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力主共和,却被视作“袁世凯走狗”,“革命功臣”汤化龙的愿与冤!

1911年10月28日,起义的抢炮声已经在武昌城响了许久,革命党领袖才姗姗来迟。

同盟会二号人物黄兴在宋教仁的陪同下,乘船从上海赶往武昌,救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

而孙中山,此时仍流亡海外,在美国犹他州四处演说,为革命募集资金,远隔千里,发动这场起义的仓促在他意料之外。

起事的革命士兵们攻占了总督府,才发现“革命既起,尚未得一首领“,于是将协统黎元洪粗暴的架了出来,说白了,就是需要拉一个有头有脸的人下水,促使革命成功。黎元洪自然是千万个不请愿,造反可是死罪,于是找了个理由说,自己当首领没关系,但用处不大,决定民意的是谘议局,要想把军政府组织起来,还得让别人来。

谁来呢?于是,汤化龙登场了。

汤化龙何许人也,地道湖北人,1904年中进士,做了两年刑部主事后,便留学日本学习法律,清朝廷宣布“预备立宪”时,他学成归国,在湖北谘议局任参事,武昌起义前,他已经是谘议局的议长。

值得一说的是,汤化龙可是一个坚定的立宪派,谘议局正式清政府预备立宪中的重要内容。当时的清朝廷可以说是四面楚歌,既有革命党人武装起事的压力,又有预备立宪公会不断请愿,要求速开国会的呼声,立宪之事,可以说已经箭在弦上。

1910年,在京师召开的谘议局联合会会议,汤化龙被推举为会议主席,领导进行第三次立宪请愿运动。

迫于各方压力,1911年5月,清朝廷颁布内阁官制十九条,毫无诚意的“皇族内阁”出炉,内阁人选名单中,满清贵族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官僚仅4人,名为立宪,实则是打着借立宪之名揽权的小算盘。

一时之间,士民哗然,这场内阁被认作是清朝廷的排汉政策,汤化龙凉偷了心,联同各省谘议局动议弹劾,并组成请愿团要求另组内阁,尽管汤的影响力之巨,但请愿团还是被破解散,重组内阁之事也是遥遥无期。

或因为此,这个典型的旧官僚,这个支持君主立宪的立宪派机进人物,对清廷绝望,反倒对革命派更加同请和亲近了。

从立宪派到革命派,汤化龙的思想悄然动摇,所以当武昌起义突然而至,他才能挺身而出,爽快表示愿意初敏组织新政府,除了军事由黎元洪负责之外,其余大小事宜皆由汤化龙大包大揽。

在革命形势尚不明朗的时候,汤化龙挺身而出,甘冒砍头灭族的风险,这也正说明了他机进派的作风。

有了汤化龙的加入,湖北军政府起事自然要容易的多,汤化龙通电各省咨议局,请求响应。电文云:

清廷无道,自召灭亡,化龙知祸至之无日,曾联合诸公奔赴京都,代表全国名义,吁请立宪,乃伪为九年之约,实无改革之诚。……维新绝望,大陆将沉。吾皇华神明之裔,岂能与之偕亡,楚虽三户,誓必亡秦,非曰复仇,实求自救。武昌义旗一举,军民振臂一呼,满酋瑞澄,仓皇宵遁,长江重镇,日月重光。立乾坤缔造之丕基,待举国同心之响应,特此通电告慰,望即不俟剑履,奋起挥戈,还我神州,可不血刃。……一发千钧,时机不再,伫候佳音,无任机切。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暨全体同人叩。

汤化龙通电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在他们的怒火中浇了一桶油,手中有权的立宪派纷纷响应,投身革命阵营。

正如他所预料,武昌起义很快遭到清廷反扑,陆军大臣荫昌率兵两镇,督师赴鄂,又令黎元洪的老师、海军提督萨镇冰率兵舰、长江水师提督程允和率水师赴援。

但让清廷没有想到的是,督师赴鄂的荫昌很不给力,手握当时号称最强的北洋新军,却畏畏缩缩,拖拖拉拉,没有争分夺秒扑灭起义的火种。

而海军提督萨镇冰,在与黎元洪两军对垒时,互通书信,这份师生请谊也是了得,书信中所言不得而知,但很快萨镇冰就趋于中立,不久就借口年事已高,乔装成商人,隐退到上海了。

接棒海军的是汤化龙的弟弟汤芗茗,当道北洋军南下与起义军交战时,海军舰队却将炮弹打向了清军阵地。

如此一来,清廷才重新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钦差大臣,负责剿办。

但是,起义军早已经站稳了脚跟,扩充了兵士,起义的消息通过各地报纸,在全国扩散,湖北各地纷纷响应,临近的湖南、江西两省先后宣布独立,革命的火种已然烧了起来,大有燎原之势。

汤化龙凭借自己的雄厚的人脉与财力,一路为军政府保驾护航,也正因为,军政府猜得到湖北士绅阶层的普遍支持。也正因为汤化龙的深度参与,那场革命温和了许多,他的保安会在协调了各地的治安,避免了许多趁火打劫、哗变生乱的社会动荡事件。

