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晚年,朱棣问“妖僧”姚广孝想要什么赏赐?姚广孝:一个人
更新时间:2022-05-20
靖难登基势顺天,迁都跋涉扭坤乾。五征北漠黄尘定,七下西洋碧浪掀。——咏明成祖朱棣。 众所周知,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朱棣是一位威名赫赫的皇帝。而谈起朱棣就不得不说一下“妖僧”姚广孝,可以说他是一位不输诸葛亮、刘伯温的人物。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人生晚年的时候,当朱棣问他要什么赏赐时,他说只要“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分量。 朱元璋埋下的隐患 昔年“乞丐皇帝”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总结前元亡国的经验,提出元朝之所以会灭亡,很大原因乃是缺少必要的“辅弼”的观点。 于是,他便仗着自身的“资本”,将20多个儿子分封于天下,希望他们能够起到拱卫王室、镇守天下的作用。 朱元璋在位时,其专制近乎达到了封建帝王的顶峰,天下的诸侯王也没有哪个敢冒出来给“杀神”朱元璋上眼要。 但是等到朱元璋一命呜呼,帝位传到建文帝手里,年轻的朱允炆镇不住场子,老朱家的诸侯王们一个一个心思活络起来,而建文帝则在一帮子文臣的怂恿下,竟然想到“先下手为强”。 史书记载:公元1398年,明太祖驾崩后,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消息传来,朱棣进退两难。 结果在不久之后,著名的“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朱允炆黯然退场,燕王朱棣则开启了自己的“成祖”生涯…… 说起朱棣起兵,便不能不提有“黑衣宰相”、“妖僧”之称的姚广孝,正是因为他的经心筹谋,燕王才能凭借仅仅一地兵马而进位人君。 话说,建文帝削藩的时候,姚广孝瞅准机会,密劝朱棣起兵。朱棣迟疑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则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又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B,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等到起兵后,他又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可以说,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的前前后后,姚广孝出力最多,功劳最大。 功臣姚广孝 姚广孝活着的时候,极受朱棣信任,朱棣甚至让他做了皇长孙朱瞻基的导师。等到他死后,朱棣痛苦不已,根据历史的记载: “帝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帝亲制神道碑志其功……”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么一位极有分量的人,却在即将撒手人寰的时候,才敢问朱棣要一个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闻所衣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这里的“溥洽”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明代有名的高僧,其人字南洲,晚号迂叟,又称一渔翁,浙江人,俗姓陆。少年时聪颖过人,因“志慕出世法”,于普济寺剃度。 之后,他便受邀上天竺寺,谒东溟禅师,得到禅师的器重推崇。不久,从如玘禅师于普福寺,宣讲佛经,名扬天下。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东鲁之书颇通,西来之意博备”,于是召为僧录司右讲经,命主天禧寺。 由溥洽法师的生平履历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只是,这样一个人物为何会被朱棣抓起来呢?关于这一点,史书的记载是: “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SE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 简单来说,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出家为僧,溥洽和尚因为与皇室有来往,不尽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溥洽和尚把建文帝给藏了起来,但他就是不说。 于是,朱棣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溥洽和尚给囚禁了起来,而且一囚禁就囚禁了十几年,中间没有给任何“伸冤”的机会。 姚广孝为何要救溥洽法师 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释门中溥洽法师有着极高的地位,同时他还是姚广孝的前任上司,与这个妖僧有着很不错的“友谊”。 与此同时,姚广孝认为溥洽法师被囚禁,自己也有不可逃TUO的干系。于是,在人生晚年,他便向朱棣提出了“释放溥洽法师”的要求。 听到姚广孝的要求后,思虑再三,朱棣便将他给放了。于是,明朝便有了这样一幕:以道衍(姚广孝)主教事,溥洽法师以左善世逊让之,自居其右,给他当助手。 其实,朱棣之所以答应姚广孝,也是因为时机成熟了。早年,建文帝一直是朱棣心中的“执念”,因为不管他如何勤政治国,始终掩盖不了他谋朝篡位的事实。 即便他君临天下,但是天底下的臣民都是不服他的,朱棣活着的时候还能威压天下,可是死后呢,建文帝很有可能会突然冒出来,然后重新夺取皇位。 对于建文帝,朱棣已经魔怔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他才会将溥洽法师囚禁几十年。不过,姚广孝建言释放溥洽和尚是朱棣在位十六年后,这个时候天下已经趋于稳定。 当时,皇权已经彻底稳定了,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方面,明成祖朱棣可以说做得都已经是出类拔萃。十几年的治理,他也已经赢得了民心的归属,这个时候再揪着建文帝不放,也就毫无必要了。 因此,与其说是姚广孝建言释放溥洽和尚,不如说是姚广孝消除了朱棣心中的执念——建文帝,如此他才能如愿以偿。 姚广孝死后,朱棣将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使其称为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没有兔死狗烹,也没有鸟尽弓藏,有的只是惺惺相惜、君臣相得。 纵览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众多的“谋逆”中,君臣二人之相识相知的不在少数,但能够“善终”的却不多,朱棣与姚广孝怎么着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