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贴身“伴侣”
更新时间:2022-04-14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文/付立果 当下,与人形影不离的物件唯有手机了。从男人到女人,从顽童到老人,没有不“爱”上手机的。外出可以不带伴侣,不带秘书,甚至不带现金,但不能不带手机;有人一天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但不能不看手机。出行扫码、导航购物;视频开会、网上办公;售货直播、视频卖乖;交友聊天,上网寻欢、电信诈骗......一机在手,几乎无所不能!于是乎,手机便成了万能的贴身“伴侣”,没有手机几乎寸步难行。科技的发展,赋予了通讯信息的无所不能,而曾经的通讯功能却十分单纯——主要是亲友之间亲请的沟通桥梁。 上世纪初,书信是亲人、朋友之间常用的主要沟通方式。有文化的人可以自己写信,自己读信。年轻人谈恋爱,一天写一封长信也不厌其烦,书信是那个年代识字人的钟爱,八分钱一张邮票人人都买得起。不识字的也要找人代写,代读。只有遇到急事,才舍得到邮局发几MAO钱一封的电报。写信、发电报要相互知道确切的地址信息,否则,即便朝思暮想,也鞭长莫及。搬家了,换工作单位了,或记录的地址弄丢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联系。那个年代,不知因此拆散了多少才子佳人,让两个本应相爱的人含恨分手。也有的父母病重了,接到电报匆忙赶回家时,老人已经入土为安了,没有与挚爱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遗憾。 九十年代初,二、三千元一个,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BB机(传呼机),曾经热销一时。一开始是数字显示,后来汉字显示。男人扎起外腰把BB机悬挂在腰带上,以突显其存在。嘟嘟嘟、嘟嘟嘟....BB机响了,引得众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方才拿下BB机,看看来电显示,“老婆的”、“女朋友的”......和身边的人打个招呼,满脸的得意,然后就近找部电话(座机)赶紧回话,问问亲人有什么事。腰里别着一个BB机也是那个年代身份的象征。 尽管羡慕,自己还是没舍得买个BB机。直到1996年,咬咬牙花了2000元在家里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成了家中最值钱的物件。妻子为此心疼了好久,说是太贵了。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三、四百元。我安慰妻子说,就算我们给国家通讯事业做贡献了吧。农村稍有点钱的家庭,为了能够与远方的亲人常取得联系,舍不得买别的,也要花重金安部电话。现在想来,中国通讯事业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甚至赶超了世界前沿国家,正是十多亿国民那个年代为了亲请节衣缩食,舍得消费到通讯上带来的贡献。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亲请友亲传统美德的佐证。安了电话,把电话号码一一告知了远方的亲人、朋友,一是炫耀有电话了,二是希望有事及时联系,没事常电话聊聊。那个时代,电话号码本也成了与身相随的“伴侣”,密密麻麻,记满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 后来便有了手机。最早的手机几万元一部,号称“大哥大”,差不多和半个砖块一样大,只有少数先富起来的有钱人才买得起。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手机才在百姓中逐步使用起来。那时手机的功能比较单纯,主要是与亲人、朋友之间发短信、接打电话,不能上网。每逢除夕,看着春晚还要忙着给亲人、朋友发短信,送祝福。短信铃声一晚不断,亲人朋友的祝福同样不可或缺,铃声一响,立马打开看看。一晚之间,电信公司坐享其成,仅仅短信收入就多达几百亿元,这也是中国人重视亲请最有力的数字佐证。 从智能手机开始,渐渐地,手机的功能发生了质变。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强大到几乎无所不能。而其最早的“亲人朋友联系”的基本功能似乎逐步弱化,甚至正慢慢消失。 除夕之夜,四面八方、不远千里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的家人,只有吃饭的时候聚在一起聊聊,饭局一结束,便各自玩起了手机。或上网刷屏,或与根本不相识的人聊得热火朝天,唯独把身边的亲人晒在了一边。年迈的父母多想与过年回家的子女们聊会家长里短,可看着子女们个个专注于手机,忙得不可开交,又只好遗憾地转身悄悄离开...... 候车室、候机室,车厢里、飞机上,看书的少了,人与人交流的少了,人人刷起了手机,即便对面坐的就是家人、朋友、熟人,也形同陌路,各玩各的,互不干扰。 不认识的人反而拉近了,相识了,常联系了;认识的人,身边的人疏远了,陌生了。手机成就了太多的爱请故事,也拆散了不少家庭,造就了不少爱请悲剧。年轻人回家看父母的次数少了,打个电话或视频代替了回家。 我常常在思考,究竟是人改变了科技,还是科技改变了人?是好奇夺走了亲请,还是物衣与贪婪吞噬了人新?为此我曾作过一首小诗《最近的人》(节选):最在乎你的人/是你最近的人/最不在乎你的人/也可能是你最近的人;不要失去/才懂得珍惜/不要觉得应该/一切就理所当然;你是谁最近的人/谁是你最近的人/为了最近的人/你是否无怨无悔? 贴身“伴侣”——手机,想说不爱你真的不容易!朋友,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