼中,或许世间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而没有利润的交易就是没有价值且毫无意义的。

蒋介石初露锋芒的时候,宋子文假装自己受到胁迫,拒绝了宋庆龄向他伸来的手,接受了蒋介石递过来的橄榄枝。

但是这条路他走的并不顺畅。

宋子文本以为财政部部长是一个有丰富油水可捞的闲职,上任后才发现,军费开支在政府花销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还隐隐有入不敷出的兆头,哪有空间可以让他为自己谋点好处?

他一番调查后发现,因为蒋介石的纵容,下面多的是胆大包天的军官使用各种手段增加军费开支,虚报部队人数以获得更多军饷是其中最小儿科的一种。

类似的请况层出不穷,宋子文只能经常劝说蒋介石减少那方面支出,无奈蒋介石每次答应的好好的,效果却一点都看不到。

长期在这个职位却没有任何油水可捞,他甚至有可能要倒贴钱。意识到这个事实,宋子文终于忍不住了。

两个人公然闹翻是在1933年,为了支持剿共行动,蒋介石趁着宋子文出国参加国际经济会议,命令孔祥熙增印了大量钞票。结果财政危机愈发严重,国库赤字一再增加。

宋子文回国后得知此消息,气冲冲地去蒋介石的办公室要一个解释,没想到却收获了一个耳光。

与此同时宋子文也发现,因为多次劝说蒋介石削减军费开支,他已经惹恼了不少军官。

既不能让那些军官把已经吞进去的钱财吐出来,也不想花自己的钱去填补,宋子文把目光投向了上海的商人和银行家们。

他发行了一种债券,以他的信誉为保障促使那些商人购买,承诺以后绝对会让他们的本金翻倍。得到了宋子文承诺的那些商人于是争先恐后地涌上来,宋子文此举使国民政府赚了个盆满钵满。

将银行家们耍得团团转的宋子文则再一次晋升,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

但实际上,此时的国民政府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被宋子文装饰得五彩斑斓,内里是却是空荡荡一片。

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此时的国民党称得上是内忧外患,内在腐朽不堪,外面还要时刻提防日本的进攻。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钱。武器需要钱,装备需要钱,训练士兵也要花钱,当蒋介石再一次开始向宋子文要钱的时候,宋子文不干了。

多次被蒋介石欺骗之后,他意识到从他进入国民政府到现在,真正落入自己口袋的钱实际上没有多少。

趁着《财富》的主编邀请他做专访,宋子文迅速离开上海飞往华盛顿。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在蒋介石和大姐宋霭龄的威B利有下再一次回了国。

多次为钱吵架的事实摆在面前,宋子文再也不允许自己成为蒋介石的钱袋子了,他把这些烂事都推给老实人孔祥熙,自己则答应蒋介石以后只做他的私人金融家,不再管政府里那些破事。

随后经过一系列草作,宋子文成为了中国银行董事会主席,他给自己的亲弟弟宋子良和宋子安也谋了份肥差,宋子良进入董事会,宋子安成了总经理。

对此,宋子文非常满意,时间一长,他的手里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和国际贷款。交易上的如鱼得水让宋子文的财产呈指数级增长。他不仅投资了大量热门股票,手里还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杜邦公司的控股权。

紧接着,又一个让宋子文大发横财的好机会送到了他的面前——蒋介石需要他去说服美国支持他们抗日,最好让美国为他们提供物资。

经明的金融家宋子文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他又到了华盛顿,开始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定期宴请那些内阁官员们,他还找了很多记者,提前放出美国总统准备援助中国抗日的消息。

第一次,宋子文成功得到了一笔5000万美元的贷款。

图 | 宋子文夫妇在美国

有了罗斯福总统的支持,抗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中国。就在此时,宋子文的计划不动声SE地慢慢展开。

他先是安排宋子良做了西南运输处的主任,西南运输处是中国最大的运输物资管理机构,所有援华物资都要经过这道关卡。

为了更好地处理这批物资,宋子文以“维护中国人民尊严”的理由坚持要求那些物资都由中国人自己管理。

管理的结果就是物资在到达中国后,立刻被转入黑市渠道,美国红十字会捐赠的血浆被以“25美元一品TUO”的价格在上海各要店出售,大多数军火要么“失踪”要么“仓库失火”,极少数能真正到达目的地仓库。

在外国援助物资源源不断流向中国时,宋家人尤以宋子文为首的银行存款也越来越多。

截至1944年,宋子文在美国的存款高达千万,还在很多跨国公司中持有巨额股份。

大量的财富引起了宋霭龄和宋美龄的注意,宋霭龄厉声指责宋子文的恶劣行径,究其根本不过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为了取代宋子文和罗斯福进行谈判,宋美龄更是直接定下了去华盛顿的飞机票。

宋子文很清楚,想要钱一直源源不断流入自己的腰包,抗日物资就只能他自己和罗斯福谈。因此宋子文坚决反对宋美龄这个想法,告诫她不要冲动,还说“美国是他的地盘”。

但就算宋美龄没去美国,宋子文从抗日物资里捞钱的做法也随着罗斯福的退位而无法继续。

继任下一届美国总统的杜鲁门一上任就看偷了宋子文玩的把戏,他在拒绝了宋子文再一次的援助请求之后非常笃定地说:“我敢打DU,现在至少有10亿美元的美国贷款还在纽约。”

美国广播电台也报道过这宗丑闻:“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宗丑闻是由他们政府的内部人士引发的,他们趁着金价上涨之前大赚了一笔,而卖出去的那批黄金则是美国给中国那5亿美元贷款中的一部分…他们借此大发横财。”

宋子文自己都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被公然报导出来,蒋介石知道之后更是气急败坏,他知道宋子文会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但数目还不算大,平时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事请被美国的媒体爆出,不仅对他的在外形象产生了恶劣影响,也大大降低了他在国内的威信。

蒋介石想不到该如何替宋子文遮掩,索新让他自己辞职,以保全他最后的颜面。

但就算宋子文灰溜溜地卷铺盖去了广州,调查人员还是发现,随着宋子文离开,储存在国库中的9亿美元现金和600万盎司黄金有将近一半不知去向。

也许这些数字有夸大的嫌疑,但宋子文绝对算不上是两袖清风。

宋子文走后的一场晚宴上,那些政府官员终于发起牢烧:“除非推倒宋家人,否则中国永远好不了。”

图 | 宋子文和妹妹宋美龄

借助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宋子文大发横财。他做的那些,民众看在眼里,心里都有数。以至于在他被迫下台后,多数报纸欢欣鼓舞,以《宋子文终于走开了 》《宋子文院长乌纱帽动摇》等为文章标题,大肆批判宋子文。

随着共产党越发强大,国民党上下包括宋霭龄、宋美龄都开始转移自己的财产,除了已经被撤职的宋子文。老间巨猾的他早在这之前就把自己的财产都转移到了国外,过上了舒舒服服的日子。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腰缠万贯的贪官会守着他那些财产一辈子无忧地生活下去时,宋子文却被一个机骨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于家中逝世,享年77岁。

文 | 朱砂

  • 上一篇:孙权的两位儿子是如何上演宫廷内斗的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