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考生抱着装着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康熙看文章后你是状元了
更新时间:2022-05-11
徐州李氏家族在当地是名门望族,望族必定是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必然注重读书,因此培养出明清时期苏北的唯一状元——李蟠。 其父亲祖父都通过科举入仕,康熙名臣李卫也属于徐州李氏家族,可惜李蟠的仕途却不如李卫那般顺利,主要是因为李蟠刚直不阿,因而得罪权贵。这段辛酸史后文详述,我们先说说李蟠的成名史。 一、“饽饽状元”名天下 李蟠自幼苦学,一目十行,在其母的教育下更显大才,然而学途坎坷,一直到了四十三岁才被康熙帝擢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 明清时期,有志于科举入仕的读书人先要在当地参加县试、府试,通过以后取得童生资格,这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入场券以后接下来还要参加院试,通过以后成为秀才(生员);秀才再参加省一级的乡试,通过以后成为举人;举人再参加中央举行的会试,通过以后取得进士资格,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 通过了会试以后还有最后一关,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但是殿试不淘汰人选,只划分名次,分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第一方为状元,李蟠就是扛着饽饽被康熙帝钦点为状元的。 李蟠身体魁梧,饭量也大,殿试一考就是一天,这才想着多带点干粮上殿。 终于排到了四十多岁的李蟠,安检却发现此人竟肩扛麻袋、手提水桶准备进入保和殿考试,一搜检,发现麻袋里竟装有三十六个“饽饽”(馒头),一问方知,全都是作为殿试过程中所需干粮而备下的。 虽说携带干粮进场合请合理,但此举也让康熙皇帝对李蟠有了关注,在他看到李蟠的文章之后,对李蟠大为赞叹。不仅如此,在殿前策对之时,康熙问李蟠吏治、边防、民生方面的问题,李蟠都一一奏对,可见此人确有真才实学。 于是最终康熙钦点李蟠为状元。 有人会疑问,殿试不就是回答皇帝的问题吗,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实际上科举制度里,殿试主要考策论,即对当朝的时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要落实到纸上的,一篇策论可能就是洋洋洒洒几万字,并且要提前打好草稿,反复斟酌方能下笔,毕竟是要呈给皇帝御览的。 下图便是某位士人殿试时书写策论的草稿,连草稿都到了可以当做正体字印刷的地步。 二、主持科考遭贬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本以为拔得头筹的李蟠今后会平步青云,可是没曾想,刚直不阿的新格使其仕途刚刚起步便遭腰斩。 明清时期,进士科考上一甲者一般会先去翰林院待一段时间,翰林院始于唐朝,设翰林院学士,相当于皇帝官僚集团的预备役。 李蟠奉命担任翰林院修撰以后没多久就被康熙叫去主持顺天府乡试,顺天府即清朝都城所在,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来参加考试的多是京城贵胄。 而李蟠初出茅庐便接过这个烫手山芋,其中缘由要不是康熙格外看中于他,要不是有人从中作梗,故意给这位“饽饽状元”出难题。 果不其然,很多李蟠得罪不起的官员来找他通路子,李蟠生新正直,不愿收受贿赂,不愿意与紫禁城下的这些蟲虫同流合污,可结果呢,还是被人中伤,谣传李蟠主考期间徇私舞弊,受贿万两白银。 本来读书人实现阶级跃升的唯一通道便是科举,而这条唯一道路都腐败了,等于数十载的寒窗苦读全都付诸东流,这是普通读书人以及其背后的家族所难以容忍的,也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所难以容忍的,如若手下官僚集团没有新鲜血液注入,会逐渐僵化,导致皇权被相权所侵夺。 李蟠受贿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参加考试的考生纷纷举报。 顺治十四年便发生过类似的舞弊案,当时主考官连同副考官、监考等20名官员全部被杀,参与作弊的举人或被杀或被流放,牵连甚广。这次主考的李蟠和副考姜宸英可谓被卷至风口浪尖,御史台上疏弹劾李蟠,康熙当即决定二人撤职查办。 于是康熙亲自过问,再行乡试,结果李蟠和姜宸英在乡试中录取的举人再次上榜,事实证明李蟠并无徇私。事后也查明,李蟠受贿之事也是被人诬陷,但是民间早已认定李蟠等人受贿舞弊,这是科场舞弊之事为民心所系,极为敏感所致。 三、归隐山林著书说 经历舞弊案以后,李蟠心灰意冷,明明自己秉公办事却遭贬黜,明明自己没有收受贿赂却遭流放,这位天子门生心中难免不暗自抱怨皇帝的不公,但又怎能表露出来,于是打算背着冤屈终老山林。 这时李蟠也五十多了,就算皇帝于第五次南巡之际再度启用他,他也知道不会有多大成就了,于是继续选择归隐。 期间著有《偶然集》《东坡放鹤亭记》《金刚经》,虽有大才却无处施展,刚直不阿却落得如此下场,这难道不算是科举制度下又一悲剧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