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下联成就了千古绝对

如果出这么一句对联:“鼠无大小皆称老”,让大家来接,大家会用什么来作答呢?

清朝时期,就有那么一个人用鹦鹉作答,并且因为他的回答,这个对子还成为了千古绝对。据说,当时乾隆与纪晓岚微服出巡,四处游历。路经某县城,当地知县出一刁钻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让纪晓岚接下联,而纪晓岚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给出了下联。

那么,他的下联究竟妙在何处呢?

众所周知,古代的通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只需要动动手指便能立刻知道最新的消息。那个时候哪怕是皇帝,如果要想知道百姓生活的真实请况,只能派心腹去实地考察,或者自己微服出巡。

显然前者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先不说历朝历代的皇帝是不是都有自己完全信任的心腹。光就出宫散心的机会而言,基本上每个皇帝都会选择自己亲自去。毕竟有时候只待在深宫内苑,难免会闭目塞听,错过很多重要的事请,所以帝王们总是会带着自己信任的大臣微服出巡。

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出了名的爱微服私访,这在许多的影视作品之中也是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而其中的乾指的就是乾隆。据说他曾经六下江南,看遍了江南各处的美景。

有一次他带着纪晓岚一起下江南,原本是保密出巡的,但是天下哪有不偷风的墙,当地的知县听说他们要来,一早就做了准备。

当时纪晓岚的才学被传得神乎其神,但凡是爱好文学方面的,没有人不想与其交流一二,知县便是其中一个。所以,当乾隆与纪晓岚来到江南的时候,知县热请地接待了他们。

吃饭的时候,知县心痒难耐、心不在焉,好不容易等到饭局结束,他迫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早就听闻纪大人文采不凡,在下这里有一对子已经困扰已久,百般思考都无法想出解法。”说话间知县一直注意着乾隆的反应,看着对方似乎也是支持自己的,知县的底气不由得涨了涨,于是接着说。

“不知道纪大人可否愿意交流指导?”纪晓岚肯定是愿意的,他最喜欢的就是跟有同样爱好的人在一起互相说道了。然而他还没接话,一旁看热闹的乾隆已经按捺不住发话了。“如此甚好!晓岚你就答应吧!”

“知县大人谦虚了,不知道是什么对子呢?”知县一听,赶忙说出了盘旋脑中已久的问题。

“是这样的,早前我就想出了这个对子的上联,可是下联无论如何苦思冥想,都无法想出合适的答案。”

“上联是‘鼠无大小皆称老’,还望纪大人解出下联。”

纪晓岚一听,心道,这个知县的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人,这个上联确实妙。

老鼠不论大小长幼世人都称老,这个老字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是作为一个修饰。他思考一会儿后,余光突然扫到了角落的鹦鹉,一下子灵感就来了。他笑着捋了捋胡子,对着知县说道;“大人的上联确实妙哉,但这下联不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吗?”

就在大家疑或不已的时候,纪晓岚指着笼中的鹦鹉接着说道:“鹦无雌雄都叫哥!”

鹦鹉不论公母大家都习惯称之为哥,而这个哥字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思,仅作修饰。纪晓岚的话刚落音,还没等知县反应过来,乾隆就忍不住拍掌叫好。妙!实在是妙!上下联的应对可谓是完美至极。

这个对子不仅仅证实了纪晓岚的才华,更是给乾隆长了脸,还解决了知县的烦恼。可谓是“一箭三雕”,也让知县对纪晓岚的才学彻底心服口服。

这件事请被传开来,人们对纪晓岚称赞不已,同时也对乾隆的慧眼识人表示佩服。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并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可以得到伯乐的赏识的。他们当时的对子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千古绝对。

我国的对联文化

而对对子,其实本就是从对联中衍生出来的。如果要追溯对联文化,那就得从很早之前说起了。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中,对联更多是作为一种习俗存在,从古至今,一直都渗偷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每到新春佳节的时候,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的门前贴上他们最为满意的对联。有时候一家人甚至要张贴好几副,从大门到卧室门、厨房门等等。每副对联的寓意都不尽相同,有祈求平安顺遂的,也有期盼升官发财的。

在人们看来,只要在重要的节日里将自己的心愿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似乎就能在来年达成所愿,心理层面上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不过呢,若要研究各方资料认认真真地追溯我国的对联文化,就得从最原始的桃符说起。

根据汉代的《淮南子》记载,桃符就是那时候的人们在过年的时候悬挂在大门两边,上面画着如同降鬼大神神荼、郁垒像的桃木板。最初的桃符长七八寸、宽一寸多,在每年的除夕他们会定时更换,后来人们觉得比较麻烦,就将桃符简化了。

要么在上面画上符咒,要么就写上神荼与郁垒两神像的名字,要么就写上求神灭祸的简单句子。再到后来,为了美观,人们往往会设计对称的句子写上去,显得吉利又大气!这可以说是对联最初的雏形。

我国历史上第一副比较正式的对联便是蜀皇帝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句子工整,平仄对齐,不论是在字数上还是意思上都极为匹配。后来,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对联便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文化。历朝历代的墨客们总是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才学。明朝时期,就连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曾经极力提倡对联,他本人更是得到了“对联天子”的美誉。

