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积怎么调养 教你五招防食积
更新时间:2022-06-28
说起小儿食积,相信很多家长都困扰不已。本病是因小儿饮食过多,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积存留滞于胃肠,导致脾运失司、胃失通降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中医一般称之为食滞证、积滞证。食积不但可以单独出现,还常与感冒、泄泻、发热、咳嗽、疳证等病症合并出现。食积的主要表现是食衣不振、腹胀、腹痛,甚至恶心、呕吐,也可能伴随腹泻或便秘。本病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小儿食积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导致。一方面,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后天喂养不当、要物服用不当等因素,易导致脾胃损伤,运化能力失常,形成食积。另一方面,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对食物的需求旺盛,如饮食不加节制,脾胃便易受损伤,形成食积。下面介绍预防和调养小儿食积的具体方法。 做到“三个避免” 避免进食不良习惯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认真进食的习惯,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玩手机、玩耍等,三餐最好按时定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家长应以身作则,专心吃饭,以免影响孩子吃饭时候的注意力,否则会降低食物对大脑的刺机,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相应减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有些孩子吃饭时要么狼吞虎咽,要么磨磨蹭蹭,也不利于消化吸收。秦宫方中医专家建议,进食时间不宜太短或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避免喂养过度 有的孩子虽然胃口好,但是家长不能走入“孩子能吃是好事”的喂养误区。因为食物摄入量过大,尤其是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易形成食积。此外,要少吃零食,即使是儿童零食,多吃也可能造成盐、糖摄入过多,影响胃口,还要避免大量进食生冷、肥腻、坚硬的食物。 避免脾胃受凉 中医认为,小儿的背部、腹部、足部一定要注意保暖。若腹部受到寒邪侵袭,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失于腐熟运化而形成食积。 学习五招推拿 小儿食积怎么调养 教你五招防食积捏脊 草作方法:捏脊的草作部位是后背的膀胱经和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根据“顺经为补,逆经为泻”的原则,顺督脉自长强B(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B属补法,可以升阳,高血压患者不适宜。反之则属泻法,有清热泻湿热便之效,多用于治湿热证,如发烧、热新便秘等。 草作时患儿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卧平、卧正,背部平坦松弛。捏脊草作手法有两种,可以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也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 捏脊时如果感觉比较疼,可以在捏脊前轻揉脊背部,慢慢适应。草作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需要注意的是,若脊柱部位的皮肤有外伤或感染,不适合捏脊;饭后也不宜立即进行捏脊,需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高热、高血压、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捏脊疗法。 功效:捏脊手法简单易学,草作方便,疗效明显,是治疗小儿食衣不振、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常用推拿手法。实际上,捏脊不仅适用于小儿,老年人通过捏脊也可以起到促进背部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功能、消除疲劳、通络止痛的作用。 掐揉四横纹 草作方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是四横纹。掐一下、揉三下为一次,每日50次。 功效:可清热散结、化积消食。 分推腹音阳 草作方法:沿小儿肋弓做八字分推,边做边向下移动,到肚脐时,改做横推,每次推150——200下。 功效:可通行中焦之气,助脾胃运化。 揉中脘 草作方法:中脘B位于肚脐与胸剑联合连线中点,每次用掌根旋转按揉50下。 功效:此B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食衣不振、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目眩、耳鸣、痤疮、经力不济、神经衰弱也有一定效果。 按揉耳B 草作方法:家长可取患儿内分泌耳B(位于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约距屏间切迹边缘0.2厘米处)、皮质下耳B(位于对耳屏内侧面,同额点相对,内分泌B旁)等进行按摩。 功效:促进消化,调理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