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纳粹德国差点提前终结,刺杀希特勒失败,只因计划太糟糕
更新时间:2022-07-21
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短短12年的历史中,1944年7月20日是最接近于从内部摧毁纳粹政权的日子,当一枚1公斤重的塑新炸要在经巧的英制酸新引信驱动下发生爆炸时,阿道夫·希特勒就在距离爆炸点不到2米的地方,理论上他必死无疑,但难以解释的幸运推迟了这位独裁者的死期。 ■影片《刺杀希特勒》中密谋分子在演示定时炸弹的安装方法。 奇迹与失算 会议地点由密不偷风的水泥地堡临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木制营房,那张用整块厚木板作为桌脚的大会议桌,以及海因茨·勃兰特上校无意间挪动了克劳斯·冯·施陶芬堡上校留下的装有炸弹的公文包,所有这些偶然因素促成了整个反希特勒密谋计划中最致命的变数:希特勒还活着!他的伤势之轻令人惊讶,以至于刺杀当天下午还能陪同来访的意大利前领袖墨索里尼参观爆炸现场,绘声绘SE地讲述自己死里逃生的经历,并坚信这是轴心国事业转危为安的拐点! ■刺杀事件的当天下午,希特勒陪同墨索里尼参观爆炸现场。 希特勒幸免于难是密谋者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但如果他们能够果断行动,至少这次第三帝国时期最大规模的反抗行动不至于仅在11个小时后就草草收场,特别是在施陶芬堡从“狼B”返回柏林的三个小时里,柏林的同谋者们居然毫无举措,痛失良机,而在施陶芬堡的推动下正式实施“女武神”计划时又纰漏百出,再无扭转之机会。回顾整个密谋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第三帝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军事政变完全是一个组织松散、缺乏核心的糟糕计划。 ■影片《刺杀希特勒》中密谋成员汇聚政变总部,准备起事。 密谋集团的目的很明确,推翻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组建新政府,与西方谈判媾和,体面地结束战争。然而,在以何种方式达成目的的问题上,密谋集团内部存在明显分歧,相当一部分成员不赞成以暗杀方式将希特勒肉体毁灭,而希望将其送上法庭进行审判,甚至最后亲自实施刺杀行动的施陶芬堡起初也反对暗杀行为,直到1944年夏季盟军登陆法国,战局急剧恶化后,暗杀及政变才成为首选。然而,直到密谋的最后一刻,整个密谋集团都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实施行动。 密谋者群像 按理说,那些准备在推翻纳粹政权后领导德国的首脑人物应该担负起政变的领导职责,他们都是哪些人呢?根据由密谋集团中心人物,前莱比锡市市长,卡尔·戈德勒草拟的内阁名单,前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大将担任临时元首,戈德勒出任政府总理,陆军总司令部办公室主任弗里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步兵上将担任战争部长,后备军司令部参谋长冯·施陶芬堡上校将担任战争部国务秘书,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埃尔温·冯·维茨勒本陆军元帅担任,陆军总司令由埃里希·赫普纳大将担任。这些人也是在柏林的密谋集团的核心人物,但他们当中除了施陶芬堡,几乎没有一个人承担起切实的领导责任。 ■影片《刺杀希特勒》中参与密谋的主要人物群像。 在这份名单上,贝克大将无疑是资历最深的,也是战前旧军官团中反纳粹力量的领军人物,但是这个老派军人缺乏政治头脑,更无谋权手腕,行事优柔寡断,在战前就在与希特勒的权力斗争中落败,虽然被密谋者们视为领袖人物,实际上缺乏决断力和执行力。尽管贝克明确声称政变是一次军事行动,但在7月20日却身穿便服抵达班德勒大街的密谋总部,借以淡化行动的军事SE彩,从政变失败后他两次自杀都未成功就能看出其内心的虚弱,显然贝克徒有虚名,难堪大任。 ■前陆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贝克(左),右图是1937年贝克与陆军总司令为维尔纳·弗里奇在演习中交谈,两人都在战前被希特勒搞下台。 戈德勒是一位资深的律师和经验老道的行政官员,但他并不具备军人那种杀伐决断的气质。虽然他早在战前就已经加入反纳粹的秘密运动,但他对希特勒本人及纳粹权力架构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在1944年5月还试图通过与希特勒面谈的方式劝后者和平移交权力,他的同谋者们花费了不少力气才劝他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由此可见戈德勒在政治上过于理想了,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必然是输家,而在政变三天前,戈德勒就因为惧怕盖世太保的追捕而潜逃了! ■卡尔·戈德勒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但显然不是音谋家。 维茨勒本和赫普纳与贝克一样,早在战前就秘密从事反对希特勒的活动,参与策划了多次军事政变计划,都因为时机问题而流产。在战争初期,维茨勒本和赫普纳都在军中担任要职,维茨勒本官至西线总司令,晋升陆军元帅,但因为对“巴巴罗萨”行动持有不同意见而被解除职务并退出现役。