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迎故旧乐无穷(上)
更新时间:2023-02-13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一起走过 / 肖声 异乡迎故旧乐无穷(上) 在钱惕明(右)的中视海景房工作室,两位老人相谈甚欢。 这一天,是2022年12月5日,下午4点09分。我打开手机,一条微信出现在我的手机上:“请你帮我租一个小区内的业主房,我想住到中视金海湾,和你做邻居。麻烦你了。” 这是谁?他既非七八十岁的同龄人,也非在岗工作的后生晚辈,乃是长我十一岁又与我十分投缘的著名健康老人钱惕明(其曾被评为常州市十佳健康老人)。 出生于1929年的钱惕明,是老革命中最年轻的一代,也是非常幸运的一个。他早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于1949年5月6日进入革命干部学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就加入了革命队伍。两个月后,又因革命需要,被提前毕业,分配到苏南区党委机关报——苏南日报任记者。解放后,我国的干部离退休制度里有一条硬杠杠:凡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者,均可享受老干部的离休待遇。正由于此,他搭上了享受离休待遇的末班车,成为常州日报仍健在的两位离休老干部之一。 除短期参加土改工作队等其他工作外,钱惕明一生从事新闻工作,从1954年起供职于常州日报,历任记者、编辑、采访部主任、报社党组成员、总编办主任、副局级巡视员等职。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和为人,可以用十二字来概括:一生谨慎、办事认真、待人宽厚。 我与钱老的相遇和相识,已经很晚了。起始于我在北方辗转漂泊20多年叶落归根调回常州之后。 我影影绰绰的记忆里,那一天,是1983年8月10日,我到常州日报大采访部报到。先多说一句,采访部前面为何加个“大”字呢?那是由于报社在一个特殊转型时期组建的一个特殊部门。时任以副代正的总编张熙是一位开拓型领导,他把全编辑部除群工部和副刊部以外的所有记者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很奇葩的采访部。之所以说它奇葩,一是记者云集,那天我走进大会议室,一眼望去,哗啦啦看到两大排端坐的记者,可见人数之多,而且据可靠消息,还在源源不断地引进新人;二是部领导阵容豪华,由一位党组成员担纲正职部主任,在他后面,还有一位部主任也是正职,然后还有两位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