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上党丨廉洁故事之《半截铅笔头》
更新时间:2022-07-20
朗读:卢嘉欣
提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总理灵车的动人请景,至今历历在目。我们不禁要问:周恩来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毕生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要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他特有的纯真人格魅力,赢得了人民由衷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周恩来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其中,周恩来珍惜半截铅笔头这件极普通的“小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延安,有一次,周恩来在他的办公窑洞里突然发现他那仅剩半截用来画地图的铅笔不见了。周恩来赶紧把警卫员叫来问:“有没有见到我的半截铅笔?”警卫员忙说:“刚才一位军委总部的同志来,用它勾地图,看它太短了,用完后就随手扔掉了。”周恩来眉头一皱,问警卫员:“你知道扔在什么地方了吗?赶紧去找找。”警卫员一看周恩来这么严肃,就赶忙去找。半截铅笔头找回来后,周恩来把它放在手掌心上,掂了两下,对警卫员说:“去把这里的勤务员都找来。”四五个勤务员都来了,周恩来叫大家一一看了看那半截铅笔头,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知道这铅笔是怎么来的吗?”在场的人都没有说话。周恩来说:“不管是买的,还是领的,或是从敌人那里搞来的,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自己造出来,我们得靠金钱和鲜血去换来,是不是?”周恩来见大家在静静地听着,又继续说:“我们进行过长征,吃过很多苦头,如今在陕北安了家,可别大手大脚啊!这铅笔还可用它几天,不要认为这仅仅是半截铅笔,这是我们军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任何人都不得铺张浪费,还要积极同一切浪费现象作斗争。总部首长也不行,你们也可以批评和揭发嘛!我也要向总部讲的。”周恩来的一番话极大感染了在场的人们,半截铅笔头的故事也在当时的延安传播开来。 抗战胜利后,延安的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旧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一条狗。周恩来知道后,严肃地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更是始终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穿的衣服和袜子经常是补了又补,以至于后来,他一TUO下袜子上床,警卫员就会赶紧检查他的袜子有没有破。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总理到非洲、欧洲、亚洲14国访问,第一站到埃及。按惯例,他的衣服是拿到大使馆去洗,一般由大使的夫人来洗。结果这一次,中国驻埃及大使陈家康的夫人徐克立看到总理带补丁内衣后,流下了难过的眼泪。大使夫人责怪工作人员说:“原来你们就是这样照顾总理的啊!这是一个大国总理的衣服吗?”她向警卫发了火,并自己掏钱买了三套衣服要给周恩来带上。周恩来对她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并感谢她的好意,但最终还是没有要。她哪里知道,不允许工作人员去给他添置新衣服,是总理定的规矩呀!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说,周恩来在担任总理的26年间,只穿了三双皮鞋,一双凉鞋。鞋底磨坏了,经常就要换底换掌,把衣服也穿得补了又补,别人给他买了新鞋新衣他也不愿意穿。那时候一般都穿中山装,中山装领口和袖口最容易磨损,袖口和领口破了,他换一换领口袖口继续穿,所以他一件外衣要穿好多年。整洁的外衣里面,是打了很多补丁的内衣。他的一件蓝白条的睡袍,几十个补丁,上面有手绢、小MAO巾、纱布,简直像“万国旗”。 周恩来一生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艰苦朴素,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他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私人财产,他和邓颖超一生的全部积蓄最后都交了党费。同周恩来接触过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都赞不绝口。 “半截铅笔头”的故事,感人至深。这不仅是敬爱的周总理为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作出的榜样,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艰苦奋斗经神的缩影。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曾带着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满脑子疑问来到陕北。采访中,他从MAO泽东打满补丁的衣服、朱老总用马尾MAO做的牙刷、彭德怀用降落伞布做的背心、林伯渠用绳子缠着一条腿的眼镜中,看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作“东方魔力”,并断言这是中华民族的“兴国之光”。 朗读者简介 ▼ △ 主播简介:卢嘉欣,就职于上党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写留言」 分享你的感悟 文章来源:《红SE延安故事》清正廉洁篇 执笔人:王娜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朗 读:卢嘉欣 编 辑:侯 健 责任编辑:崔晋慧 投稿邮箱:yedushangdang@163.com |