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一锅喜庆的大饽饽 年味就来了
更新时间:2023-01-10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蒸一锅喜庆的大饽饽年味就来了 □窗外风 那天,听着外面零星的鞭炮声,母亲看着窗外冬日蔚蓝的天空说,要是现在还在胶东,这会儿一定到了该蒸大饽饽的时候了。然后就絮絮地说起,谁蒸的大饽饽最好看,那真是一个巧媳妇呢。母亲眼睛望着窗外,定定地出神,我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以前在胶东的时光了。 谁的心底里还没有一个老家呢?即便是年过花甲,即便是已经在外地扎根多年,但是那些美好的记忆,那些家乡的美食,都会永远地存在心底里,不经意间想起,在心底泛起思乡的涟漪。 小时候住在胶东,腊八过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忙年,无论准备什么食材,人们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寓意日子蒸蒸日上,吉祥幸福。若过年不蒸上几锅大饽饽,主妇们会觉得好像欠缺了什么,她们会搓着手,遗憾地说这个年没过好。 大饽饽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馒头,大饽饽同馒头相比,要比馒头大三四倍,也不是单纯的馒头样子,而是做成各种形状,上面用食用SE素染成五颜六SE,就像工艺品一样,美极了。 饽饽的制作过程比馒头要复杂。首先,和面发酵;其次,在面团发好后加入干面反复揉,用胶东话说叫“守面”,这是个力气活儿,不常干的人,揉一会儿就会腰酸胳膊痛,面守得好,蒸出的饽饽才会自然裂口,才会“笑”,才筋道、好吃。 面和好后,就到了巧媳妇们施展才艺的时候了,十八般武艺在此刻都被施展出来:把面揉成“聚宝盆”“龙凤呈祥”“石榴花开”“玉如意”等,想做成什么样子就做成什么样子,就看做饽饽的人手巧不巧,心灵不灵。再根据饽饽的形状,用食用SE素染成各种颜SE,一件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就诞生了。 各种形状的饽饽,并不是每个当家的媳妇都能做得很好,那些手巧的媳妇做出来的饽饽,常常引来众人的啧啧称道,那些汉子们,也会因为娶了这么能干的媳妇儿而洋洋自得,脸上挂着得意的笑。于是,娶媳妇、嫁闺女的时候,巧媳妇们会被请去帮忙,蒸上几锅大饽饽,在众人面前施展一下她们的才艺。 蒸出一锅香气谗人的大饽饽,要用胶东特有的灶台和大锅。大锅是真正的大锅,直径一米左右,甚至还要大。用树枝、玉米瓤、碎木头点燃,火苗红红的,映红了脸庞,树枝子在炉膛里劈里啪啦地响,水汽洇溢出来,弥漫了整个灶间,而大饽饽的香气早已流淌得到处都是,深深地吸一口,再吸一口,恨不得把所有的香气都吸到肺腑里,让五脏六腑都美美地香一香。 外面雪花纷飞,鞭炮声此起彼伏,家里热气腾腾,辛勤的主妇们喜滋滋地看着蒸好的大饽饽,节日的气氛浓浓地就出来了。蒸出来的饽饽摆在用高粱秆做成的箅子上,远观、近瞧,都那么地惹人喜爱,工艺品一样,让人不忍把它们吃掉。家里来客人,端上一盘,客人的眼睛瞬间就被点亮,手纷纷伸向盘子里的大饽饽,抢了并不吃,带回家,放在那里欣赏。 凡吃过大花饽饽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它的“笑口”模样,和香甜耐嚼的味道,花饽饽开口笑了,喜气溢出来,好日子就来了。 饽饽在巧媳妇手里变换出多少花样啊,寿桃、各种动物、花朵,上面点缀的食用颜SE,更是添了喜庆。 那样大的锅,可以同时蒸许多东西,芋头、地瓜、馒头,还可以热菜,下面煮稀饭。掀开锅盖,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灶台的烟筒连着隔壁的土炕,白天做饭,热腾腾的烟火把炕烧得热热的,房间里暖意融融。窗外雪花纷纷扬扬,一派银装素裹,小孩子们在热热的炕上嬉戏,桌上摆着漂漂亮亮的大饽饽,心里觉得真温暖。浓浓的年味儿就在这香喷喷好看的大饽饽里扑面而来。 家乡的味道,就在这些花样繁多的大饽饽里,对家乡的思念,也许品尝一下香甜的大饽饽,就能让人舒怀。乡愁,是一条永远不会干涸的小河,一直一直在心底流淌。 那天听了母亲的话,我说:“我们也做一锅大饽饽吧,多喜庆多好看呀,孩子们肯定都喜欢。”母亲顿时经神一振,脸上漾着笑连连说:“有了胶东大饽饽,今年的年味就更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