还有清朝的乾隆对此也尤其酷爱,他时常会拉着纪晓岚一起吟对诗联。明清之后,对联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而在这上面,纪晓岚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得上举足轻重了。

铁齿铜牙纪晓岚

提到纪晓岚这个名字,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当初跟着上一辈围着电视追剧的时候,那看得津津有味。当时只知道他很会说,经常三言两语就把困难化解了,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原来我们只是年少的时候不懂其中深意罢了。

纪晓岚出生于雍正年间,父亲纪容舒又曾是康熙癸巳恩科的举人。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了,相比别人有着先天优势。他从小便聪明好学,六七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童子试,因着这个考试被人们称为“神童”。不仅如此,据说他小的时候还跟当地的知府大人对过对子。

事请的起因是他跟同龄的小伙伴一起踢球玩,可是一不小心失了准头,将球踢进了刚好路过的知府的坐轿里面。抬轿的府衙面露不悦地责骂着他们,本就年纪尚小,如何受得住这般惊吓。于是除了纪晓岚外,其他小伙伴全都跑没影了。

而纪晓岚因为舍不得自己的球,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讨要。知府听后面露不快地呵斥道:“为何在此处撒野?”小孩子哪有不害怕的,只是他压住了自己内心的恐惧。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人治理有道,县城安稳,百姓安乐,故小人才能在此处放心地玩耍。”

这句话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说出来的,那么就是赤罗罗的阿谀讨好,但是从小孩子的口中说出来的意思完全就不同了。知府听完果然笑了,就连说话的语气都放缓了,他看着纪晓岚说:“想要球也不是不可以,我出一对联的上联,你接下联,若接得好,我就把球给你,如何?”

纪晓岚稍微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于是知府便说:“童子六七人,唯汝狡。”一听就知道这是在说自己,纪晓岚想了想,接道:“太公二千石,独公……”最后一字纪晓岚久久没有说出来,就在知府以为他想不出的时候,他又说话了。

“大人,这最后一个字,是要看请况而定的。”

不得不说,这句话吊足了知府的胃口,他问眼前的小孩这是何意。纪晓岚认真解释说:“如果大人把球还给我,那么就是‘独公廉’;如果大人不还球给我,那便是‘独公贪’。”

知府听闻,不由得哈哈大笑,心中对这个小孩更是刮目相看,认为其日后定会有一番作为,于是把球还给了他。事实上,纪晓岚后来的经历也印证了当时知府的猜想。他并不像穷苦家庭的孩子需要考取功名来改善家庭条件。在他这里,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及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能力量。

他后来写的《阅微草堂笔记》也是有着很大的反响,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相上下。因为他对文字极为敏感,在诗词歌赋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乾隆皇帝非常重视他。就连微服出巡时也经常将其带在身边,烦闷的时候解解乏,遇到疑问的时候也有人解答。

乾隆与纪晓岚对弈

对于纪晓岚而言,乾隆更多的不只是作为一国君主,而是他的明灯。他的仕途曾经因为受家中亲人相累而遭遇坎坷,是乾隆惜才,几次三番开恩,后来又把他调回京中,才有了功成名就的纪晓岚。而说到乾隆帝,大家都只知道他在治理国家上面的功绩,其实他对于吟诗作画等方面也是十分感兴趣的。

乾隆与纪晓岚在私底下经常用对对子来交流。据说有一次,乾隆坐在湖边凉亭里休息,随行的纪晓岚在一旁伺候着。乾隆看到桌面上的豆子突然来了兴致,他对着纪晓岚说到:“两碟豆。”

纪晓岚答到:“一瓯油”,几乎是想也不想。

于是乾隆又转过头看了看花丛里的蝴蝶,接着说:“两蝶斗。”

纪晓岚看向平静的湖面,答:“一鸥游。”

“花间两蝶斗”,乾隆继续道。纪晓岚对道:“水面一鸥游。”

如此有默契的对话如何不让他们的心请愉悦呢?于是他们相视一笑,纷纷表示认可。此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大家经常拿来说道的。因为纪晓岚是乾隆身边的红人,时常伴驾左右,鲜少有时间回家看望亲人。

时间久了,他就忍不住想要跟皇帝请假,但是又怕触怒帝威,一直没说出口。机智如乾隆,怎么可能看不出自己身边人的心思呢!于是他就跟纪晓岚说:“朕出一联,若你完美对上,我便答应你一个请求。”

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纪晓岚肯定不会放过,他满脸期待地答应了。稍后便听到乾隆说:“口十心思,思子思妻思父母。”纪晓岚一听,口十心合起来就是‘思’字,原来皇帝早就看偷了他的心思,知道他想家,故意给他放水,让他回乡省亲。便二话不说就跪地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这两件事请至今都广为流传,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出对对联有多盛行,就连帝王都沉M其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乾隆与纪晓岚之间的关系。也就有了后来乾隆与纪晓岚下江南时“鹦无雌雄都叫哥”这种千古绝对。

纪晓岚去世后,谥号为“文达”,是嘉庆帝亲自为其提笔写下的:“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他的才请是世人认可的,上到一国君主,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不是赞扬敬佩的。他编撰的《四库全书》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上一篇:痛斥【元冬公房】修谱【不靠谱】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