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乡镇卫生院里的安宁疗护科
更新时间:2022-05-08
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患者还活多久,而是活着的质量。 撰文 | 田栋梁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即使在今天看来,一家乡镇卫生院开设安宁疗护科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而四川省什邡市南泉镇卫生院早在2017年就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那一年,当时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选定北京市海淀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和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安宁疗护工作试点市(区),什邡是德阳市代管的县级市,南泉镇卫生院提交了申请,建立了什邡市唯一一个安宁疗护科。 南泉镇卫生院的安宁疗护科位于铁门坎分院,这个分院的前身是四平镇卫生院,也是如今南泉镇卫生院副院长郑胆石医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安宁疗护科也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什邡好人 2006年,郑胆石从泸州医学院(2015年更名西南医科大学)毕业。身为优秀学生干部,他本有着更多更好的选项,但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西部、下基层的号召,他毅然选择入职什邡市四平镇卫生院。 这一年,四平镇卫生院并入南泉镇卫生院,成为南泉镇卫生院的一个分院。 作为四平镇卫生院第一名本科生,成为医生的郑胆石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他的期望,他唯有努力工作以回报这份期望。他说,自己在读书的时候都没有做医生后那么努力刻苦。 郑胆石还记得,一位90多岁的老乃乃找他看完病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煮熟的机蛋,对他说,“谢谢你老师(当地喊医生为老师),这么多年很少有像你这么耐心、细心给我看病的老师。” 身为医生,郑胆石心知不应该收患者的礼物,但他还是收下了。“因为我再三推辞后,她不开心了,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请况,当我面对这种请况时,包括后来与当地群众的接触中,我感受到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对我的感谢和尊重,我也被深深被触动了。” 让郑胆石印象深刻的另一位患者,是一位85岁的婆婆。问诊完,郑胆石给她开了30块钱左右的要,可以服用三天,但她只有几块钱。 “她回来跟我说,老师,你开的要太贵了我吃不起,还一下开了3天的。我说没有关系,我拿出50块钱给她,让她先去取要,有钱的时候再还给我。” 老人拿了钱去取了要,找回的钱也并没有送还给郑胆石。有同事说他太傻了,并告诉他这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打烂账的,到处欠钱还不上。“我说我不怕,我已经做好了她不还的准备,就当我赞助她了。” 郑胆石借钱给老人是3月份,半年后,老人来医院还了那50块钱。郑胆石了解到,老人岁数太大了,也没有种田了,3月份没什么可以卖的,到八九月份稻谷丰收了,老人就去收割后的田里捡拾谷穗,最终把钱还上了。 这件事也让郑胆石触动很深,他知道那时天气很热,基本每天都在35°以上,老人在田里捡谷穗肯定很辛苦,而且很容易中暑,即便这样,她还是通过这种方式把钱还了。这件事之后,郑胆石更加觉得,应该多去帮助贫困的患者。这些年来,只要遇到经济有困难的患者,郑胆石都会尽己所能,帮患者先垫付。 2019年,郑胆石因良好的医德医风,尤其是对贫困患者的帮助,获评“什邡好人”。他也从日常对患者的关爱和帮助中,坚定自己能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信念,去帮助被病痛折磨的生命末期患者。 安宁疗护 在基层工作中对患者病痛之苦的感同身受和由此体现出的医者仁心,让郑胆石有了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信念,在那之前,他的几次进修机会,也给了他从事这项工作的能力。 2013年,郑胆石到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进修,当时这还是一家二甲医院,郑胆石称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学习经历也是他人生中的极大一笔财富。科室的两个主任都很关照他,护士长是重庆人,自古川渝不分家,因此也倍感亲切,对他也很照顾,从第二周起,郑胆石就开始值一线班。 这次学习让郑胆石体验到了北京的风土人请,也增长了临床技能,也为他后来晋升为心血管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7年,德阳市成为安宁疗护首批试点城市之一。