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冒顿明明可以杀了刘邦灭了汉朝,为什么放弃了?

冒顿可以杀了汉高祖刘邦?那也太小看大汉王朝的建立者了,不要忘记了有了大汉王朝,才有了汉族这个名称的。大汉王朝是除了周朝之外,立国最久的一个朝代。

至于冒顿,他当时根本就吃不下刘邦的三十万大军的,就算是能够勉强吃下,可以预见冒顿依靠殺父杀妻夺得的匈奴帝国瞬间就会土崩瓦解,而他自己的生死,估计都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了。

当然这么说没有具体的证据,说服力不高,接下来我们就依据当时事请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刘邦进入白登山。

在公元前202年,项羽和汉高祖刘邦之间的大战,以项羽自刎乌江为节点,落下帷幕。此后,刘邦正式的称帝,刘邦之所以将国号称为汉,原因是当年抗秦之后,刘邦曾经被项羽封为汉王。项羽乌江自刎后的第二年,汉高祖刘邦和众大臣商议,最终将都城定在了关中,称高皇帝。

我们都知道,汉王朝虽然继承的是秦制,但对天下的统治实行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策略。分封制虽然让周朝维持了八百年,但事实证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分封制带来的混乱。不说别的,当年项羽推翻秦王朝之后,就是使用分封制的,结果呢?没几年的功夫就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显然分封制是不合时宜的。

所以当时刘邦对于异姓王痛下杀手,七年的时间就铲除了六国,要知道汉王朝开国的时候,也仅仅只有七个异姓王而已。那么开篇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呢?因为白登之围的起因,就是七个异姓王中的韩王信引起的。

在汉高祖五年的时候,韩王信被封到了颍川,这个地方不仅是韩国的故地,还是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颍川是除了京师之外人口最多的地方,当年的黄帝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夏禹就是在这里建立都城的。

不仅如此,颍川的地理位置同样重要,按照当时的说法:“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

那么如此重要的一个地方,韩王信就不可能在这个地方待得太久,所以在韩王信封到这里的第二年,他就被调离了这里,史书记载:“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

晋阳就是现在的太原,在当时属于边塞地区,这地方可不安定,“备御胡”这三个字就已经说明,这里是经常被匈奴袭击的地方。颍川和晋阳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韩王信遇到这样的请况,心里想的就不言而喻了。

最终韩王信来了一个更加绝的应对方法,他奏请朝廷,说晋阳这个地方不行,离着边塞还是太远,请把马邑这个地方给他,让他韩王信来治理。

马邑就是现在的朔州,在当年这个地方可是雁门关以外的地方。

之所以有马邑这个地方,哪是因为秦始皇时期,派遣大将蒙括攻打匈奴的时候,在当地围城养马,形成的一座城市。

其实通过马邑这个名字,就能知道这个城市最初的用途,马就不用说了,邑指的就是城市,所以马邑的意思就是一座马的城市。

说道这里,其实我们就知道马邑这个地方,对于抵御匈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当年中原地区联通中亚,以及欧洲,马邑就是一个必经之路,过去就有马邑古道的说法。当然这么说感觉不出什么,我们说一说当年中原大地的北方两条防线就明白了。

第一条防线,就是万里长城,一段是赵武灵王时期修建的,一段是燕国修建的。这条防线属于最外一条防线。

第二条防线,是从武周塞到马邑所形成的内部防线。

如果马邑失守,那就意味着中原地区的大门就被打开了,匈奴就可以随意地出入中原地区,而没有阻拦了。韩王信要的就是这么个地方,当时朝廷同意了,韩王信就直接迁到了马邑。

结果韩王信刚到马邑的头一年秋天,冒顿带着兵马可就来了,直接将马邑围了个水泄不通,到了九月份,韩王信就投降了匈奴。

此后韩王信又干了一件事,他带着匈奴兵南下,攻取太原,也就是韩王信一开始要迁的驻地晋阳。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冒顿的大兵就要渡河,兵锋直至长安啦。

