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政治手段有多高明?诸葛亮死后,三大妙招稳定朝局
更新时间:2022-04-30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登基称帝。公元263年,曹魏将领邓艾包围成都,刘禅为了蜀中百姓免遭战争屠戮,率文武官员出城投降,蜀汉灭亡。从司马昭宴请刘禅的那次宴会开始,“乐不思蜀”就成了刘禅昏庸无道的标签。那么,刘禅真的是“付不起的阿斗”吗?他的政治手段有多高明?诸葛亮死后,刘禅如何迅速稳定朝局? 刘禅绝非昏庸无道之人!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事势力动荡(例如魏延)、朝廷重臣明争暗斗,刘禅果断出手,连杀三位大臣,迅速稳定朝局。诸葛亮死后,刘禅独自掌权近30年,蜀汉在三国异常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下,在蜀汉内部矛盾重重的局面下,刘禅能够维持朝局稳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能力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大局考虑,联吴抗曹,没有冲动为父报仇。面对蜀国势如破竹的进攻,深知没办法抗曹的刘禅选择了投降,保全了蜀国百姓。投降后,明哲保身,装傻充愣,不仅保护了所有投降的臣子,自己也得以寿终正寝,这又何尝不明智呢? 223年,刘备病逝,托孤诸葛亮,直到234年诸葛亮病逝,这期间刘禅实际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诸葛亮突然病逝,蜀汉朝局动荡,刘禅雷厉风行,迅速稳定朝局,足见其政治手段。 第一,杀魏延,消除诸葛亮影响 魏延很有军事才能,但是新格嚣张跋扈,与军队将领和朝廷大臣积怨很深。诸葛亮死后,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回蜀中,原本被诸葛亮遗命断后的的魏延勃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焚烧栈道,置大军于危险境地。杨仪和魏延分别上表刘禅,声称对方谋反,朝廷大臣早就对魏延颇为不满,一致认为谋反的是魏延。 当时,魏延是诸葛亮旧部中军事才能最强的将领,刘禅要想夺回被诸葛亮控制多年的军权,魏延断然留不得。面对杨仪和魏延的上表,刘禅果断决定在二人之中选择杨仪。杨仪令王平质问魏延为何烧毁栈道、行谋反之事,魏延军队将领同样对魏延不满,纷纷散去,魏延在逃亡汉中途中,被马岱所杀。 第二,杀杨仪,升姜维,夺回军权 刘禅利用杨仪与魏延的矛盾,杀死了魏延,随后,由处死杨仪,彻底夺回了被诸葛亮控制多年的军权。姜维尽管是诸葛亮发现的人才,但是在诸葛亮手下,姜维只不过是仓曹掾、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征西将军。在刘禅时期,姜维得到了真正的重用,逐渐成为蜀汉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当然,受到刘禅的节制和控制。 第三,废除丞相 诸葛亮身为丞相,控制蜀汉军事、政治、经济大权,刘禅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诸葛亮死后,刘禅立刻废除了丞相,任命诸葛亮制定的丞相继承人蒋琬为尚书令。相比于丞相,尚书令只有行政权力,没有军事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