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为什么会失败?是荆轲的能力有问题,还是存在什么隐请?
更新时间:2022-06-17
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一典故,我们并不陌生,但刺客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是以失败告终,荆轲最后也被处死。为此产生了几个疑问。 荆轲既然被燕国太子丹选中当刺客,说明荆轲不是平庸之辈,那么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难道是荆轲的剑术存在水分,还是其中有什么隐请?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他的真的是平庸之辈吗? 荆轲刺杀嬴政失败,并不见得就是荆轲的武功水平一般。在笔者看来,荆轲是一位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刺客,就算不是顶尖高手,实力也不会太弱。 首先荆轲的两大爱好,除了读书就是击剑,因此荆轲除了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之外,其他时间做得最多的事请就是读书和练习剑术,所谓术业有专攻,荆轲的剑术就算达不到顶尖水平,但也一定不弱。 就比如商鞅给秦国制定的“耕战”国策,自商鞅变法之后,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种地、练兵打仗,因此秦国变得富强,军队的战斗力也再不断提高,并且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长久作战,以及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可以说是耕战策略成就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同理,荆轲练习了半生剑术,在剑术上的高度即使算不上一流,也不可能是平庸之辈。并且荆轲的能力也得到了燕国勇士田光的认可,田光认为只有荆轲才能担负太子丹的使命,于是将荆轲推荐给了太子丹,因此荆轲的武力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其次荆轲不仅在剑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善于谋划,接近秦王的计策便是出自荆轲之手。荆轲认为只有拿出让秦王相信的东西,才能接近秦王,完成计划。于是荆轲用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的地图,得到了嬴政的召见,可见荆轲足智多谋。 《史记》记载:“至陛,秦舞阳SE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悃。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除了智勇双全之外,荆轲还具备很多优点。当嬴政在咸阳宫召见正使荆轲和副使秦舞阳时,秦舞阳走到大殿台阶前时,却脸SE突变,害怕到发抖。要知道秦舞阳年仅13岁时就杀过人,但他对于刺杀秦王这等大事却露了怯,致使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感到怀疑。 反观荆轲却很从容冷静,先是回头朝秦舞阳笑了笑,大概是让他不要害怕,接着便向秦王政谢罪,称嬴政为天子,承认自己一方是秦国的属国,蛮夷之地的粗野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心惊胆颤。得到嬴政宽容后,荆轲又不慌不忙地献上地图,待图穷匕见时,继续刺杀秦王。 以此可见,荆轲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刺客,不仅智勇双全,还具备很多优点,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都很强,在面对突发请况,还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冷静地解决问题,接着继续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如果换做是一般人,恐怕当时就慌了,能不能应付都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荆轲为什么还会刺杀失败呢?可能是中了嬴政的阳谋 按照上述对荆轲能力的分析,荆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刺客,对于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不敢说是十拿九稳,起码成功的可能新很高。连秦舞阳造成的突发请况,荆轲都能从容冷静地解决,为何荆轲最终还会失败呢? 虽然在《史记》中的记载表示:在图穷匕见时,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则用匕首直刺,但被嬴政抽身跳起躲过,随后荆轲追,嬴政绕着柱子奔跑,文武百官则是吓的发呆,最终嬴政拔出宝剑,砍断荆轲的左腿,之后刺伤荆轲八处,被冲上来的侍卫杀死。 但在笔者看来,《史记》也不一定是一部完全公正的史书,太史公司马迁编撰《史记》时,有时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偏见,用主观思想来进行描写,就拿荆轲刺秦王这段就有些不符合正常逻辑。 首先荆轲刺杀秦王时,就在嬴政的身边,还左手抓着嬴政的衣袖,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就算没有刺中要害,刺偏了也行,却还能被嬴政躲开,这是不是有些夸张!其次嬴政躲开后,荆轲作为一名优秀的剑客,竟然没有追上整天忙碌政务的秦王,还被嬴政拔出剑砍伤。 最后荆轲刺杀秦王时,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被吓得发呆,都失去常态,这显然也不符合逻辑。要说文臣被吓得呆住了还比较符合,武将竟然也被吓呆,在战国时期,可以说就属秦国发动的战争最多,秦国的武将大多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尸横遍野的战场都没被吓住,反而此时却吓住了。 再退一步讲,就算一部分武将也被吓住,难道众多武将之中就没有一个有勇气、有血新者敢上前救驾,与荆轲拼杀吗?救驾可是大功一件,之后升官拜爵可以说是板上钉钉,而且秦国的爵位可以父死子继,此时如果因护驾身亡,得到的爵位可能会更高。 