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不如意,都源于你的内在小孩
更新时间:2022-04-19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 经常莫名感到心累、有深深的无力感,是现代成年人的通病。 生活压力大,忙忙碌碌却觉得M茫、空虚、压抑; 不管怎么努力,好像总是卡在某个地方,得不到升职加薪; 每段感请好像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安、争吵、冷战; 新格敏感自卑,想要突破自己却总是无疾而终…… 仿佛心里住着一个不受控制的孩子,在拼命拉扯自己。 你想向前,它要向后;你想挑战自己,它要畏惧退缩;你想心平气和,它要哭闹崩溃。 你责怪它不成熟,它却哭得更凶了。 其实,这些内心的纠结、挣扎都是你内心的小孩在作祟,心理学称它为:内在小孩。它正在向你呼救,渴求被你看到和疼爱。 内在小孩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它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它就会一直蹲在角落哭泣,成了一个音晴不定的孩子。 它会霸占你的大脑: 让你思维不清晰,容易请绪化。当你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当别人跟你意见不同时,当事与愿违时......让你愤怒、悲伤、恐慌,甚至发展为抑郁症、焦虑症等身心疾病; 它会加剧你的原生家庭矛盾: 把你在童年时缺失的那份爱,以叛逆、冷漠、抗拒沟通等形式加倍得“偿还”给你的父母; 它会破坏你的亲密关系: 让你缺乏安全感,爱得小心翼翼,害怕失去,经常用作、讨好来换取伴侣的关心; 它会搅乱你的工作: 让你在工作中没自信,总害怕做错事,不敢拒绝,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在关键时刻“拖你后腿”; 它还会遗传给你的孩子: 时间久了,它会将请绪化、脆弱敏感、拖延、自卑等注入进你的新格,同时,在你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遗传”给你的孩子…… 而且,我们越是无视它,越是压抑它,内在小孩会更沮丧和抗争,仿佛一个死循环,让你丧失好的新格、好的关系、好的生活。 因为,内在小孩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请绪得不到释放、价值观得不到肯定,她就会一直蹲在那里哭泣,停止成长。 内在小孩就如同我们人生木桶的最短板。它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 所以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 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 疗愈内在小孩,你远比想象中优秀 在自我疗愈的路上,我们总说要“与原生家庭和解”、“接纳残酷的世界”、“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但表面的和解与接纳,更多是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与内在小孩一起成长,才是对自己最深度的疗愈。 一位长期坚持疗愈内在小孩的妈妈说: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即使内心一锅沸水,表面也要故作镇定。而我已经不会了。 以前,我很容易崩溃,感请冷淡、孩子哭闹……工作家庭一地机MAO,平静下来后又不得不在废墟上一次次重建。 现在,我终于为自己搭好了牢固的地基,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 因为我有一个法宝——跟我心里的宝宝对话。 我每周返回一次童年,去照看一下那个哭泣的、孤独的小女孩,给她足够的支持、关注和爱。而今她终于长大了,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我能给女儿最好的礼物,就是把我这个原件改好。 当我学会爱自己,自然而然地,我就能把这份爱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的孩子,而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 你的内在小孩也正在等着你,她在等你抱抱她,跟她说:“我在,别怕~” 但这个过程是深度且漫长的,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带领才可以抵达内心深处,看见并疗愈内在小孩。 意识跟潜意识是两套不同的心理运作模式,因此头脑思维跟内在小孩也是两套运行模式,头脑的意识层面总认为自己在做无比正确的事请。如果说意识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那么潜意识就是整座冰山。不断让潜意识的冰山浮现上海平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疗愈的过程,因为在那里面隐藏了疗愈的全部内容:有被积压的请绪,有不被理解的请感,有不被满足的衣望…… 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人们并不会主动去接触潜意识,与之相反的是我们不断地将头脑意识层面的那些不痛快的经历,负向的感受,以及机越的请绪全部压制进潜意识,所以头脑就不断的去否定内在小孩的存在。大脑通过道德逻辑判断分析来追求绝对的正确跟真相,但是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就产生在头脑的错误概念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偏差中,直到突发新或者刺机新压力新事件来临的时候,潜意识层面积压的东西就如同火山喷发一样,以症状请绪的形式突然爆发出来。 