所以面对这种局面,汉高祖刘邦肯定要有动作,不仅击退匈奴,还要把马邑拿回来,将防守中原地区的大门给关上。

所以战报一过来,汉高祖刘邦就点兵点将开始出征了。

那么在《史记》关于汉高祖刘邦是如何做的决策,如何调集人马,都没有说,仅仅说了一件事,阵斩韩王信大将王喜,这场战斗被叫做铜鞮之战。

以上就是白登之围开始的一幕。

那么韩王信的叛投对于匈奴来说,并没有什么,顶多就是让匈奴多了一次入侵中原掠夺的机会。毕竟对于匈奴来说,土地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他们的财富和生产都是依托游牧产生的,而广阔的大草原足够他们游牧了,所以入侵中原根本目的就是掠夺,不会产生其他的想法。

而农耕的方式和游牧是完全不同的,农耕的财富和生产都是依托土地产生的。所以对于汉王朝来说守土是作为重要的,那么对于匈奴人的抗击必然会产生。后来发生的白登之围,就是这样的两种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碰撞。

白登之围。

那么大汉王朝的兵马在铜鞮之战中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作为匈奴的前锋韩王信就开始收缩兵力,向北退去,最终在晋阳集合。

而冒顿这就开始调兵遣将了,左右两个贤王带着兵在广武一带摆开了阵势,看样子要在这里和汉高祖刘邦来一个决一死战。这个时间点上的汉兵,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兵卒,同样是战将云集,所以气势也是不弱的,汉高祖刘邦指挥兵马就尾随韩王信,直接向着晋阳扑了过来。

那么刘邦也是沙场杀出来的军事家,实战能力一点都不弱,所以在大兵B近晋阳的过程中,还是很小心谨慎的,不断的派出斥候进行侦察。汉高祖刘邦派出去的侦察兵,带回来的消息是冒顿躲到了代谷地区,沿途看到的仅仅是一些老弱残兵以及瘦弱的牛马而已。

那么代谷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的代县,开始TUO离赵长城的关口,也就是说打探的结果,冒顿开始撤离了。

那么是真的吗?这其实是一个假象,冒顿也不白给,不然也不会雄踞草原建立匈奴帝国,雄霸一方的存在。

那么这些消息反馈给汉高祖刘邦之后,一开始刘邦是不相信的,但随着侦察兵回来禀报的请况都一致的请况下,这就让刘邦由不得不信了。但在这个时候,出于一名军事家的思考,刘邦还是派出刘敬再出去侦察一下。

说起刘敬很多人不知道,这人可厉害了。他原来的名字叫娄敬,一开始是齐国守卫边疆的士兵而已。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一开始要在洛阳定都,就是娄敬面见刘邦之后,称述中间的利弊,这才让刘邦下定决心将都城定在了关中。因为这件事,所以刘邦就赐姓给了娄敬,这就被叫做了刘敬,当时拜刘敬为郎中。刘敬本身就有戍边的经验,眼光也不错,所以汉高祖刘邦派他出去再次侦察很是放心。

那么刘敬进入到被匈奴侵占的土地之后,他看到那些事请,没有得出之前侦察兵的结论,而是产生了很多的疑问。随之刘敬就往回赶,想要阻止汉高祖刘邦继续北上,结果到了句注就发现汉军的前锋已经到了这里。

所以刘敬赶紧入了雁门关面见刘邦,说了这么一段话就:“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衣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敌我双方开战,都会夸耀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那么经过刘敬的勘察之后,他看到的是匈奴的老弱病残,这是匈奴人在示弱。匈奴人这么做,就一定会有一支奇兵藏了起来,所以刘敬认为不能攻打匈奴。

这个时候,汉高祖刘邦求胜心切了,再加上一路打过来确实轻松,轻敌之心已经有了,所以面对刘敬的进言,已经听不进去了。

刘邦犯了兵家大忌,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所以刘邦当时就把刘敬给骂了一通,说他本来就是一个齐国俘虏,靠着耍嘴皮做了高官,现在又跑来胡言乱语要乱了军心。于是二话不说,就给刘敬上了刑具,拉到了广武城关到了大牢里听侯发落。

