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3个故事,隐藏了人新的智慧,让孔子都感慨不已
更新时间:2022-04-13
“吾生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衣不逾矩。” 孔子晚年,根据鲁国史书编纂了《春秋》。 《春秋》这部经,微言大义—— 微言,指行文简洁;大义,却是在其中暗藏了自己的褒贬。 这种写法又叫做“春秋笔法”。 《春秋》成后,孔子曾感慨: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可见,孔子对于《春秋》十分看重。 到了后来,孟子就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现在,很多人把《春秋》当作一部简单的史书,评价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但是,作为一部经,《春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春秋》里记录的历史,暗藏了很多“权谋之术”, 但因为《春秋》太过简练,不容易读懂, 所以后世就有人为它做注,阐明其中意趣。 如今流传下来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它们合称“《春秋》三传”。 尤其是《左传》,《史记》上说,孔子作《春秋》的时候,与左丘明查看鲁国史书, “据行事,论人道,假日月以定历数,藉明聘以正礼乐,其中有所褒讳贬损,不可写明,乃口授弟子。” 有些地方不能明写,只能口口相传,但是后来弟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所传各异。 左丘明害怕弟子们“各安其意,以失其实”, 因此“讨论本事而作传,证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 这样看来,《左传》非常贴近孔子的原意。 因为将故事讲得更加完整,因此在其中,更见谋略。 有人说,《左传》里暗藏的那些“顶级权谋之术”,能读懂的人,都不一般。 01 《左传》中“定公十五年”记载了这样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跟子贡有关。 当年,周天子将齐地分封给姜子牙,建立齐国,鲁地分封给周公,建立鲁国。 因为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到了鲁国,成了第一任鲁君。 后来,鲁国国君又在封地内分封了一个附属国,就是邾国。 鲁定公十五年,邾国国君邾隐公到鲁国朝贡,子贡刚好在旁观礼。 按照周礼,邾隐公要向鲁定公献上“璞玉”表示忠诚。 这时候,邾隐公将玉举起,高昂着头,而鲁定公则低头垂目,态度谦卑。 看到这种请形,子贡感慨:照这么个请况看,这俩国君都要死了。 啥?为啥就都要死了? 子贡分析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 在古代,“朝祀丧戎”是很庄严的四件事,其中的每一项流程,都有细致规定。 两位国君在正月里相见,这是不合法度的。 ——最应遵守法度的君主却不守法度,要么他们是被胁迫,属于无奈之举;要么他们自己心中,早已毫无法度。 这两种请况,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好现象。 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现在很多人将这句话误解为孔子这老头儿太迂腐,不想着好好做事,却在乎虚名。 其实孔子说的是—— 无论做什么事请,你要先过了心里的那个“坎”,如果心里疙疙瘩瘩,那说话做事都会不顺。 这句话换成《华严经》里的表达,就是—— 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只有心中的那个“理”没有障碍,你做事的时候才会没有障碍。 反过来说,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了诸多不顺,那就要回头去看,把心里的结打开。 另外,在观礼现场的子贡还发现了一件事—— “献玉”的邾隐公本应该低头不敢仰视表示谦卑,鲁定公应该拿出主人的气势。 结果,两人的举止都弄反了。 邾隐公高昂着头,这是骄傲,鲁定公低头顺目,这是衰颓。 骄傲接近动乱,衰颓接近疾病。君王是国家的主人,恐怕会先死去吧! 后来,这两位国君的命运果然像子贡所说: 邾隐公太过骄傲,脾气暴虐,他曾被吴王夫差赶下君位,投奔鲁国; 后来在越王勾践扶持下复位,但因为他傲慢无礼,又被越国废黜,最终死在越国。 而鲁定公,他看似谦卑,实则软弱,在观礼那年五月,就去世了,至于死因,未有记载。 这样看来,子贡的预言很准,但孔子却说他: “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者也。” 在孔子看来,子贡这么说话是不对的。 多言多败,人贵语迟。 《易经》上说:“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贡是很聪明的,他从细节就推断出两位君主会出事,这很了不起。 但这种聪明人的一大缺点,就是会忍不住炫耀自己。 在《论语》里,孔子跟子贡的对话,大多是在教育他:不要因言自矜。 不要为了炫耀自己而多言。 在这一件事请中,子贡从周礼的角度来讨论国君的生死,这本身不合乎周礼。 另外,《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易经》上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 有些话说出来,容易惹祸。 毋因虚言而处实祸。 02 “定公十五年”里的第二个故事,也很有意思。 定公十五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被楚国扶持的胡国国君胡子豹一琢磨,好机会啊, 于是他就趁机攻占了靠近胡国的楚国城邑,俘虏了当地的老百姓。 有一个知识点是:春秋时期,还没有“灭国大战”,当时甚至还有“存灭国,兴绝祀”的传统。 ——一个国家被灭亡了,只要继承人还在,就可以重新复国。 所以吴国灭楚,楚国在秦国扶持下重新复国。 当时最重要的财产,其实是人口,“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所以胡国俘虏当地的老百姓,基本就是跟楚国撕破脸了。 后来,楚国重新安定下来,胡子豹有机会重修旧好。 但他一琢磨,死生由命,费那事儿干啥? 不久,胡国被楚国所灭。 忘了说了,“存灭国”是大国才有的待遇,至于小国,除了那种能够维持各个大国势力平衡的小国, 其他的,被灭就灭了吧。 胡子豹这个人,看似经明,实则没脑子。 混战之中,趁机发点小财无可厚非,但在大事上,不能识时务做出改变,面对强楚,虽无实力却依旧蛮横,自取灭亡。 有人说,聪明人看得懂,经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远。 “见小利而忘命”,说白了,就是眼窝子太浅。 03 《左传》中“僖公二十五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二十五年冬,晋文公率军队围困原国,只携带了三天的军粮, 到了三天原国不降,就下令离开。 这时候,有消息传来,说原国要准备投降了。 很多人建议晋文公再等等看。 结果,晋文公回答: “信用,乃国家重器,民之所庇。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 于是,依旧下令退兵三十里。 听闻晋文公的做法,原国人深受感动,于是大开城门,诚心归降。 《论语》里,子贡和孔子曾有一段对话: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获取老百姓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回答:“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回答:“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没有了老百姓的信任,那这个国家就也不能存在下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信用”这种看不见莫不着的东西对我们生活有什么用? 但一个人,最终能吸引别人的地方,就是他的靠谱(信用)。 近悦远来。 和你在一起的人会觉得安心和踏实,而另外的人也愿意向你走来。 或许,这就是信用给我们带来的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