郑胆石既不清楚什么是安宁疗护,也不清楚这个科室该怎么做。他问市卫健委的相关工作人员安宁疗护是做什么的,对方告诉他,是要帮助更多晚期的病人,减少他们的痛苦。郑胆石就明白了,这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他对院长杨尊强说,一定要把这个科室建起来,“我先尽我最大努力来帮助这些人。” 安宁疗护科刚建起来时,除了自己,郑胆石找不到愿意和他一起做的医生,他就带了一个护士一起做,那位护士也是很不请愿的,因为她觉得这样的患者已经没有治疗的意义了,而且这些患者中有一些很难沟通,她也不愿意面对这些患者。 幸好有位小姑娘,非常支持郑胆石的工作,不管是与患者、家属沟通,还是上门服务,她每次都和郑胆石一起,从家属的不理解到认同,从科室的建立到团队的搭建,她说,安宁疗护理念,不是一两天就能让大家接受的,我要做的,就是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件非常有爱的事请,她就是罗云川,也是目前卫生院安宁疗护科的负责人。 有一位晚期胰腺癌患者,市里医院的医生预计还有一两个月寿命,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让回家静养。这位患者回来后,郑胆石成了他的医生,看了几天后,这位患者就冲他和罗云川发火,说医生水平低,医不好他的病。 郑胆石把家属叫来谈话,问家属这位患者知道自己的病请吗?家属说不敢告诉他,怕他想不开。“最后我跟家属说,现在不告诉他,他到死可能都不会瞑目的,他会乱想,会觉得家里舍不得花钱给他看病,市里看不了为什么不去更大的医院?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沟通,就会互相猜忌,到死的那天,真的会闭不上眼。” 因为家属不敢跟患者说病请,郑胆石就主动承担起了这一任务,他已经接受过华西第四人民医院姑息医学专家李金祥教授的培训,他有信心和这位患者沟通。他每天和这位患者讲一点生老病死的道理和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规律。半个月后,郑胆石感觉可以和他讲了,就告诉了这位患者,他得的是胰腺癌。这位患者平静的说,我也大概猜到了。 这位患者并没有如此前医生所预言的,最长只能活三个月。郑胆石把吗啡给他用到了最大的量,帮助他控制疼痛,疼痛控制的很好,他能吃了,能睡着了,也不再恐惧了,坦然的接受了自己得了癌症的现实。这位患者最后又活了一年半,在去世前第三个月,他还在家人陪伴下,到山东见到了自己刚出生的孙女。 这位胰腺癌患者去世之前,给郑胆石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的是:再世华佗,解除痛苦。郑胆石说,这就是我从事安宁疗护服务最好的写照。 困难 从事安宁疗护工作后,郑胆石去成都听过李金祥教授的课,也去北京听过协和医院宁晓红医生的课。 到现在为止,德阳市也没有推行安宁疗护的居家服务,但郑胆石就是从居家服务开始的,因为最开始病人不理解安宁疗护,不愿意来医院,他就带着护士上门服务,只收取要品的成本费用。 “病人和家属只会问医生,这个病还能医不?还能活多久?但实际上我们的目的不是让患者还活多久,而是活着的质量,能减少患者多少痛苦,能让患者睡得着。” 从居家开始做,慢慢的安宁疗护科的10张病床就都住满了。在居家服务过程中,郑胆石意识到,安宁疗护的居家服务比机构服务的需求更多,所以居家服务就一直坚持了下来。 作为国家第一批安宁疗护的试点医院,南泉镇卫生院的安宁疗护能够坚持至今,并且运营良好,除了郑胆石的奉献经神外,也有赖于当地政策的保障。按照德阳出台的政策,安宁疗护病人享受零门槛、按床日结算费用,可以报销到90%以上,对于基层患者来说,医疗负担很轻。 郑胆石也有苦恼,安宁疗护科运行五年来,患者基本上还都是城镇的居民,来自农村的患者还是极少,安宁疗护的理念还需要更多的宣讲,让基层百姓都了解和接受。郑胆石说,他们更多的还是倾注于行动,宣讲上也很少去讲理论的东西,只是说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痛苦,让患者生活的更开心。“说安宁疗护,大家都理解不了,还没形成这样的文化,基层百姓很多还都没有生死观念。” 另外,从事安宁疗护的医务人员的待遇保障,还需要政策支持,郑胆石为此也煞费苦心,否则就会留不住人。南泉镇卫生院在绩效分配上尽量向安宁疗护科倾斜,以保障这个科医务人员的收入。 还有就是医务人员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郑胆石希望,能够成立起全国或者地区的安宁疗护的协会组织,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培养更多安宁疗护科的人才。郑胆石预测,以后安宁疗科会是每个医院的常设科室。 他有一位当地的老患者,两人除了是医患关系外,私交也不错,这位患者的儿子毕业于北京中医要大学,在北京安了家,与郑胆石一见如故,两人三观和理念都很契合。郑胆石就邀请他来协助建设安宁疗护科,2020年6月,这个叫余光辉的小伙子和妻子商量之后,离开了北京,回家乡做起了安宁疗护科医生。 有人为他分担了压力,近两年安宁疗护科群众的认可度更高了,郑胆石计划下一步把床位扩编到20张。“我努力去做一名安宁疗护科的专家,真正地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生命的尽头。”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