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中国”为什么要叫“中国”?我们祖国的名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定向演化,就比如说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古代的意义与现代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亡”如今指的是“死亡”,古时候则指的是“逃跑”,还有“中国”,如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古代,它却拥有另外一层含义,你不一定了解。

陕西宝机的青铜器博物馆中藏着一件绝世珍宝,名叫“何尊”,它的底部刻有一大段铭文,记载了周王室迁都一事,其中出现了“中国”二字,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出处。它所指的地域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洛阳一带,也就是周王室的统治中心。

到了战国时期,秦国凭借着变法一步步走向强大,开始攻灭其他国家,同时兼并周围的“越”、“闽”等少数民族,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中国”的语意也随之发生变化,泛指所有被秦国占据的地区。

到了汉朝,人们对“中国”的认知进一步加强,将其作为“大汉”的另一个别称,与西域、大夏等“外国”相对应。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中国”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所涵盖的范围随着中原文明的不断扩张而逐渐变大。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大部分由少数民族所创建。统治者们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新,以笼络治下的汉人,便纷纷起国号为“汉”、“秦”等,以表示自己上承前朝,应天合人继承大权,同时还会自称为“中国”,进一步强化这种所谓的“正统”概念。

在唐朝,人们将“中国”的用法进一步扩大化,泛指所有受中原文明影响的地区。比如,西域的诸多小国明明在文化和人种、语言上与中原一带有很大差别,但仍被视为“中国”的一部分。当然,“中国”在一个时期并非只有一个用法和意思,而是多意并行。文豪曾有诗云: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的“中国”是指国都。

明朝时,郑和曾几次下西洋,与外国交流互通,期间他认识到了正式国家名称的重要新,一时便将“中国”作为明朝的对外自称,意为“中央之国”。其中还暗含了一层隐意,即明朝处于中心本位,而占城、暹罗等国则处于周边侧位,有明朝尊卑之别,理应俯首称臣。慢慢的,民间也开始以“中国”作为明朝的代称,不过此事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中央朝廷还是以“大明”为正式称谓。

到了清朝末期,“中国”才由官方拍板定案,作为清朝的正式代称使用。这一点在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可以窥见一二,如在《尼布楚条约》中,俄国便称清朝为“中国”,并将清朝的外交官员称为“中国大臣”。

光绪年间,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拯救民族与国家,发动了维新变法,并顺势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其实,此前的“中国”,不论含义如何变迁,都处于封建宗法制的束缚之下,“中国”往往与“家天下”联系在一起。但“新中国”跳出了以往的狭隘,开始真正与国家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后来的洋务运动也继承了这一概念,并顺势提出了国家层面的“自强”和人民层面的“求富”两个口号。

后来,孙先生将“中国”的概念进一步深化,与中华民族紧密相关,并于1912年将新成立的新政府称为“中华民国”,并以“五SE旗”为国旗,代表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称中国为“支那”,其实这个词一开始并没有歧义,它来源于古印度语的“cina”,意为“秦”,也是英文“China”的词源。但后来因为与军国主义扯上了关系,被视为歧视新称呼,于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在征询了各方面意见之后,将“中国”作为我们的简称,并一直传承至今。

“中国”一词含义的发展,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状况,从河洛奴隶政权,再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再到东亚文明的辐色中心,再到文明、领土、国家的聚合体,中华文明越来越灿烂,越来越辉煌,对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当我们在海外说起“中国”一词时,外国人总是会肃然起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含义会更加宽广,对外输出的体量也会逐渐增大,届时,“中国”会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

  • 上一篇:希特勒的偶像?纳粹的经神领袖?法西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