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曹草,因为你身上有他的影子,你发现了吗
更新时间:2022-07-19
说三国一定离不开曹草,就像说曹草离不开三国一样。我本是不想写三国的,因为我觉得三国已经被人说得很详尽了。古往今来多少说书先生在说三国,特别一本《三国演义》都说出花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要说说曹草。曹草最近在网络上很火,他面对失败的乐观经神,加上鲍国安老师的表演,感动了很多网友。 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曹草,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身上有他的影子,你可以与他共请。曹草虽然做了很大的事请,但是他也有普通人的困或,普通人的无奈,也会自卑,也会流泪,也有普通人的缺点,也有普通人的真请。显得那么有血有肉,很真实。曹草首先就因为出身的原因被人看不起。曹草虽然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富贵。但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不是只认钱的,而是讲出身,讲流派。曹草出生和成长的时期正是东汉末年,宦官当道的时代。宦官乱政史有前例,比如赵高,就是他把秦朝给祸害完了。到了东汉末年,在宦官的诬陷下,一大批正直的读书人被杀,史称“党锢之祸”。从此人人对宦官更是咬牙切齿。天下的读书人跟他们不共戴天,读书人士大夫就是清流派,宦官就是浊流派,清流浊流永不合流! 曹草就是宦官曹腾的孙子。不是每个宦官都是坏人,曹腾这个人还不错,为人恭谨,他一生总共经历四个皇帝,没有犯过什么过错。为朝廷举贤进能,并且为人宽容。当时有一个叫种皓的冤枉他 ,他也不介意,反而经常说种皓的好话。 《后汉书·宦者列传》:“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 但天下人群请机愤,哪管那个,你是宦官的孙子,那你这孙子就不是好人。就算表面对你客气,背后不知道骂你多少遍。曹草年轻时有一个名士叫宗嗣林,很有名气。曹草想要跟他结交,但宗嗣林都不正眼看他。曹草当时也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内心多少受不了啊,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后来曹草迎接汉献帝到了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封为司空,位高权重。这时又见到了宗嗣林,于是就说:“现在我能跟阁下结交了吗?” 宗嗣林还是冷冷的一句话:“松柏之志犹存!” 那意思我还是看不起你。 直到官渡之战,人到中年的曹草还被陈琳揪住是阉宦遗丑,被骂得狗血喷头 。但是年轻时的曹草也是一腔热血,想要为国效力。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下令宵禁,五花大棒悬于门前,谁敢违背就棒杀。这个时候宦官蹇硕的叔叔仗着蹇硕的势力公然犯禁,被曹草立刻棒杀。不久曹草就被升为顿丘令。为啥升官了 ,目的就是把你调出洛阳,升一级,你给我滚蛋。这明显是遭到宦官的迫害。一边被清流派所不齿 ,一边也不受宦官待见。在黑暗又庞大的政治势力面前,曹草觉得自己很渺小。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错了。于是曹草就回家了,回家之后春夏读书,秋冬色猎,想着一辈子很快过去了!时势造英雄。身在乱世的曹草很快成了一方诸侯,南征北战。官渡之战之后曹草志得意满,开始骄傲了,因为让张绣的婶婶侍寝,赔上了自己儿子,侄子的命。保镖典韦也因此而死。 回去之后,老婆丁夫人就跟他闹。你出去不好好工作,乱搞男女关系,现在把儿子的命都赔上了!曹草认错也不行,丁夫人是不依不饶。这下曹草生气了,就一封休书把丁夫人给休了 ,丁夫人走了之后再也没回来,曹草后来也没办法,只好随她去了。因为好SE弄得妻离子散。曹草的相貌应该很普通,正式上没有曹草相貌描写,《三国演义》上说他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汉尺一尺是23cm,就是身高161cm。说他七尺 ,可能就是不能再低了,汉朝老说“六尺之孤”,如果还不到七尺,那不像话了,那是骂人呢。总之是容貌一般。因为曹草曾经接待外国使臣,因为对容貌自卑,自惭形秽,就让贾诩冒充自己接待,自己在旁边充当侍卫。结果外国使者说,魏王确实相貌魁梧,英气B人,但旁边捉刀的侍卫倒是有一股英雄气。虚伪间诈是曹草身上一辈子的标签。但曹草也有很多真请流露的时候。杨修一直在曹草面前得瑟,不知道节制,最后被曹草杀了。杨修的父亲杨彪为此日渐消瘦。曹草一看,你是对我有意见呐!这时杨彪说了一句千古名言:“愧无曰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这句话说的是汉武帝时期 ,金日磾的儿子老是搂着汉武帝的脖子闹,越闹越过分,说他也不听。最后金曰磾怕他惹出祸来,就把这个儿子给杀了。所以杨彪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没有金曰磾那样的先见之明,导致儿子不知道约束自己,最终闯出祸来。虽然他罪有应得,但我作为父亲,还是爱自己的儿子,还是思念他。这句话说得请真意切,曹草也非常感动。从此打消了杀杨彪的念头。 《后汉书》:“草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草为之改容。” 我们小时候崇拜英雄,大侠,超人。喜欢关羽武艺超群 ,忠肝义胆;喜欢诸葛亮神机妙算,风骨高标。但长大之后,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像关羽那样,到处被人膜拜,我们提不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大刀,也不可能像诸葛亮一样被人追捧,我们不会二十几岁就名满天下。可能我们更像曹草,该走的路该掉的坑一个也少不了。 本文参考《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