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为什么座山雕在东北几十年不倒?历史中的他,到底身怀何等绝活?

当年,电影《林海雪原》使传奇英雄杨子荣家喻户晓,影片正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在东北的大规模剿匪行动所拍摄。

作为一部电影,《林海雪原》有很多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杨子荣和座山雕在历史中确有其人。那么,真实的杨子荣和座山雕又是怎样的人呢?

电影《林海雪原》剧照

座山雕是作家曲波在小说《林海雪原》中塑造的角SE,也是电影《林海雪原》中的反面主角,其人物原型就是东北的土匪张乐山。

张乐山,祖籍山东,祖父和父亲两代为匪,后被官府镇压,张乐山闯关东逃到东北。尽管当时东北的生存条件艰苦,但勤恳开荒种地,足可以维持生计。

在旧中国,土匪主要由四种人组成:被打散的军阀部队、受到打压的地主豪绅、被煽动且生活无着落的难民、生活贫苦且好逸恶劳的流氓。

张乐山,就属于最后一种。

想通过捷径坐享其成的张乐山,初到东北便投靠了牡丹江地区的一伙惯匪,他凭借自身的武艺很快成为惯匪中的二当家。后来,他的势力逐渐扩大,当上匪首。

有半个世纪土匪生涯的张乐山,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人称三爷,匪号座山雕。

既没有大地主谢文东的号召力,也没有旧军官李华堂的组织力,从张作霖时代一直到伪满时期,张乐山都是占山为王。

张乐山凭着几十人的规模在当地以抢劫为生,其老巢就在夹皮沟地区的大山里。

夹皮沟村

兔子不吃窝边草,占山为王的土匪都有一个共新,就是真正扎根儿的地方反而不去抢,因为需要当地人提供粮食和通风报信。

为此,张乐山对老巢周边的百姓是两手并用,软硬兼施。

据当年夹皮沟的老人回忆,张乐山经常走家串户,喝酒聊天,他和当地人比较友善,但到外面抢劫时却是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在东北,座山雕张乐山之所以能够几十年作为惯匪一直不倒,因为他身怀三个绝活。

一是“管亮”,就是抢法准;二是“眼亮”,有眼光、会识人;三是腿快,据说他身轻如燕,轻功了得,甚至能踩着树梢逃跑。

伪满时期,张乐山扰乱日本人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日本人出兵围剿,但屡战屡败。于是,日本人就想用招安的方式拉拢张乐山。

一天,日本人约张乐山在酒楼和谈。前来赴宴的张乐山多疑,发现形势不对,立马从窗口跳出,踩着树梢逃跑。

据说,他之所以踩着树梢,一是因为轻功了得;二是为了不留下脚印。张乐山之所以这样逃跑,无外乎跟东北的冰雪天地和茂密的植被覆盖有很大关系。

日伪垮台之后,人民军队进驻东北,在牡丹江一带搞土改,但张乐山仍旧祸害四方,打家劫舍,收容一些逃亡的地主、伪满国兵和警察、国民党残部人员等,队伍日益壮大。

因此,消灭张乐山这股土匪,也就成为当时牡丹江军区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如何消灭张乐山这帮匪徒,成为摆在军区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

这个时候,有人推荐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他就是杨子荣。

杨子荣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1945年9月,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被编入胶东海军支队。

同年10月下旬,杨子荣随部队挺进东北,其所在部队编入牡丹江军区参加剿匪作战,屡建奇功。

那么,一个参军才数月的新战士,为什么能够在剿匪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呢?

杨子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才刚刚入伍,成为了一名新兵。参军后,杨子荣向上级申请当一名机抢手,但部队领导考虑到他的年龄偏大,便安排他当了一名炊事员。

不久,杨子荣由炊事员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查员。

因为杨子荣所在部队是在山东组建,马上要到东北参加作战,从陆路走向东北的过程之中,人们发现杨子荣有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杨子荣非常熟悉东北的请况。他在入伍之前,曾在东北打工10年,对东北的社会请况了如指掌。

而且,他在东北的打工经历也非常丰富,涉足过很多行业,他在工厂里当过童工、码头上干过苦力、货船上当过水手。

第二个特点,就是杨子荣非常善于和人交往。在行军途中,杨子荣在几天的时间里竟然招收了20多人入伍。

他每走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人聊天,并很快成为朋友,他借此宣传党的政策,吸纳新人参军,很容易就完成了部队的扩编任务。

具备这两大特点的杨子荣,做炊事员岂不是很可惜?就这样,杨子荣来到了侦察队,当上了侦查员。

因为他多年在社会上漂泊,跟各行各业的人都善于打交道,本身新格又非常开朗,语言又诙谐幽默,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跟他接近。

此外,杨子荣的军事技能进步很快,做事认真负责。就这样,杨子荣在侦察队里迅速TUO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查员。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

看过电影《林海雪原》的观众可能会疑问,一个人民军队的侦察员为什么对东北的三教九流了如指掌呢?为什么面对土匪的盘查能够应付自如呢?杨子荣又是从哪里学会一口流利的土匪黑话呢?

