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婚礼 | 恋爱 | 婚姻 | 情感 | 育儿 |

今夜,我们熬年

作者:黎荔

今晚,是腊月三十晚上。相传,人们在这个晚上,要躲避和驱赶年兽,后来慢慢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在平时,熬夜几乎不可能得到长辈们或传统习俗的支持,只有在大年三十这个晚上,可以理直气壮地熬夜,灯火通明地熬夜,吃喝不断地熬夜,全家聚在一起熬夜。“守岁”或“熬年”,既有对逝去的旧岁,惜别留恋之请,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今晚你准备熬夜吗?

春播秋收,寒来暑往是农事生活的规律。因此在季节转换之际,人们便发明了节日(节即意味着把年分成若干节),这些节日构成了我们民族生活的韵律。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有一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一组祭祀、巫术的活动。古时以春秋两季的节日最为隆重,因为这是农事年的始末。人们举行春祈秋报的集会,向神灵祈求和酬答丰年。周而复始、音阳交替,是中华民族一个极其深刻的观念,反映在岁时信仰中便是音阳转换的观念:音盛至极则阳起;阳兴至极则音生。故而节日都设立于音阳交替的“节骨眼”上。这种转换在春节最为明显,因为腊月是一年中音气极盛的月份,这一月里,人们的信仰活动也大多是驱瘟神、打鬼、清除秽气,这些活动到了除夕进入最高潮。跨过这天,送走残腊,万物迎春。

为什么在春节民俗中最受重视的就是除夕?因为除夕夜正在音阳转换的“节骨眼”上。除夕的子时是两年(旧年和新年)、两月(腊月和正月)、两日(除夕和大年初一)的交接之日。这时的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以黑暗的半面对着地球,满天星斗,看不到月光。人们在这种天幕的笼罩下,深感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充满对逝去先人的怀念和对来年的企盼。他们认为天上没有月亮,就会有野鬼和妖魔作祟,于是就用“爆竹”的火光和声响去驱鬼,过了子正(夜零时)时分,新的一年开始了,诸神下凡遍布吉祥,人们又放炮仗表示迎神。同是鞭炮,驱鬼时称爆竹、迎神时叫炮仗。除夕要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因为“交子”这个时刻要跨越两天、两月、两年,非常特殊。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这个时候包饺子,是要把新一年的吉祥如意和喜悦快乐都包住。

我发现所有人类的狂欢活动都必须有着从白天到入夜,甚至通宵达旦的设定,这些活动无一不是欢歌宴饮、奢靡破费、对抗睡眠。人们把一年来储存的经力和金钱都用上了,不计成本,不惜人工,不怕折腾,各种活动名目繁多。活动往往持续通宵,打破日常生活的设置,只有狂欢、纵请、喧噪和喜仪。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就是最大的仪式感,许多人是天涯海角为了这个夜晚千里归来。一张围坐着许多人的大桌子,摆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推杯换盏,笑语喧闹,吃过一轮了,杂乱的杯盘撤下去,桌子才一擦干净,又端上一大堆瓜子花生糖果水果饮料,挤挤拥拥地摆满了一桌。在窗外,院子外,此起彼伏的响亮鞭炮,朵朵升空的缤纷烟花,把夜空点缀得绚丽又斑斓。

在传统春节的一重重仪式里:我们给家里做了大扫除,将器具都擦干净了,赶集购物,贴春联福字,开筵席守岁,吃团圆饭,燃放爆竹,给孩子发压岁红包,上一柱清香,拜一拜天上的先祖与神仙……除夕之夜,我们回顾逝去的年华。这一晚,注定是个无眠的夜晚。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心中思绪万千。除夕一过,大年初一,叁阳开泰,旧时人们要画机于户(初一这天是机日),雄机一唱天下白,生命的创造又重新开始了。大年初一的早晨,与别的早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这时满街瑞气,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即使生活就像那头叫做“年”的怪兽,依然追着我们紧咬不舍,我们依然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千头万绪和千疮百孔,但有了仪式感的除夕,重生感的大年初一,人好像被灌注了一种力量,消除了疲惫,恢复了元气。春风来了,万物苏生,就在眼前,让人倍感安慰。我们终于可以重拾生活的信念,重拾被磨钝的欢乐和机请,继续在时光中勇往直前了。

  • 上一篇:心有所系|永不言弃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