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顺治时,京城一恶霸按六部的建筑盖房子,成了第二个“朝廷”
更新时间:2022-06-18
清军入关后,入驻北京,当时的北京刚刚遭受过李自成军队的洗劫,于是一些地痞无赖在李自成出北京后,得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陡然成了富家翁。这些人看到清兵入关后,率先支持欢迎清兵,然后和清兵一起搜查李自成的残余势力,从而结交了官府,横行霸道,危害一方,引起顺治皇帝的警觉,为此,下决心惩治了京城恶霸。那么,京城恶霸如何结交官府的?作了哪些恶?顺治皇帝是如何惩治京城恶霸的? 当时京城有三个恶霸,一个叫作黄彪,黄彪本来姓李,叫李英世,因为他喜欢骑黄骠马,所以外号“黄彪”。这个人非常坏,在当时的北京南城横行霸道,在前三门收商铺的保护费,甚至在崇文门私设了一个关卡收税。 第二个叫潘文学,这个人在北京德胜门马甸一带收保护费。第三个叫黑五爷的刘长林,在阜成门外每个月强行向煤铺收碳税。这三个恶人如此明目张胆地作间犯科,全都是因为和官吏结交,打点衙门,包揽不公不法的事请,而且这几个人经常和官员在一起喝酒作乐,百姓在一边看着,谁都不敢得罪。 这三个人里黄彪李三的势力最大,他在崇祯朝的时候是吏部的书办,因为卖官被关在刑部大牢里面。 李自成打到北京后,城里大乱,黄彪李三也就趁乱跑出了刑部牢房,他在吏部工作过,知道各个衙门的文书的重要新,于是召集了一群地痞无赖,到处收集各个衙门的文书。当时各个衙门早已经人去楼空,他们去盗取文书,基本上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黄彪李三盗取的文书其实就是历年来的案例和各个部办事的制度。 清朝入关后,来不及制定各种制度,连大清律例都是照着大明律抄的,而各部院办事儿,也要按照明代的规章制度办理。在这种请况下,黄彪李三偷盗的各部文书就成了宝贝,他一下子就成了专家。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结交了不少官员,因为很多官员办事儿还要靠黄彪李三帮忙。其实,如果黄彪李三只是收商铺的保护费,朝廷还不至于办他。而黄彪李三却热衷政治,居然在自己的南城的家里,按照六部的建筑盖房子,每个房子上挂上各部的牌子。 于是,来北京办事儿的人就必须先去黄彪李三家里,才能够畅通无阻,如果不去黄彪李三家里,而直接到衙门里办事儿,一般都会给驳回。黄彪李三班的事儿,后来一度连皇帝都不能随意的更改,一下子黄彪李三的家里成了第二个朝廷。 黄彪李三不但掌握着朝廷的办事规则,而且还网罗了一大批死党替他办事儿,所以什么杀人越货就无恶不作了,很多百姓被黄彪李三的人杀害,都状告无门。 就这样,黄彪李三在清朝初年,可以说是当时文武官员的保护伞,官员要升迁,就必须找黄彪李三来疏通关系。 那么黄彪李三这个恶霸最终是如何惊动了顺治皇帝的呢?因为他得罪了洪承畴。洪承畴在顺治八年从南方回到北京后,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新官上任,自然会有人事调动,有一些人就被洪承畴给罢免了,这些人就立刻找黄彪李三,黄彪李三在收了不少好处后,想了一个办法,因为洪承畴是明朝的降将,当时清王朝还没有统一天下,所以,害怕的就是明王朝的旧臣反叛。 于是黄彪李三就对几个御史说,要求他们弹劾洪承畴,密谋反叛,这个计策非常的毒辣,反叛是要诛灭九族的,也可见黄彪李三的心狠手辣。 果然,这个毒计见效了,顺治皇帝在收到了几个御史的弹劾后,要求彻查洪承畴有没有谋反。这一查不要紧,其他明朝投降的人就害怕了。于是很多人给皇帝就说,洪承畴在南方带兵打仗的时候,手里有兵权,他不谋反,现在他交了兵权,为什么要谋反呢? 顺治皇帝觉得也有道理,而且他还需要洪承畴为他去打天下,于是就停止了对洪承畴的调查。洪承畴非常不甘心,我出生入死的,居然有人在背后搞我,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诬陷我。一查就有了结果,居然是一个市井泼皮无赖,一个市井泼皮无赖哪里来的胆子? 看来,不除掉这个人,将来难免再次被人陷害,所以洪承畴罗列了黄彪李三欺压良善、祸乱朝纲的罪状,告诉了顺治皇帝。天子脚下居然有这样的人物,顺治皇帝大为恼火,要求御史和顺天府联合查办,一查就查出了问题,抄家的时候除了钱财之外,还有大量朝廷的高层官员和黄彪李三的来往信件。 御史和顺天府尹见牵扯的人太多,如果追查下去,恐怕难以收拾,所以采取拖延的办法,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顺治皇帝知道御史和顺天府尹背后的算计,立刻让他们别查了,指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来查办这个案子,济尔哈朗会同大学士和刑部,共同审理一个平民百姓,应该很容易的事请,但是令人吃惊的是,黄彪李三被带到公堂后根本不怕,他看了一眼四周的官员,在座的大臣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黄彪李三认出来,更没有人敢率先审问。 济尔哈朗看没有人开口,那就只能自己来了。济尔哈朗原本以为黄彪李三会抵赖,却不想他侃侃而谈,对所犯的罪行供认不讳,不但毫无羞耻之感,而且见满朝文武都是祸乱朝纲,为何只怪罪我一个人,似乎要把在座的大臣都拉下水才甘心。济尔哈朗看他认罪了,也不想牵扯太多的人,便提出黄彪李三按照结交官府衙门欺压百姓、妄杀无辜的罪名,应该立即正法。顺治最终认定黄彪李三罪大恶极,因此下令腰斩。 同时,德胜门的潘文学、阜成门的黑五爷刘长林,也通通被正法。京城的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树立起了大清王朝正面的形象。 但是顺治皇帝对这个案子念念不忘,顺治十年,黄彪李三被正法的一个月后,顺治皇帝又提起这个案子,他说黄彪李三一个小民而已,在朝的官员为什么宁可受他的气也不敢举报呢?大学士陈世林说,一定是官员害怕被牵扯进来。 顺治非常恼火,他说身为大臣,看到这样的事请,不上奏,不举报,根本不是忠臣。接着,顺治下令济尔哈朗继续追查黄彪李三在朝中的同党。 其实,济尔哈朗早就知道牵连的人太多了,而且清朝刚刚入关,根基不稳,如果将这些官员都治罪了,朝廷就瘫痪了。顺治皇帝得知这些请况,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便想到息事宁人,在不扩大事态的基础上,仅将30余名与黄彪李三关系密切的中级官员,革职的革职,充军的充军。 黄彪李三之所以能够不管黑道、白道、无间道全都能通吃,无论官场、江湖、生意场都能摆平,就是因为他有钱有势,不但有官方的背景,而且涉足政治,在与官府和大批官员形成利益链条的时候,一旦出事,自然会有许多官员出面,能够使他化险为夷。 有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一时猖狂的恶霸,毕竟是一小撮人渣,终将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