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遭受灭顶之灾,南洋水师为何袖手旁观,坐视其全军覆没
更新时间:2022-03-11
北洋水师遭受灭顶之灾,南洋水师为何袖手旁观,坐视其全军覆没 公元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战于黄海大东沟,这是"甲午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由于北洋水师刚刚组建,装备以及战斗力都不如日本海军,最后被打得节节败退;在次年威海一战中,元气大伤的北洋水师,困守刘公岛一月之久,孤立无援最后全军覆没;其实当时清廷不仅有北洋水师,还有一队南洋水师,为何在北洋水师的生死存亡时刻,南洋水师不去救援,而选择袖手旁观呢? 黄海一战颇为惨烈,北洋水师遭受日军重创,连"致远号"舰长邓世昌,都壮烈殉国;南洋水师之所以未去增援,首先是来不及,黄海一战持续了仅五个多小时,而且日军在战前进行了细致的部署,所用的战舰均是灵活快速的新式战舰;所以部署在福建、江浙一带的南洋水师,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赶到黄海战场,对于早有预谋的日本来说,早就算准了关键时刻北洋水师没有援军。 第二个原因是清廷希望南洋水师保存实力,以避开战斗保住军舰;在近代史中清廷可谓是被列强"吊打",根本原因并不全是因为自身实力弱小,而是清廷寄希望于国际社会,衣通过其他国家出手调停争端;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如狼似虎的西方列强,唯有全力一战,才能保住尊严与主权;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虽然遭受重创,但依然有着一定的战斗力,但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躲在威海港,高挂"免战牌",这让日军彻底取得了黄海的制海权;连清廷战斗力最强的北洋水师都避而不战,更别指望南洋水师跋涉增援了。 第三个原因是比较复杂,首先要从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的诞生说起;海军是一种极为耗费军费的军种,能同时保持多支海军战斗力的国家少之又少,清廷腐败无能,组建一支海军已经是极为勉强,因此在清廷规划组建海军之时,就没打算组建南洋水师;可清帝国的"掌门人"慈禧,担忧李鸿章麾下的北洋水师一家独大,决定再组建几支海军以互相制衡。 慈禧扩建海军的主意,本来就不是为了强大国防,所以各个舰队的官员,也是互相争夺资源,还没等到打仗,自家已经互相视为仇敌;北洋水师由李鸿章一手组建,而南洋水师的创始人,则是左宗棠与沈葆桢,李鸿章与左、沈二人之间也心有间隙;但是如果说南洋水师见北洋水师遭遇灭顶之灾,故意袖手旁观见死不救的话,恐怕有点夸张。 可毕竟两支舰队的积怨由来已久,因为沟通不及时,导致贻误战机,最终惨剧发生的可能新是最大的;由于前期沟通不及时,再加上日本海军动作十分迅速,所以南洋水师根本来不及反应,北洋水师就已经战败撤退;有人认为南洋水师虽然来不及增援,但是可以偷袭日本港口以"围魏救赵",但这个机会也是稍纵即逝,日本海军恐怕也早有防备。 在海战结束后,李鸿章说北洋水师以一隅之力,对战日本全国海军,这句话可谓是道破了北洋水师战败的原因;除了日本海军装备优于北洋水师,并经过周密部署速战速决外,北洋水师战败的原因也是没有帮手;但是纵是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合力,在战斗力上也远远不及日本海军,所以南洋水师北上救援,恐怕也没有好结果。 【参考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全史》,《南洋水师"见死不救"问题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