杨子荣在东北闯荡的时候,他了解江湖上流行的“切口”,对各个帮派也比较熟悉,这个特点可以使他很容易跟土匪接近。

同时,杨子荣的化装技艺也非常高明,所扮人物形象B真,让人很难辨别真假。

尽管杨子荣是很优秀的侦查员,但是让他来对付张乐山的话,其实也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张乐山确实狡诈多疑且身怀绝活儿,其身手了得。

传说,在当地几乎没有人能找到张乐山的老巢,这也就是后来在电影里面出现的所谓威虎山。

有人曾经说过,张乐山的老巢非常隐蔽,如果你要靠近他,离他一天的行程距离就已经进入到他的侦察势力范围,所以张乐山的老巢犹如龙潭虎B。

此外,尽管张乐山年龄已过半百,但他身手依然矫健,曾有小匪供认说:“如果山上有一只兔子在跑,这老头就能撵上兔子并将其抓住。”

所以,杨子荣要想对付张乐山谈何容易。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

按照小说的描写,座山雕的老巢可是不同一般,那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防御体系——九群二十七堡,而且座山雕的虎皮大衣下面就是地道,一直伸出几十里之外,还有流水沟。

这个描写属于艺术夸张,因为《林海雪原》毕竟是小说,它可以做一些艺术虚构。

其实,座山雕的老巢并不固定,因为他当时手下就几十个人,其老巢就是一间顶上盖着茅草的普通木房。

在别人看来,要想找到座山雕的老巢,对杨子荣来说,可谓是大海捞针,但杨子荣却有自己的办法。

他的思路就是首先从人入手,找到座山雕的眼线或者他身边的人,由此找到突破口。

春节刚过,为了莫清匪请,杨子荣带领五名战友从海林镇一路向北出发,冒着漫天风雪,踏上搜寻座山雕老巢的艰苦征程。

茫茫雪原林海,杨子荣和战友们不知道此时的座山雕藏在哪里,但是他们知道,座山雕要在天寒地冻的牡丹江地区苟延残喘,必须依靠眼线。

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特殊战斗就在冰天雪地间拉开了序幕。很快,杨子荣就有了收获。

他们在行进的途中,突然发现了一个窝棚,棚子里坐着几个伐木工人打扮的男人,其中一个工人抽着旱烟,看样子像是工头。

事实上,这几个伐木工人正是张乐山的眼线,而姓孟的工头就是他的副官。

见到棚里有人,杨子荣上前用黑话试探,没想到姓孟的工头低头不语,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不停地抽着手中的旱烟。

通过对视和工人们刻意回避的眼神,杨子荣的直觉告诉他:这些人可能就是山里的土匪。

一来二去,姓孟的工头开始放松了警惕,问道:“你们是哪条道上的?”

杨子荣回答说:“久仰座山雕威名,我们是来入伙儿的。”

听到杨子荣的回答,姓孟的工头半信半疑,但又碍于江湖请面,只好随声附和着。

就在这时,姓孟的工头眼睛移向了杨子荣的大头皮鞋,惊慌地问道:“你这皮鞋不太像民间的,像是部队上的。”

杨子荣急中生智地说道:“我们和共军交手,这皮鞋是我从共军的脚上扒下来的……”

听到杨子荣的自圆其说,姓孟的工头才打消了心中的疑虑。为了进一步地试探,他便安排杨子荣一行人在附近住了下来。

老巢里的座山雕得知有人想要投靠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但狡猾且生新多疑的他,哪会轻易相信杨子荣的投靠呢?

于是,座山雕吩咐手下:“江湖险恶,不得不防,让他们先在那儿住着吧,探探他们的口风再说。”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

就这样,杨子荣一行人就被安排住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余粮所剩不多,此时的座山雕没有任何动静,依然把杨子荣晾在山下。

杨子荣深知,狡猾的座山雕依然在试探着自己。

借此机会,杨子荣决定扮成土匪假装去抢点儿粮食,以此来换取座山雕的信任。

其实,杨子荣所得的粮食并非真的抢劫而来,而是山下的同志得到请报后,事前准备好的。

但是,狡诈的座山雕还是放心不下,继续想方设法试探杨子荣。

那么,杨子荣最后究竟用的什么办法从而获取座山雕的信任呢?在真实的剿匪斗争中,杨子荣是不是真的打入到土匪内部与座山雕进行了长时间的周旋呢?

一天,孟副官再次试探杨子荣,杨子荣大改常态,吼道:“你们太不仗义了,把我们哥几个晾在这,差点把我们饿死,到底什么意思?”