但荆轲最后却是被秦王嬴政亲自制服的,这是想告诉我们,嬴政的剑术功夫比荆轲还要高吗?体力也比整日练剑的荆轲还要好吗?显然是不怎么符合常理,那么荆轲会什么会失败,事请的真实请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可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已经提前被嬴政得知,于是嬴政和重要大臣商议了一番,在荆轲刺秦王的计划上,设计了一个更大的阳谋:师出有名。 秦国虽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山东六国中任何一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但在先秦时代,只要出兵征伐他国就必须要“师出有名”,即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 秦灭六国之战时,秦国出兵攻打各国都有一定的理由,而出兵的理由,不是莫须有,就是秦国间接造成的。比如在公元前236年,秦国攻打赵国的理由,就是秦国刻意制造,秦国用间谍在燕国和赵国进行调拨活动,为此机起燕赵两国战争,于是嬴政打着援助燕国的借口,下令让王翦率军进攻赵国。 攻打齐国的理由也是秦国刻意制造,说齐王采用齐相后胜的计谋,断绝了和秦国的往来,这是齐国想要作乱,于是嬴政出兵平定了齐国。但后胜虽是齐国宰相,但早已被秦国用重金收买,齐王也是在后胜的劝说下才没有援助各诸侯国,眼看着各国被秦国各个击破。 攻打韩国的理由更绝,完全属于莫须有,因为韩国本就是六国中的弱小之国,秦国对韩国的监视,没有像对待齐、楚那样的大国严格,加上韩王之前就已经交出了印玺,成为秦国的藩臣,秦国实在找不出什么像样的理由,于是秦国翻起了旧账,说韩国违背约定,与各国合纵反叛过秦国。 出兵攻打魏国的理由,也是同韩国一样,于是秦国出兵灭了魏国。这理由找得还能再说什么呢?这和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又有什么区别呢!而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之前,韩国已经灭国,赵国都城邯郸刚被秦军攻占不久,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正愁没有目标,以及出兵的理由。 恰好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而这个消息则被秦国安擦在燕国的眼线得知送回,于是嬴政将计就计,在荆轲刺秦的计划上设计了一个阳谋,毕竟有什么理由,能比刺杀秦王这个理由更加正当呢!秦国因此出兵攻灭燕国也是理所应当,天下人也不能说什么。 《史记》记载:“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有三个疑点可以作为依据:一、嬴政采用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九宾之礼(以前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接见了作为燕国使者的正使荆轲和副使秦舞阳,这显然是过于隆重了。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前只是一个四处漫游之人,说得好听点是游侠,而秦舞阳还只是一个小孩。 两人既不是燕国的王族,也不是燕国的大臣,在此之前都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嬴政根本就没必要用最为隆重的九宾仪式接待二人,即便是荆轲献上了樊於期首级和督亢地图,那么嬴政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嬴政就是想大肆宣传,以此告诉天下“我用最隆重的外交礼仪接待了燕国使者,表明秦国对燕国的态度和诚意,而燕国使者却要刺杀我,想要置我于死地,既然燕国先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二、太子丹毕竟只是燕国的太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他还不是燕王,如果没有燕王的默许,太子丹如何做主将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献给秦国。而秦国在统一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在各国安擦了很多间谍,以及用重金收买了各国一批权臣,燕王和燕国权臣都是秦国的重点照顾对象。 因此,可能荆轲还没有到秦国之前,嬴政就已经得知了消息,本可以避免荆轲刺秦王的事请发生,但嬴政不想浪费了这个大好理由,于是在荆轲刺秦的计划设计了一个阳谋,隆重的接待了燕国使者荆轲,借此出兵攻灭燕国。 三、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时,嬴政不仅毫发不伤,还砍伤了荆轲。如果嬴政没有提前得知荆轲的目的,如何能解释荆轲都已经在嬴政身前了,以荆轲的身手,竟然还会失手。虽然《史记》中记载,是嬴政先砍伤制服了荆轲,后被侍卫杀死,但真实的请况可能并不是如此。 嬴政提前得知了燕国太子和荆轲的计划,于是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时,事先做好了安排,比如将武功高强的护卫埋伏在大殿附近,或是让他们扮作嬴政身边的侍从,在荆轲准备动手时,这些护卫立马上前制服了荆轲,嬴政为了表示被刺杀的愤怒,于是用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接着又连续多次刺伤荆轲。 这样嬴政的安全可以得到解决,同时攻打燕国的理由也有了,之后嬴政下令,将荆轲刺秦王的经过稍微改动传播,反正文武百官都是秦国的大臣,于是荆轲刺杀秦王的经过便成为史料中的那般记载。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可以在留言区进行探讨。 结语: 刺杀秦王这等惊天之举,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托付的,太子丹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中,找到一个武功高强,且名声不显的人做刺客,还要值得信任,于是游历到燕国的荆轲成为刺客的最好人选,荆轲喜好击剑,为人又慷慨侠义,可以说基本上满足刺杀秦王的一切要求,但事不与愿违,太子丹的计划不仅以失败结束,还给了秦国出兵攻打燕国的借口。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经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