事后证明刘敬是对的,汉高祖刘邦解了白登之围,就特赦了刘敬,还给刘敬认错,封刘敬为建信侯,给了两千户的封赏。

后来和匈奴和亲,以及将六国后裔地方豪强迁徙关中的主意,也是刘敬出的,所以刘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但再厉害,这一次刘邦也没有听进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刘邦中了冒顿的有兵之计,三十多万的兵马向着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开过来了。

首先到的是刘邦亲率的骑兵部队,至于步兵被远远地甩在了后方。这个时候的平城应该是大同的古城村,现在的大同是北魏时期拓跋珪所建立的。

那么刘邦进入到平城之后,并没有停留等待步兵的到来,而是穿城而过(史书上没有说明,但前后的描述可以推断是这样的请况)最终汉高祖刘邦带着骑兵,就推进七里地,到了平城东北方向上的白登山。这个地方也叫马铺山,就是一座黄土丘,周长五公里,最高的地方也就三百来米。

那么到达这个地方以后,请况就有些糟糕了,当时北方的天气是很冷的,尤其是冬天。骑兵推进快了,步兵跟不上就不说了,粮草辎重也落在后方,了解兵事的人都知道,部队已经陷入了一个绝地。

刘邦明白过来了,但冒顿的骑兵也出现了。白登山之围正式形成。

汉高祖刘邦这一路也是轻敌了,接连两次胜仗,尤其是打下晋阳之后,一路没有大的战事,就这么一路过来,一头就扎进了冒顿布置的口袋。

而冒顿用四SE战马将白登山四个方向都给围困了起来,青主东,白主西,红主南,黑主北。当然这么布置据说也是有说法,但也只有草原民族能够布置起这样的大阵。当年的汉高祖刘邦的车马,想要找四匹MAOSE一样的马匹都找不到。

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出,匈奴的实力还是很大的。冒顿将汉高祖刘邦围困起来,不是说就一直围着,前后也发起了进攻,但冒顿的骑兵根本没有办法突破汉军的军阵,冒顿的兵马也死伤不少,这就僵持下来了。这一围困就是七天七夜。

白登之围TUO困

话说事请到了这里,只能想办法TUO困了,当时陈平是跟在汉高祖刘邦身边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冒顿经常和新得到的阙氏走得很近,常常一同骑马出入。于是陈平就把主意达到了阙氏的身上,派了使臣,乘着大雾起来下山去见了阙氏,并且献上了众多的珍宝。

最终冒顿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从包围圈中撤出,白登之围这才TUO困。

那么这么一看,好像阙氏在白登之围的TUO困起到了决定新作用,是她说服了冒顿。那么事实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冒顿是什么人,殺父杀妻的人,他会听一个妇人的建议?

冒顿有自己的顾虑。第一点,冒顿他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优势会被消弱,汉军后续的兵卒在快速的B近。事实上,汉高祖刘邦一TUO困就和大军汇合了。

第二点,冒顿想尽快的拿下白登,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前几次的作战已经说明了问题。

当然冒顿要是全力进攻的话,也许会真的拿下,但问题是,到时候冒顿损兵折将是不可避免的。匈奴说是帝国,其实就是部落联盟,实力大的请况下怎么都好说,如果冒顿的实力被消弱,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点,文章之前就说了,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土地的价值远远低于放牧牛马的价值,入侵中原,本就是为了利益,而不是土地,杀死刘邦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史料记载阙氏劝说冒顿的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

所以土地是没有用的,但如果用这次白登之围,换取大的利益,这才符合冒顿的心里。冒顿清楚的知道,匈奴一旦离开了草原,将不在对汉朝有任何的威胁了。

此后也确实如此,汉高祖刘邦为了休养生息,不仅和亲,每年还送给匈奴大批的物资。

而和亲的时候,冒顿在乎是公主吗?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

最后一点,当时冒顿和韩王信的大将王黄,赵利有约定要会合的,但到了约定的期限这两个人就没有来。

韩王信对于冒顿来说,本来就是外人,约定的事请对方没有做到,冒顿心里的猜忌不免会增加。时间拖久了,被汉军来个里应外合,冒顿自己也受不了。

所以依据上面几点,冒顿这才接受了阙氏的建议,放了刘邦。

  • 上一篇:孤胆英雄刘琨(三):唯愿中原有晋土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