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名臣排行榜:包拯第8,第3救140万汉人,前2是谁?
更新时间:2022-04-30
以铜为镜,可以正义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历史的这条长河中,出现过无数璀璨耀眼的辰星,他们照亮了这条布满尘埃的路。是他们的出现,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他们的身上是华夏数千年的历程。就整个历史来看,很多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影响促进了时代的发展。那么若要在这无数的璀璨的辰星中,挑选出十位名臣,谁又能上榜呢? Top10诸葛亮: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就才能和功勋来讲,诸葛亮有些被三国演义神化了,这点是不能否认的。一生辅佐的蜀汉只是个偏安一隅的小国,别说比之曹魏,跟孙吴相比都难。原先属于他人的草船借箭、火攻,都被罗贯中安在了他身上,由此他成为百姓心中智者的代表人物。 但同样的,被神化也不是否认他才能和功勋的理由,诸葛亮还是颇有些才能的。刘备三顾茅庐时对他的才能还略有些怀疑,当《隆中对》现世后,刘备彻底打消了这怀疑。接着联合东吴在赤水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形成三国鼎立,夺得汉中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忠更不用说,自从跟了刘备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除去智者代表人物的身份外还有忠者。 Top9刘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基的功勋比诸葛亮大了不是一点,诸葛亮倾其一生也就做到了三分天下,刘基却辅助朱元璋完成了一统的大任。当然这也与所跟之人的才能有关,刘备的才能不好说,朱元璋在帝王之中也属优秀。而刘基同样以谋算闻名,王世贞甚至认为他的谋略才能不输张良,只是做官或不做官的气节差了点。 在跟随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路上,刘基出过很多关键新决策,平等张士诚、陈友谅的军事大计。治理国家的奏请立法定制,谏止建都于凤阳,设立军卫法等等。陈友谅还是比较难啃的,立法定制又对今后的大明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治国安邦上他很有一套。天文、兵法、数理、诗文就没有他不通的,可惜的是刘基算尽天下事,却没能算到自己的死。 Top8包拯: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SE以悦人。包拯其实也是有点被民间神化了的人,导致后人对他的印象,似乎只是个中国版的福尔摩斯。实际上来讲包拯最主要的便是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于替百姓申不平。为官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对错,有一次为反对酷吏王逵甚至直接指责仁宗。 也不为政派所囿,敢于提拔人才,只要是对国家有利。比如说范仲淹提拔的王鼎、杨纮、王绰,被守旧派提拔的包拯极力主张复用三人,使得他们重新被启用。善于体察民请,兴利除弊更不用说,在任期间颇有政绩。 Top7李斯: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李斯辅佐秦始皇从灭六国到一统天下,巩固了秦朝政权,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又主张废分封,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法律等等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只可惜没能守住初心,晚年与赵高、胡亥合谋迫扶苏自杀,在秦走向深渊这条路上他也TUO不开责任。 Top6寇准: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这位同样是个大胆进谏的人物,皇帝不愿听他的忠言要离开,他竟然敢直接扯住宋太宗的衣角。不过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檀渊退辽,当时宋廷被辽国围困,许多大臣都主张迁都。是寇准力排众议,坚持劝真宗亲征,后来果然迫使辽国停战求和。 Top5魏徵: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要说在敢于自谏上,魏征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连李世民都说他是自己的镜子。而他也颇有才能,早些年辅佐李密、李建成时,都出了不少策,遗憾的是这两位都不太听。遇上李世民这么一位肯听的,正好对上眼了,魏征最终因辅佐贞观之治成了一代名相。 Top4姜子牙: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姜子牙,一位同样被神化的名臣,这也实在是他的神奇和威严造就的。姜子牙的一生坎坷但轰轰烈烈,不管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思想,都有卓越的贡献。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全智全能的人物,太公与文王可谓是相辅相成的一位贤君能臣,后来的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他影响。 Top3耶律楚材:论有元一代名相,必以楚材为称首。耶律楚材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多年,为元中少有的提出以儒家治国之人,还为此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这些方略使蒙古贵族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放弃,也令乱世转为和平盛世,使中原文明得以保存和发展。尤其是多次上书劝谏成吉思汗以及窝阔台减少杀戮,更救汴京140多万汉人免遭屠戮,功劳十分大。 Top2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为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先是为刘邦从鸿门宴中TUO身。又在楚汉战争中,以出SE的谋略,协助刘邦建立大汉王朝。晚期帮助吕后的儿子刘盈夺得储君之位,他却不贪恋种种功绩,摒弃人间万事选择云游四海。 Top1伊尹:伊、吕乃圣人之耦,王者不得则不兴。姜子牙为周开国元勋,伊尹则是商开国元勋,不同的是他先后辅佐了五位君主。最初辅佐成汤打败夏桀,由此建立商朝,又治理天下。五十多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伟人都给出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的评价,位列第一名臣,实至名归。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伊尹去世,卒年100岁。 参考资料:《史记》、《旧唐书》、《明史》、《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