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将张议潮
更新时间:2022-06-13
安史之乱,河西尽失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中华民族自古英雄辈出,在唐朝,他凭借一己之力造就出旷世奇功,收复了四千余里河山的英雄,他的千秋功业,今天我们一起解读。 这位勇敢的民族英雄,就是张议潮。公元799年3月11日出生于沦陷的河西沙州(今敦煌)。 当我们梦回唐朝,除了大唐高度发达的文明与海纳百川的气魄,还有755年的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一晚之间战乱四起,百姓生活陷入黑暗。 为了镇压叛军,朝廷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原本防备吐蕃的重兵调入内地。吐蕃人趁火打劫,尚绮心儿带领数十万大军猛攻河湟地区。 自西汉以来河湟地区就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到唐朝时期,河湟已经无比繁盛。“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资治通鉴》 吐蕃将领尚绮心儿把沙州围得水泄不通,沙州刺史周鼎领兵抵抗了一年,想要投降时被兵马使阎朝缢杀,阎朝继续领导军民抵抗吐蕃。八年抗战,粮草告急,百姓捐款捐物,又支撑两年多,终因弹尽粮绝,沙洲沦陷------ 野蛮的吐蕃在河西进行惨无人道的统治。“每得华人,其无所能者,使充所在役使,辄黔其面;粗有文艺者,则涅其右臂,以候赞普之命”,“令B肩骨,贯以皮索,以马百蹄配之”,杀光老弱,断手凿目,残暴压迫真是罄竹难书。 每到春节,汉人祭祀祖先,遥拜大唐,思念故国。偶遇唐使,民众不禁哭诉:皇帝犹念陷蕃生灵否? 公元780年,唐使韦轮路过河陇地区,百姓跪:“问天子安否?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朝廷就算没忘这方百姓,也是自顾不暇,爱莫能助也。 等待唐朝天子出兵相救无望,更没有神灵保佑,苦不堪言的亡国百姓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盖世英雄——张议潮! 张议潮生于公元799年河西沦丧后的沙州(今敦煌),张家世代为州将,他从小立下宏愿,驱逐侵略者,收复山河,让这片土地再度姓唐,百姓再度安康。 由于十分崇拜大唐名将封常清,他抄写《封常清谢死表闻》,以警醒自己不忘耻辱。张议潮对吐蕃奴隶主的残酷统治恨之入骨,对同胞的遭遇充满同请,有诗为证: 天下沸腾积年岁, 米到千钱人失计。 附郭种得二顷田, 磨折不充十一税。 他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论兵讲剑,蕴习武经,得孙武、白起之经,见韬钤之骨髓。……知吐蕃之运尽,誓心归国,决心无疑”。再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充做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不断地收纳那些因反抗吐蕃而被镇压的豪杰。 到了武宗时期,唐王朝已从“安史之乱”的打击下逐步恢复实力,“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大中元年(公元847年) 五月,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于盐州大败尚恐热所率吐蕃军。次年12月,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破吐蕃,克清水”,并一举收复了原州(宁夏固原)、石门等六关和威州(宁夏中卫县)、扶州(甘肃文县西) 。 唐王朝的胜利,给沦陷区河西的汉家儿郎们注入强大的经神力量。 沦陷六十七年的沙洲,汉冠已变,乡音混杂,张议潮与部属安景旻、阎英达等各路英雄秘密潜入沙州城内,天象异变,只见静谧的星空下,暗流涌动! 午夜,身披重铠的汉家郎张议潮于灯火闪烁间,弯弓色出第一支穿云箭,守城吐蕃首领应声倒下,张议潮与众豪杰手起刀落,城内吐蕃士兵被剿灭。张英雄手持利刃登上城头,振臂一呼,城门之下应者四起,万千火光照亮沙州。 张议潮率领这支汉家义军一鼓作气势如破竹,与包围沙州的吐蕃军队短兵相接,“白刃交锋,横尸遍野,残烬星散,雾卷南奔”。在义军的猛烈冲击下吐蕃军迅速溃败,沙州的唐民终于获得了解放,沦陷外敌之手67年的沙州城终于光复,百姓盼来光明! 张议潮认识到,要想取得更大的号召力,给予吐蕃沉重打击,彻底收复故土,必须联络朝廷,与唐军两面夹击。于是他立马派出十支队伍奔赴长安—— 沙州与长安,中间是黄沙大漠和吐蕃控制的区域,他们穿越巴丹吉林大沙漠、腾格里大沙漠、库布齐大沙漠……茫茫的戈壁,无边的草原,行走了数千里,生死茫茫。 敦煌高僧悟真带领一支队伍向东北方向进发,绕过了莽莽的大漠,历经磨难,到达了天德军(今天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在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协助下,于公元850年,到达长安城——朱雀大街上,有一个和尚从河西而来,用最后的力气喊出:“河西大捷,沙州大捷------” 整个长安城为之震撼,上至天子公卿,下至庶民百姓,无不感动,唐宣宗李忱接见悟真,听闻故土收复,赞道:“关西出将,岂虚也哉”! 这时候,离张议潮沙洲起义已经整整过去了两年。 张议潮抓紧一边训练军队,一边恢复唐制,发展生产很快,使沙州地区迅速恢复元气,唐风大振。 河西地区的民众对义军空前的支持与爱戴。捐款捐粮,父母送子,妻子送夫,踊跃参军,张议潮部队得到不断的增强。 义军实力迅速壮大,尽管吐蕃军多次卷土重来,均被张议潮击退。紧接着,张议潮率领沙州义军又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淮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一州之地,河西走廊只剩凉州还在敌手。 