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间臣,但功绩却常被用来与名将霍去病相提并论
更新时间:2022-06-17
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将领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深入漠北,在大破匈奴军队后于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史称“封狼居胥”。根据史书记载,此战过后匈奴人狼狈远遁,不敢再在漠南设置王庭,而战功显赫的霍去病则被汉武帝加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从此名垂青史。 除了封狼居胥之外,“燕然勒功”同样被视为我国古代最高军事成就之一,北宋名臣范仲淹便曾在《渔家傲·秋思》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相比于在狼居胥山大显神威的霍去病,燕然勒功的主人公窦宪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尽管功绩常被用来和霍去病相提并论,但窦宪实在堪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间臣。 东汉初年,窦宪生于扶风郡平陵县,也就是今陕西咸阳一带。作为一个正经八百的官宦子弟,窦宪的曾祖父窦融曾官至大司空,但他的祖父窦穆、父亲窦勋却在其幼年时便因罪遭诛。建初二年(77),窦宪的两个妹妹都被选入宫中,且第二年便被分别册封为皇后、贵人。仗着妹妹们得到汉章帝的宠爱,窦宪先后被封为侍中和虎贲中郎将。 另外,窦宪的弟弟窦笃也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擅长讨汉章帝欢心,因此很快就在朝中有了一定地位。小人得志后的窦宪完全无法抑制住自己嚣张的气焰,甚至以低价强行买下了沁水公主的田产和庄园。不久之后,此事被汉章帝偶然间知晓,尽管靠着作为皇后的妹妹苦苦求请,窦宪得以免于惩罚,但从此也不再受到重用。 章和二年(88),年仅三十三岁的汉章帝去世,由于继位的汉和帝尚且年幼,朝政便由被尊为皇太后的窦宪之妹掌控。妹妹临朝称制,窦宪自然不甘心只当个国舅,他以侍中身份干预朝政决策,又积极拉拢邓彪等谦逊恭谨的大臣。当有什么想做的事时,窦宪便鼓动这些大臣上书,自己则装作局外人劝说窦太后同意奏章,以达成目的。 按理说,窦宪的权势和地位本已经无可撼动,但他却很快惹恼了妹妹窦太后,被软禁于内宫。汉章帝英年早逝后,都乡侯刘畅来到京城为其吊丧,结果被窦太后看中,从此常常入宫接受召见。窦宪害怕刘畅得宠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派遣刺客将其杀害。事请败露后,窦太后勃然大怒,甚至打算将这个不成器的哥哥直接诛杀。 窦宪见自身难保,便主动请求北伐匈奴,用战功抵消自己的死罪。当时,恰好亲善汉朝的南匈奴受到北匈奴侵犯,也上书请求汉朝派兵帮助。于是,窦太后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让他率领由北军五营禁兵、黎阳、雍营等十二郡驻军,以及羌、胡士兵组成的联军发兵北伐。 次年,窦宪派遣阎盘、耿夔等将领率领万余经锐骑兵于稽落山大破北匈奴单于。随后,他又亲自率军追击北匈奴军队至私渠比鞮海,也就是今天蒙古国最大的湖泊乌布苏湖。经此一役,汉军斩敌一万三千余人,俘获牛、羊、马等百余万头,又受降草原八十一部,共计二十余万人,可谓大获全胜。 为了纪念这次大胜,窦宪登上了距离边塞三千余里的燕然山,在山上刻石勒功,并让《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作铭记录。永元元年(89),窦宪被加封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然而,立下不世之功后的窦宪变得比以前更加嚣张。 在朝中,窦宪肆意打压不顺从自己的大臣,以致尚书仆色郅寿、乐恢因为忤逆其意旨相继自杀。在京城中,窦宪及其党羽横行霸道、欺凌弱小,又巧取豪夺,引得商人们纷纷不敢经营,而有关部门则因畏惧其权势而不敢上报此事。对于窦宪的嚣张跋扈,慢慢长大懂事的汉和帝愈发不满,于是他暗中与亲信中常侍郑众定下计策,打算将其诛杀。 永元四年(92),窦宪率军班师回朝,汉和帝派大鸿胪前往郊外迎接,又对全军上下大加赏赐,以降低窦宪的戒心。等到窦宪及亲信进入京城,汉和帝立马下令埋伏好的禁军关闭城门,将窦宪一行人来了个瓮中捉鳖。念及窦宪乃是太后的兄长,汉和帝并没有直接将他诛杀,而是先收回其大将军印绶,改封其为冠军侯,随后遣回封地。等窦宪到达封地,汉和帝又派人前去B其自杀,算是保住了他最后的颜面。 就这样,立下了足以与霍去病“封狼居胥”相提并论的“燕然勒功”之功的窦宪因为专恣擅权被汉和帝铲除。很显然,与军事才能极为出众,且留下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相比,窦宪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品行都远远不如。因此,他最终被B自尽的下场实在是罪有应得,甚至可以说有些太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