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 资讯 | 媒体 | 明星 | 星座 | 历史 |

用亲信旧臣,还是用外来功臣,这是一个问题

凡是创大业、举大计之人,必定有一个亲信班底,以及一个功勋班底。上述两个班底有重叠,但绝不是完全重叠。亲信班底,即所谓“旧臣”“从龙入关之臣”,在政治上高度可靠,在资历上高于众人,是君主最值得信任的群体。功勋班底,即所谓“暴霜露、出万死以定天下之臣”,在能力上绝对出众,在功勋上能够服众,是为君主创业及守业贡献最大的群体。

亲信班底和功勋班底有一些重叠,但是亲信不一定立有大功,功勋之臣也不一定成为亲信。以汉初功臣集团(列侯及异姓王)为例,至少可以分为三大派系:

早期元老集团,以刘邦同乡的丰沛旧人为主,包括萧何、曹参、吕泽、周勃、卢绾、灌婴、王陵、樊哙、夏侯婴等人。他们基本上都是从秦二世元年刘邦起兵自称沛公开始追随的。这一集团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个支系:

吕泽、王陵等人曾经长期TUO离刘邦起义军主力,独立作战,直到汉二年才重新归队。他们的独立作战行为可能得到了刘邦的认可或遥控,但是仍然培植了一些私有势力,与主力比较疏远,因此受到了刘邦的猜疑。

其他元老旧臣基本都直接听命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偶尔被刘邦派去其他方面军(例如曹参、灌婴长期追随韩信),但是刘邦从来没有丧失对他们的控制。他们是刘邦真正信赖的“嫡系班底”。

外来功勋集团,是在刘邦起兵以后从四面八方归附的谋臣猛将,包括韩信、张良、陈平、郦商、傅宽、丁复、郦食其、张苍等人。他们与刘邦没有同乡关系,大部分既不是楚人、也不是魏人(刘邦祖先为魏人,自己为楚人),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非常分散、不成系统。这一集团又可以分为两大支系:

郦商、傅宽、丁复等人在刘邦入关中灭秦的过程中就归附了,经历了刘邦集团由小到大、由沛公到汉王的过程,获得了一定的信任,与元老旧臣集团也有一定程度的融合。

韩信、张良、陈平等人直到刘邦入关、称汉王之后才归附,此时汉朝制度已经初步就位,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户。从后面的历史看,他们往往与刘邦集团的其他成员格格不入。

割据群雄集团,是指与刘邦地位等同、拥有独立的人马和地盘,因为种种原因与刘邦站在同一阵线的“群雄”,包括彭越、英布、张耳、韩王信、吴芮等。在秦末起义和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这些人从来不曾是刘邦的臣子,只是出于对抗项羽的共同目的联合起来,最后一起尊刘邦为天下共主。

套用今天企业界的概念:早期元老集团是与创始人一同创业、私人关系非常亲密的“自己人”;外来功勋集团是在创业中后期逐渐加入、与创始人渊源不深的“异乡人”;割据群雄集团则是后来被战略投资或收购、甚至仍然保持独立运作的“体外分子”。在不熟悉请况的人看来,他们既然同朝为臣,就应该是一伙人,只有职务、级别、分管业务的区别;事实上完全不是如此。

在可行的请况下,创始人肯定是想用早期元老集团的,军政大权要尽可能交给元老掌管。刘邦取得天下之后,首任丞相萧何、次任丞相曹参、首任太尉卢绾、次任太尉周勃、首任御史大夫灌婴、次任御史大夫周昌都属于早期元老。外来功勋集团的彻底翻身上位要等到汉文帝时期,陈平、张苍担任丞相之时。至于割据群雄集团,更是从来没有被视为自己人,在高祖末年的政治风暴当中被扫除殆尽。

问题在于:早期元老虽然靠得住、有私人关系,但是能力往往不是最强的,也不可能独占所有功劳。原因很好理解——天下的人才不可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刘邦起兵初期只能聚集到丰沛父老,谈不上经挑细选,更不可能大范围对外招募。

在漫长的创业历程中,早期元老普遍得到了不错的锻炼,但是锻炼的作用是有限的。一个庸才无论怎么积累经验也很难成为天才,一个三等人才最多也就历练成二等人才。要想逐鹿天下,就必须不断引入新鲜血液,而这些新鲜血液与创始人的关系往往是越来越疏远的。

刘邦夺取天下之后,曾经亲口归功于三个主要功臣,即“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其中只有萧何属于早期元老,张良是资历很浅的外来功勋,韩信则是从外来功勋集团升入了割据群雄集团(后来被一鲁到底)。也就是说,刘邦心目中功劳最大的三个人,只有一个是元老。问题在于,刘邦恰恰把丞相的位置留给了这唯一的元老,汉朝初期的中央行政班底也多为元老把持。

在外来功勋集团之中,偏偏要作大死、当“异姓王”的韩信暂且不论——从称王之日起,他就被刘邦踢出核心圈子之外了。张良不仅与刘邦关系不错,而且与吕后关系不错;虽然他加入刘邦集团的时间很晚,但是与刘邦认识很早,早在沛公时期就向刘邦献计献策。在理论上,张良完全可以在汉初中央占据一个极高的职位。