赫普纳是战争初期德军装甲部队的主要将领之一,曾任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但在1942年1月因为莫斯科战役的失利而被解职。维茨勒本和赫普纳在政变发生时早已远离军职,密谋者们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往昔声望控制军队,然而实际上他们两人都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在7月20日,赫普纳将军装装在皮包里抵达班德勒大街的陆军总部,在未能确定希特勒死讯的请况下他同意推迟行动。至于维茨勒本当天居然还在柏林郊外的措森访友!直到晚上8时他才身穿全套制服出现在班德勒大街,准备接受全军总司令的职务,当他发现政变已经失败后只是发了一通脾气,并在45分钟后就迅速离开,返回措森,在政变中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渺小配角。 ■维茨勒本元帅(左)和赫普纳大将(右)。 在上述所有人中,仅有奥尔布里希特将军和冯·施陶芬堡上校仍在现役行列和实权岗位,也是最有可能担负起领导责任的人选,尤其是后者是柏林密谋集团中最具主动经神且意志最为坚定的人物,这一点从他以残废之躯却勇于担负刺杀重任就可见一斑。然而,也正是这一使命让他在政变最关键的时刻远离指挥中心,无法对局势发展及时实施干预。奥尔布里希特将军无疑是柏林政变的关键人物,也正是他以后备军总司令弗洛姆的名义下达了实施“女武神”计划的命令,遗憾的是这一行动发生在施陶芬堡从“狼B”返回后,而在此之前他同样选择消极等待,坐失良机,可见谨慎有余而魄力不足。 ■奥尔布里希特上将(左)和施陶芬堡上校(右)。 冯·施陶芬堡毫无疑问是政变的实际领导者,然而难以分身的他很晚才发挥作用,将政变的战车勉强发动起来,但是很多政变支持者的犹疑不决,有欠周密的行动部署,缺乏效率的通讯系统,给忠于纳粹的势力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时间,政变失败的结局无可避免。此外,施陶芬堡作为领导者还有一个先天缺陷,他是所有密谋核心人物中资历最浅、军衔最低的,而那些准备参与政变的部队指挥官中很多地位都要高于施陶芬堡。显而易见,由一名上校从班德勒大街发出的命令多多少少都是令人怀疑,缺乏权威的。 ■影片《刺杀希特勒》中,施陶芬堡在政变总部与幕僚们指挥行动。 以权力职位而言,最适合担负政变领导者的人其实是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的顶头上司,后备军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弗洛姆大将,他直属于希特勒,掌管着德国境内的所有部队,有权动用后方的任何资源,其角SE有点类似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中九门提督隆科多的角SE,如果他加入密谋集团,则政变的成功几率将成倍增加。然而,弗洛姆却是典型的骑墙人物,他对于属下的密谋行动十分清楚,但既不干预,也不加入,静观其变,在听闻希特勒未死后立即见风使舵,反戈一击,但他杀人灭口之举最终也未能使他逃过死刑。 ■影片《刺杀希特勒》中弗洛姆为希特勒引荐施陶芬堡。 除了在柏林的密谋核心人物外,还柏林以外还有两位参与政变的部队指挥官更具领导能力。一位是在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担任参谋长的海宁·冯·特雷斯科夫少将,他才是7·20事件的真正幕后策划者,也是1942年后军中密谋集团的组织者,包括奥尔布里希特和施陶芬堡等人都是在他的招揽下参与密谋,同时他还亲自策划了多次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只是未能成功。更重要的是,政变所依赖的“女武神”计划的细节几乎都是特雷斯科夫拟定的,然而远在东线的他不可能擅离职守,回到柏林领导政变。另一位是驻巴黎的军事总督海因里希·冯·施图普纳格尔上将,在接到“女武神”指令后就迅速指挥部下逮捕了巴黎的所有党卫队和警察首脑人物,掌控了局面,如果柏林的密谋者有同样的行动效率,或者局势发展将有所改观。 ■特雷斯科夫少将(左)和施图普纳格尔上将(右)。 无人取代希特勒 其实,无论何人来领导7·20事件中的政变行动,他都存在一个难以弥补的巨大劣势,就是不具备与希特勒相匹敌的威望,很难唤起德国广大底层民众的共鸣和支持。即使在1944年德国已经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国内形势日趋艰难,但在党卫队的恐怖监控和纳粹宣传机器的长久蛊或下,希特勒在德国社会的声望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新的动摇,德国大多数民众对于种族灭绝一无所知,他们可能对纳粹各级官僚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也可能对戈培尔的陈词滥调嗤之以鼻,但对希特勒本人仍保持着魔般的信赖和崇拜,在影片《刺杀希特勒》中,陆军通信中心的女接线员在得知希特勒死讯后泪水盈眶的镜头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密谋集团其实也很清楚政变行动缺乏民众基础,因此他们把全部DU注都压在施陶芬堡的炸弹能够消除这个最大的不利因素,可惜失算了,在希特勒从爆炸废墟中活着走出来的那一刻,政变就已经失败了。 ■德国柏林班德勒大街陆军总司令部旧址的庭院,施陶芬堡等人在此被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