此时长安经萧关通往西北的通道完全打通,张议潮派遣兄长张议潭携版图户籍入朝觐见天子,宣宗李忱赐诏任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已经被吐蕃搞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河西,除了要防止吐蕃的反扑,还有河西北方另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回鹘对河西的觊觎。面对凶险形势,张议潮大力改革,加紧经济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恢复唐制,只有具备实力,百姓方可生存与休养生息。 张议潮全面恢复了大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多民族混居,矛盾众多,张议潮彻底废除少数民族的部落制度,奉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恩威并重,使吐蕃首领尚延心、回鹘首领仆固俊等部率众归降。唐廷随即任命尚延心、仆固俊为武将。 张议潮整编吐蕃,回鹘经干,组建七千人的骑兵军团,为河西最经锐的武力存在! 同时修建沟渠,开垦荒地,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兴办县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以文化的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由满目疮痍,贫穷萧条逐步迈向繁荣。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都显著增强。朝廷使者巡视奏章曰:“观河西之地,旧时胡风尽去,唐风大盛。人物风华,一同内地”。 公元856年九月,盘踞在沙州附近的吐浑王不甘失败,企图抢劫大唐麦粮。张议潮率部出战,吐浑王掉头逃跑,归义军在西同追上给予痛击,追赶千余里,直到吐浑国境,吐浑王万般无奈,只能迎战。 张议潮令将士分军整队,挥展旌旗,鼓声雷动。步兵兵分两路,左右合围敌军,议潮亲率经骑手持白刃,于阵中待步兵分道后勇猛突进,直踏敌阵,黄沙漫天,狼烟四起,大唐天兵风采再现,土蕃军被围住早已势穷,一击即破,这正是:“蕃戎胆怯奔南北,汉将雄豪百当千处”。 义军抓住三名吐浑宰相,当众枭首,全军齐奏《大阵乐》,鼓点昂扬,盛唐的豪迈和风流尽显!是役大捷。有诗赞之: 旗队浑如锦绣堆, 银装背嵬打土浑。 先教净扫安西路, 待向河源饮马来! 公元858年8月,张议潮再亲率7000骑兵东征吐蕃,剑指凉州,凉州是吐蕃在河西的最后堡垒,囤积重兵,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义军人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勇猛推进,史载:“分兵两道,裹和四方。人持白刃,突骑争先。须臾阵和,昏雾张天。” 在血腥残酷的战斗中,汉家盛唐的大气魄被归义军诠释得淋漓尽致,死于度外: “列乌云之阵, 四面急攻, 蕃贼糜狂, 星分南北。” 吐蕃军无力支撑,全面溃逃。正所谓: “汉家持刃如霜雪, 虏骑天宽无处逃, 头中锋矢陪垅土, 血溅戎尸偷战袄”。 宜将剩勇追穷寇,张议潮下令全军追击,不过五十里之间,吐蕃只能横尸遍野,凉州光复。 史曰:“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大唐中兴,自此而成。而张议潮以一己之力,再造帝国之荣光,使“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 英雄少年时的宏志:“驱逐胡虏,河西归于中华”得以实现。 公元866年,张议潮再度西征。率领麾下骑兵数万人收复西域西州、北庭、轮台(注:即今新疆高昌、吉木萨尔、轮台县),深入西域几千余里。这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军队进入西域故地距离最远、战果最大的一次远征! 同年10月,又率领义军又深入吐蕃腹地在廓州(注:即今青海贵德)生擒了吐蕃主帅尚恐热,血腥统治河西的尚恐热首级被送到长安。吐蕃残部逃亡秦州,被唐将尚延心击溃。曾经攻占了长安的西域强国吐蕃王朝就此团灭,彻底衰败,退出了西域。 河西沦落百余年, 路阻萧关雁信稀。 赖得将军开旧路, 一振雄名天下知。 将外敌秋风扫落叶般收拾干净,英雄方感寂寞,张议潮生长于沙州,对于大唐盛世,只从先辈的口中得知一个朦胧的概念,如今山河恢复,他想投入大唐怀抱,亲身感受大唐荣光。 归路虽然已被扫清,但身肩重担,不能轻易离开,张议潮只能登高远望长安方向。 公元867年,留守京师为质的兄长张议潭去世。依唐旧制,将在外,必有亲近留质京师,张议潮毅然决然将河西政务交由侄子张淮深,忠诚赤子终于踏上了归国之路。69岁的张议潮入朝为质,到达长安之时,朱雀大街百姓沸腾,满朝文武叹颂! 站在大明宫台阶上,英雄老泪纵横: 河西归宗,复我唐土; 百年左衽,复为汉冠; 十郡遗黎,与子同袍。 唐宣宗表彰:抗忠诚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河西之故事,见于盛世;李陵教色之奇兵,无非义旅。敕封张议潮为河西十一州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 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民族英雄张议潮安度五年后,于长安驾鹤西去,享年七十四岁。噩耗传至河西,日月暗淡,万众悲念,四境齐哀! 张议潮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败吐蕃,河西、陇右之地尽归大唐”的不世武功,收复四千里河山的旷世功绩,文治武功可以媲美岳武穆,戚继光。在历史浩浩长河中民族英雄的事迹逐渐被淹没。 璀璨M人的大唐,吸引世人的除了诗与远方,还有张议潮,悟真大师,无数的归义军,他们是大唐经神的代表。 在泱泱华夏热土上,英雄们如群星般璀璨,守护着整个中华民族,从远古到现在,他们的经神与气质也变成了整个民族的经神与气质。 苍山巍巍,大漠茫茫,大唐忠魂张议潮以彪炳万世的壮举,成为中华民族三千年历史长河涌现出的无数民族英雄中极为闪耀的一个,当被后世传颂与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