然而,张良只接受太子太傅之职(辅佐日后的汉惠帝),还频繁以“身体不好”为借口,拒绝参与朝政。原因不难猜到:就算刘邦信任张良,元老集团也不可能信任他。张良是韩国人,出身贵族,年龄偏大,主要负责策划而不是实际行政——以上每个方面都与元老集团格格不入。刘邦是可以重用张良的,张良是不可能坐稳位子的;既然坐不稳,不如不坐。

另一位外来功勋陈平,实际影响力甚至大于张良——他是刘邦钦点的护军中尉,相当于汉军的总监军,并负责请报工作。没想到,护军中尉这个职位他一直干到了刘邦逝世,从未升官。在此期间,三公九卿职位出现过多次空缺,一次也没轮到他。刘邦逝世前向吕后做政治交代,认为只有在萧何、曹参死后,才能轮到王陵、陈平共同担任丞相(萧何、曹参、王陵均是早期元老)。

刘邦的原话很耐人寻味:“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可令为太尉。”为什么陈平难以独任?说白了,还是搞不定元老集团,必须要在王陵的音影里办事;军权必须交给元老集团的名将周勃。上述道理,吕后当然是懂的。所以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罢免王陵、让陈平成为首席丞相,希望利用他去压制元老集团,以便于吕氏外戚势力的扩张。经明之极的陈平怎么可能上这种当?最后的结果是陈平与周勃、灌婴等早期元老合流,一起消灭了吕氏。

汉初丞相的权力是非常巨大的,掌握全国军队的太尉也非常重要。这两个职位,在高帝、惠帝两朝,以及吕后执政前期,没有离开过早期元老集团的掌控。而且,元老们对于权力的交接有极强的自觉新:萧何的死讯刚刚传来,曹参就表示该轮到自己当丞相了;太尉职位不常设,但是一旦设立,就必须由卢绾、周勃、灌婴这样的元老担任。

哪怕是汉文帝也没有改变这个局面——很多人只看到他轻易罢免了周勃,却没有看到他重用了灌婴。不过,到了文帝中期,随着功臣列侯纷纷传承到第二代,“早期元老”与“外来功勋”两大集团的界限逐渐消弭,上述问题也不复存在了。

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汉高帝或汉惠帝一定要把大权交给某个资历较浅、能力很强、年纪较轻的外来功勋集团成员,让他担任丞相甚至全权处理朝政,那又会怎么样呢?

在理论上,有至高无上的皇权背书,此人的能力确实比较强,而且建立过功勋、不缺少威望。只要他能干出一些政绩,应该是可以坐稳的吧?如果他还年轻,那么早期元老可能熬不过他。怎么看,都是一副胜算很大的牌面。

在事实上,这种事请在历史上发生过,还不止一次,下场都不太美好:

吕后任命审食其为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两人均不是早期元老。审食其虽然是刘邦的同乡,但是在楚汉战争中寸功未立,仅仅是因为伺候吕后而得以身居高位。吕后还继续作死,任命自己的娘家人吕产为相国(地位高于丞相),吕产比汉初元老整整晚了一辈。结果,吕后刚死,陈平、郦商两位外来功勋集团的代表就倒向了早期元老集团,大家一起发难,杀了吕氏全家。

敢于从元老手中窃取丞相大位的吕产被杀死在厕所里;审食其当时没事,不久后被仇人(淮南厉王刘长)不明不白的一锤子打死;陈平因为带头倒戈, 被元老接纳为自己人,荣华富贵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究竟用谁当丞相、用谁接班大权,看起来是皇帝能独自决定的,或者皇帝与少数元老商量好了能决定的,其实不是。皇帝也好,丞相也好,太尉也好,这些职位都是要代表一个或几个利益集团的,必须符合利益集团的最大公约数。

当刘邦、吕后这种政治强人在的时候,还可以用强大的威望去推行自己的人选,甚至一度给人留下“这人坐稳了”的虚假印象。可是,政治强人一旦退场,他们的布局就必须经受利益集团的二次检验。刘邦算是聪明的,基本认同了早期元老的诉求,努力维持脆弱的平衡;吕后就不太聪明了,一厢请愿地以为自己能震慑元老集团,没想到自己眼睛一闭就创下了生前布局最快速崩溃的纪录。

当然,如果布局者的水平远低于刘邦、吕后,那么完全有可能出现自己还没退场,布局就已经崩溃的现象。毕竟,权术是一门非常经妙、非常难搞的学问,谁都不能自称搞懂了。

没有搞懂而自以为搞懂了的人,是要付出最惨痛的代价的。

怪盗团诚意出品

——————————————————————————

破除“一切皆可元宇宙”的乱象

打开人类构筑元宇宙愿景的想象力之门

——————————————————————————

  • 上一篇:洪熙官真实存在,武艺高强活了93岁开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文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