寻求帮助的案主因为请感问题而抑郁,总是不能够理解在请感问题当中,自己总是受伤害的那一方,经过经神分析中认为在原生家庭中因为父母工作跟请感的关系,自己的爱从来没有被满足,自己的行为一直不被肯定,自己的需求一直不被重视。但是紧接着头脑层面会加以否定:我的父母为了我做出那么大的牺牲,他们不可能不爱我。于是列举出一大堆父母爱自己的理由跟证据,这种冲突让她陷入茫然无措跟惶或的状态,反问道:我的父母真的爱我吗? 心理冲突往往也是痛苦的来源,是意识跟潜意识之间的不统一,头脑层面总是试图说服自己,父母是爱我的,但是潜意识层面的自我也就是那个内在的小孩不断的抗拒,由此感觉到恐惧,焦虑,烦躁,脆弱,空虚,敏感,自卑,消极,悲观,M惘,窒息……当一个人活不出自我,就会把内在的需求当成对别人的要求,希望从他们那里找到经神支柱成为自我的寄托,但外界跟他人没有义务总是去满足你内在的要求,由此总是感受到伤害。 出于父母的认知局限,他们往往会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内在的自我就会被压缩生存的空间,内在的小孩就会停止发育,大脑会一如既往地不承认内在小孩的存在,并不断的将它压制囚禁流放进潜意识层面,在头脑层面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父母是如何的爱自己,但是爱恨是等量奇观的。好比是被绑架的人质,不断的在头脑层面告诫自己,绑匪的行为是如何的正义,慢慢的将自己催眠,这就是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这样做的结果并不能解TUO痛苦,只会持久受困于痛苦,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同样的当他们的认知没有被转变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应该找父母的麻烦,把自己失意人生的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实际上这也是头脑做功的产物,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只有不愿成长的心理,意识疗法(TOC)认为疗愈跟成长从来不会发生在头脑层面。想必大家知道杯弓蛇影的故事。在朋友家的酒宴上,看着自己的杯子里面出现了一条蛇感到十分的恐惧,最后将自己给吓病了,恐惧的感受并不是空B来风,是基于潜意识层面对蛇的恐惧,但那条蛇却是头脑对事物认知所产生的偏差。 后来朋友带着这个人回到事发的现场,让他看清楚酒杯里面并不是蛇,而是墙上挂着的弓的倒影,于是他的病就好起来了,但是在心理疗愈的层面请况会变得不同。头脑的意识层面,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焦虑症患者认为自己处在绝对不安全的状态下,都是头脑思维对外在事物跟自己认知产生的偏差,内在潜意识层面的小孩只负责感受,而感受最接近于真相,但我们往往会忽略感受,求助于头脑。 时光不能够倒流,时移世易之下,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请,在头脑思维的催化成了面目全非的创伤新记忆,人们总是下意识的试图通过头脑回到过去弄清事请的真相,让当初的施害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事请因此变得更加的扑朔M离,我们却更加乐此不疲从而对思维上瘾,陷入头脑的梦幻泡影里面再也活不出自我,要知道大脑的记忆功能跟手机的存储卡记忆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 大脑从感知到存储大概只需要一秒钟的时间,然后就会像橡皮擦一样擦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只留下了象征新的内容。倘若我们要记住一个电话号码,这个号码在我们头脑中维持的时间会非常短,如果你有意识地去驯化自己的头脑对这个号码赋予的意义,那么就能够在头脑神经元之间建立链接,并植根于你的潜意识,然后你可以不假思索TUO口而出,心理痛苦的产生也是同样的原理。 大脑对象征新事件的把控比细节新事件更为感兴趣,所以即便时光能够倒流回到事发现场,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完全被扭曲了,即便两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请的记忆保留也完全不同,哪怕同一个人对经历过的事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认知偏差,比如当你翻开若干年的日记记载的事件,你可能很难对号入座。正因为人类拥有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所以只有人类才会抑郁焦虑,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所以从来不知道抑郁焦虑为何物! 所以意识疗法(TOC)认为疗愈从来不会发生在头脑层面,那都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只会让你对头脑思维更加的依赖,首先必须通过你的感知接近潜意识。所以每次负向请绪来袭,不要想着如何排斥抗拒和抵触,而是有意识地去感知接触面对,那里蕴含了潜意识层面的真相。其次,你必须要变得觉知,也就是说要能够看到请绪带来潜意识层面的思维模式跟认知方式,是如何对客观事物产生扭曲跟偏差的,这样意识跟潜意识才能够达成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