但让汤化龙没有意料到的是,他的地位很快就开始发生变化,军政府组织系统确定之后,汤的权利开始被削减,“事权削减,位同闲散,无复初起义时之重要矣”,这种变化,当然还是来自于革命党人对他的不信任。

无可厚非,汤化龙主持政事时,大量采用立宪派人士,这引起了革命党人的不满和憎恨。另有一说法,直指汤化龙在革命军和清朝廷只见两面周旋,甚至密电清廷表明志向,不管是流言还是真想,仇恨的的种子已经在一众革命党人心中埋下。

于是,很快,汤化龙和一众立宪派人士便不辞而别,到了上海。

不管是什么原因,汤化龙离开湖北,但他的政治生命并未结束,反倒是到了更大的舞台,而迎接他的免不了那来自权利中央的漩涡。

历史偶尔就是这样吊诡,也注定要给汤化龙添上些悲剧的SE调。

起义终获胜利,南北议和,清廷走向末路,全新的中华民国即将诞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人事安排上未尽革命党人之意,于是同盟会内部分化,一时之间,大小政团纷纷冒出,比如黎元洪号召,又与其他政团合并的共和党;章太炎与程德全、张謇、熊希龄等人,组建的中华民国联合会,继改为统一党。还有汤化龙为中心的共和建设讨论会。

结社自由,不一而足,局面甚为壮观,对于新生的民国来说,并非是一个不好的开局。

等到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政府北迁,第二年,全国进行普选,气候,统一、民主、共和三党合并为进步党,以期与国民党抗衡,汤化龙为理事。

此后,汤化龙不可避免的裹挟在政治的漩涡中,难以自拔。

二次革命中,袁世凯取得胜利,随即成为正式大总统,然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制定新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为了拉拢进步党,袁世凯任汤化龙为教育总长。

系列草作让汤化龙傻了眼,但没有办法,虽然汤“抑郁非其所愿”,但还是以国家教育计,仍多有筹划,未虚其职,尽力而为。

直至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衣称帝制时,汤化龙才如梦惊醒,甚至兹事体大,对袁世凯大失所望,书面离职,并与黎元洪密谋讨袁,自此,汤化龙及其进步党,与袁世凯已经宣告决绝。

再后来,袁世凯患病身亡,黎元洪继任,段祺瑞出任内阁总理,国会参众两院重开,汤化龙复任众议院议长。

然而,黎元洪政府里的府院之争愈演愈烈,终究爆发,汤化龙厌倦党争,辞任议长,国会很快便被黎元洪解散。

国会再次化作泡影,汤化龙则有点志气不衰,在他看来,中国尚未能有一个理想的政府和国会,若有一天能见诸事实,“则吾乃死心削迹矣”。

后来张勋复辟失败之后,段祺瑞内阁成立,冯国璋代行总统,唐虎龙带着进步党国会议员入阁,迎来了进步党的全盛时期,然而,等待他么的确实盛极必衰的结局。

徐树铮利用“安福系“暗中草纵国会选举,汤化龙再次心会冷,1917年11月宣布去职。

至此,汤化龙终于从沉浮多年的政治漩涡中TUO身出来,他已经与纷乱的政坛再无关系,但他没有如想象中度过一个安乐的晚年,等待他的,是革命党人“正义的子弹”。

1918年3月,汤化龙前往日本凭吊亡妻易箦处之后,又搭日轮赴美考察,先抵加拿大,次日到美国。在美前后两个多月,汤氏数度参加留美学生、华侨商会为他举行的欢迎会,并发表演说,其内容包括“科学与人生的关系”、“中美国民新之比较”等,与国内的政治无涉;

8月22日,汤化龙抵加拿大多轮多,两天后至维多利亚,候轮回国。9月1日,汤化龙出席汤氏之族于中华会馆为其举办的晚宴,宴会结束之后,汤化龙与一众友人在唐人街逛街,突然,几声抢响,他身中两弹,倒地身亡,终年45岁。

凶手是伪装成理发匠的革命党人王昌,在追捕中难以TUO身,饮弹自杀,留下遗书“我不忍坐视国亡,实行铁血主义“。

革命党人之刺杀汤化龙,说言之凿凿,堂而皇之,其理由是“诛锄袁世凯之走狗”,但实际上,从汤化龙的政治经历来看,实在谈不上是“袁世凯走狗”。

对于热衷于暗杀的革命者来说,王昌所谓的“铁血”,何尝不是一种难掩血腥的暴力。

后来的民国显然继承了这种“铁血”,各路军阀相互厮杀,你方唱罢我登场,1928年,蒋介石更是凭着武力荡涤全国,开始了一党独大的时期。

而汤化龙,辛亥革命的大功臣,民主共和的推动者,又有多少人能记得他的愿与冤?

他的愿,是为中国谋一个理想的政府和国会,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他的冤,是平白无故被冠以“袁之走狗“的骂名,撞上革命党人冷血的子弹。

他留给民国的,只是一座寂静的新坟!

-end-

执子末,90后野生撰稿人

全网平台:沐阳说

不知名签约作者,自媒体小白

有温度,有深度,不辜负每一个有心人

  • 上一篇:1954年,一老妇寂寞去世,家人收拾遗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