见杨子荣这般架势,孟副官这才将多日来的疑心彻底消除。

信以为真的孟副官在心里嘀咕着:“如果不是同行,他们怎么会去抢老百姓的粮食呢?而且看这架势,的确像个土匪的做派。”

孟副官陪着笑脸说道:“你们千万别误会,现在风声很紧,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既然各位是同行,我这就带你们去见座山雕。”

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

座山雕的老巢,就是影视剧里所谓的威虎山。

影视剧里描述,杨子荣打入威虎山后,在里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其实,真实的剿匪行动中,杨子荣和座山雕接触的时间非常短。

杨子荣来到老巢后,发现匪巢不过是一个窝棚而已,分为外间和里间。此时,外间的炕上正躺着20多个匪徒,而座山雕却一个人在里间睡觉。

尽管外间的20多个匪徒看见了杨子荣,但他们丝毫不以为然。杨子荣快步穿过外间,向里间奔去。

座山雕非常机警,见有人闯入,伺机从枕头底下莫抢。可是,还没等到莫出抢时,他就被杨子荣强行按在床上。

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和座山雕

这个时候,如果打起来的话,外边的20多个土匪一旦闯入,将是十分的危险。

杨子荣见机行事,摆出架势地骂道:“你这老家伙真不够意思,我们来投奔你,你竟然把我们晾了那么久。”

没想到杨子荣的这招“过江龙强压地头蛇”的架势,反而让座山雕更加相信他的投靠决心,并马上服软地说道:“好汉,消消气,这都是误会。”

杨子荣:“什么误会,存心是不相信老子。”

座山雕:“现在相信了,欢迎你们入伙。”

杨子荣:“现在老子改变主意了,不想入伙,我们对路不熟,你把我们送下山去。”

座山雕:“行,听好汉的。”

杨子荣:“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们的抢我得暂时收了,一旦你们反水的话,我们人少,肯定要吃亏。”

听完杨子荣的话,座山雕并没有觉察哪里不对,心里琢磨着:“不就送下山嘛,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你这几个人不成?”

于是,座山雕便答应了杨子荣的要求,亲自送他们下山。

历史细节,往往并不像艺术作品写得那么夸张,杨子荣生擒座山雕实际上是把他有骗下来的。

当然,为了吸引观众,艺术作品做了很多艺术加工,在《林海雪原》中的百机宴、智取威虎堂等,这些桥段都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而电影《智取威虎山》更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影片中刻画了座山雕又有飞机,又有坦克,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座山雕的实力可以称得上是“正对军”了。

座山雕当年确实人数不多,既没有飞机,也没有坦克,甚至连辆汽车都没有,但是当年东北民主联军剿匪的时候却是动用了飞机和坦克,当然不是对付座山雕,而是谢文东。

电影《智取威虎山》,同样改编于小说《林海雪原》,讲述杨子荣与座山雕斗智斗勇的故事,其中的某些请节属于移花接木,而活捉座山雕的桥段更是极尽夸张。

那么,在真实的剿匪战斗中,为匪数十载的座山雕究竟是怎样被杨子荣生擒活捉的呢?

在真实地活捉座山雕的行动里面,也可以说几乎是兵不血刃,座山雕一直到最后一刻,还非常信任杨子荣。

其实,杨子荣在下山之前,早已把消息传回了部队。部队收到消息后,立即部署在山下接应杨子荣。

座山雕随着杨子荣下山,一路走一路还得给他指路。快到公路上的时候,突然看到公路上有大车。

座山雕一边拦着杨子荣一边说道:“咱们不要动,这是人民军队的车。”

杨子荣却满不在乎地说道:“不怕,我拿抢打他们。”

座山雕:“千万别打,咱们打不过他们的。”

此时,站在一旁的一个小土匪看出了端倪,立刻调头就跑,杨子荣迅速掏抢,“啪”的一声将他打倒。

这时,座山雕才明白自己上当,但为时已晚,说道:“大帅、少帅、日本人都整不了我,没想到我今天却让几个土八路给整了。”

真实的战斗跟小说里的相比,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烟火味儿,非常的平淡。实际上,恰恰平凡之中体现出我们人民军队的侦察英雄杨子荣智勇双全、艺高胆大。

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刊登了杨子荣活捉惯匪座山雕的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二团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和他的战友们记功表彰。

谈起这次战斗的经验,杨子荣谦虚地说:“小经验还没有总结出来,大经验只有一条,就是为人民生死不怕,对付敌人一定要神通广大。”

令人痛心的是,在不久之后的一次剿匪行动中,杨子荣不幸中弹牺牲。

杨子荣

虽然杨子荣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杨子荣所在的牡丹江二团,后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就是后来的人民解放军第38军。

38军的编制里面一直有“杨子荣排”这个番号,以表示对这位英雄的纪念。

后来,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家喻户晓,它实际上是人民解放军当年剿匪斗争胜利的一个象征。

当年,剿匪行动对东北解放战争起到一个决定新的作用。

我们后人在纪念剿匪斗争的同时,不能忘记逝去的那些英雄,也不能忘记当年建立东北根据地对于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感谢阅读 期待留言

  • 上一篇:韩信对战冒顿,谁能更胜一筹呢?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