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对抗疫病的?
更新时间:2022-06-17
疫病不分年代,自古就有,翻看史书,几乎历朝历代都有类似于瘟疫肆虐的记载。古代疫灾往往伴随着其他灾害出现,一般而言,自然灾害会导致人畜大量死亡,如果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细菌或病毒就会大量繁殖,进而导致各种疫病出现。 较之今日,可以说古代的传染病大流行,更是门类繁多,像肺炎、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等,一旦遭遇,无不哀鸿遍野。《公羊传》曾记载了鲁庄公二十年的一场疫病,“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痔也。大痔者何?痢也。”这场一度由齐国扩散到鲁国的疫灾,是国内对疫病大流行最早的记述,此后史料中对疫灾肆虐的记载开始陆续增多。 疾疫的肆虐对古代人类社会破坏力巨大,如公元1232年(金朝开兴元年)发生的“汴京大疫”,50日内,“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可谓异常惨烈。而面对疫灾,古人都有什么应对之法呢? 由于古代医疗科技落后,科学知识匮乏,一旦遭受疫灾,古人多会举行各种仪式向上天祈祷。信鬼神的商朝会用龟壳占卜;信天命的周朝则会杀一些美女进行祭祀;至唐朝,更是演化出各种各样的“驱模仪式”。如“吹笛又击鼓,瘦鬼涂面赤双足。桃弧色矢茅鞭打,鼠窜引得众欢呼”的“驱傩”等仪式。实际上,这些驱魔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稳定人心而已。另外,古人认为,如果人间失德,上天便会降下灾难给予惩罚,所以有些疫灾肆虐的时候,皇帝都会自我检讨,还会命令各级官员停止吃玩享乐并向上天反省。 古人认为,疫病之所以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皆因“疫气”所致,能够意识到疫病具有传染的特新,所以隔离的防御措施很早就有了。如秦朝的“疠迁所”就是为隔离传染病人所用。 古代遭受疫灾,医生也会冲在第一线,但要说好的治疗方法,却多半是没有的。病人最终能否活命,主要还是看自身免疫力如何,抗得过算治愈,扛不过,那便是命了。但对有些疫病来说,古人也有很高的手段,如针对天花病毒的人痘接种术,取天花病人的痘痂制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就是故意让健康的人感染较弱的天花病毒,使其产生免疫力,此后便能终身防御天花病毒了。 最后,在历史中的很多“大疫之年”,朝廷往往会启动一些社会救助制度,也会减轻赋税助百姓休养生息以促进恢复生产,像宋朝官府设立的施要局,各种要材只收取成本费用,并且穷人看病免费,因此百姓不用担心没钱看病的问题。此外,当朝官府还会官设一些名为“漏泽园”的公共墓地,那些去世的穷人或无亲属的,便会由政府负责安葬,不仅能让逝者体面的走完最后一程,也防止了因尸体处理不当而再次引发疫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