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改变世界的一场战争,中国败了却救了世界
更新时间:2022-06-19
13世纪,是世界历史的大转折,而造成这一改变的,就是宋蒙战争。令人悲喜难言的是,改变世界的这一场战争,中国败了却救了世界。 众所周知,13世纪中国处于南宋时期,被大众称为“弱宋”的屈辱王朝,这样一个被人瞧不起的王朝,何德何能拯救世界?其实,上过大学的弱小之,打不过野蛮凶徒,却又拯救一批人的事迹层出不穷,为何宋朝不是这样呢!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相比欧亚大陆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蒙古帝国是先进的还是野蛮的,是不是会造成文明大倒退?本来,这一问题极为简单,但在现代社会却变得扑朔M离了。 一个文明的社会,至少要有文字,这是最最基本的前提。然而,正式的蒙古文,出现在1269年忽必烈统治时期,就是今天广为人知的八思巴文,由八思巴创立的文字。1204年之前,蒙古帝国没有文字,此后采用畏兀字母以书写蒙古语,学界称为回鹘式蒙古文。 当然,没有自己文字的帝国,并不能说一定野蛮,还可能喜欢和平呢。但蒙古帝国攻城略地之时,造成欧亚大陆死伤无数,其中屠城行为数不胜数。有统计显示,蒙古造成欧亚大陆死亡人数,估计在2亿左右。显然,按照正常人逻辑来看,这就是野蛮。 对于蒙古帝国这一杀戮行为,辩解者不知凡几,包括一些知名学者。笔者无意辩解,但说这一行为肯定会造成伦类文明的大倒退,原因很简单:比如在南宋地区,尽管没有焚书,还保留中国经典,但大量社会经英被杀,文明自然倒退,就比如清华和四流学校,用同样教材,但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差别,这也是为何家长会选择学区房的原因。 通过以上粗略的分析,可以看到蒙古帝国的肆虐,对于世界而言,绝非好事。然而,蒙古帝国却放过了绝大部分的欧洲,这种放过不是蒙古帝国主官意愿,而是南宋的功劳! 蒙古西征发生过三次,第一次成吉思汗亲征,打到阿富汗一带,第二次窝阔台命令拔都西征,打到多瑙河一带,第三次蒙哥大汗命旭烈兀西征,打到塞浦路斯和埃及之前。后两次蒙古西征的撤军,都与南宋息息相关。 第二次西征发生于1236—1241年(1234年金国灭亡),在南宋战线上爆发了一次大战,1238年塔思率军南征,由于宋军拼死抵抗,蒙古军被迫后撤。反应到拔都西征上,蒙古重兵聚集围攻南宋,自然不能派兵支援拔都,毕竟当时南宋实力颇为可观。 第三次西征发生于1252年一1260年,这一次南宋对欧洲的支援就更强烈了,首先是1255年章梦飞计夺潼关大败蒙军,其次1259年钓鱼城之战中击伤蒙哥大汗,尤其是蒙哥大汗身死,直接导致西征蒙军回撤,顺便解救了埃及和欧洲。 有一种观点认为,蒙古帝国重兵在西方,南宋地区只是少量兵力,其实这一观点极不正确,从南宋抵抗多次击败蒙古铁骑来看,蒙古帝国怎么可能狂妄的以弱兵对付南宋?而且,西去上万里,西征兵力过多,也不符合行兵逻辑。 其实,蒙古帝国四处开辟战场,在各地自然遭到抵抗,虽然南宋欧洲没有沟通,但事实上却是共同抵抗蒙古帝国。南宋抵抗强了,自然有助于欧洲;西方抵抗强了,对蒙古杀伤力大,也自然有助于南宋。当然,蒙古帝国发源于东方,重心肯定在南宋身上,南宋必然比欧洲负担重。 从1235年到1279年,南宋坚持了近半个世纪,爆发过沔州之战、真州之战、阳平关之战、庐州之战、京襄之战、钓鱼城之战、鄂州之战、襄阳之战、崖山之战等等。尽管南宋最终灭亡,却极大的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实力。认为蒙元轻松灭掉南宋之人,可以详细读一读这段历史。 南宋对蒙古帝国究竟有何影响,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历史经神》一书中,有过一段评论,一语道出真相: 占领中国,蒙古的武力也因与中国相战消耗极巨,宋亡而蒙古亦趋衰弱,未到百年,被汉族驱逐出塞。整个蒙古帝国的衰亡,主要始于中国。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南宋消耗了蒙古帝国的实力,那么欧洲、埃及等世界其他蒙古帝国能够到达的地区,还能幸免吗?一旦蒙古攻克欧洲,必然会导致欧洲文明大倒退,又焉有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近代崛起。可以说,南宋拯救了欧洲、拯救了世界! 在蒙古帝国之前,伊斯兰文明不落后于欧洲,中华文明更是远超欧洲,然而在此之后,欧洲却开始崛起,14世纪就爆发了文艺复兴,伊斯兰和中国都开始逐渐落后于欧洲。显然,之所以如此,和蒙古帝国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奇怪的是,现代学者很少研究这一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明传承中,最重要的不是文献资料,而是人!因此,蒙古帝国、大清帝国看似打下了庞大的疆域,但对中国而言,究竟值不值的炫耀,还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