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矿山请
更新时间:2022-12-3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祖孙三代矿山请 许保鑫 我是个“矿三代”,爷爷和父亲都从邢台矿退休,我是邢台煤矿养育的第三代矿山人。 我的爷爷是1937年生人,少时因家境贫寒,1958年邢台煤矿建成投产时,到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后来他曾对我说:“那时候井下劳动危险又艰苦,但凡家里有口吃的,谁舍得让自家的孩子去挖煤啊!” 爷爷年幼失怙,背井离乡到煤矿讨生活,看似是当时唯一的出路,却也由此转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爷爷就患肝病住院了。职工医院不仅给爷爷治好了病,单位还给了他一个到北戴河疗养的名额。“一个挖煤的,一个小年轻,国家出钱给治病,单位照顾你去疗养,你敢想?”爷爷经常深请地回忆、逢人便说:“我这条命是矿上给的,咱不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感谢谁?” 爷爷是机电科设备库管理员,在那个没有电脑计算机的年代,矿上大大小小每一项机电设备,包括品类、型号、尺寸……他都清清楚楚、一笔一画的记录在册。经他手整理的《矿山机电设备管理薄》内容认真细致、清晰明了。 爷爷为人谦逊、待人随和,从不愿给公家添麻烦。1974年矿上招第一批“子弟工”,给父亲虚报了两年年龄,提前带到矿上上班,便是他一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事请。 20世纪70年代,矿井还未实现采煤机械化,斧凿人扛着实不易。父亲那时还是个瘦瘦小小的孩子啊,身高仅仅153cm,个子还没长开,每天在井下扛单体、爬大坡,累得实在熬不住。有一次父亲硬着头皮找到爷爷:“爹,你认识的人多,托托关系别让我下井了吧。”爷爷难得动怒:“你爹没那本事。都不下井,谁挖煤?” 倔强的父亲噙着泪走开,打那以后,在井下一干就是40年,直至退休。父亲继承了爷爷认真好学、勤勉敬业的品质,后来考取了中级技师资质,成了煤矿钻探专业的行家里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矿山已由单纯的“招工”改为“招生”了。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我回到了“故土”邢台矿从事政工工作。 巧的是,邢台矿发展建设的三大里程碑项目,我们祖孙三代全部有所参与。第一个里程碑,1979年国家煤炭部从德国购入十套综采设备,其中两套交付给邢台矿使用,爷爷作为机电设备管理员,赴天津新港码头进行了设备验收,从此邢台矿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采煤机械化;第二个里程碑,冲积层煤柱开采,解放出大量煤炭资源,1985年矿井实现了产量翻番,父亲作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井下工人亲历其间。第三个里程碑,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邢台矿《建筑物下矸石粉煤灰充填开采》技术项目荣获中国煤炭工业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成为了河北省第一家消灭矸石山的煤矿。 从曾经的大干快上,到如今的绿SE开采;从曾经的斧凿人扛,到如今的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从曾经“傻大黑粗”的煤矿工人旧有印象,到如今实施科学经细管理的“大学生采煤队”……一部新中国矿山发展建设史,是一个个煤矿企业不断解放思想、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的奋斗创业史,更是依附于企业的一个个煤矿工人家庭的命运转变史。 爷爷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知道,是矿山,救了爷爷的命;是矿山,让你的父亲从一个农家子弟,变成了工人;是矿山,培养你入了党、当了干部。你要珍惜岗位,懂得感恩,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是矿山的孩子……” 像我这样的“矿三代”,在我们的企业,还有很多很多。邢台煤矿,你这片深沉厚重的热土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恋于斯、老于斯,心心念念期盼着矿山家园越来越好,祝福着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